年画的四大产区(年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创新)

年画四大产区(年画的历史渊源、发展与创新)

年画的历史渊源、发展与创新

又是一年的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格外喜庆热闹。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味似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前很多常见的春节习俗中似乎只有对联和团圆饭,逛庙会、放鞭炮也不多见,逐渐被上网、旅游等娱乐活动所取代。在众多春节习俗中,年画正逐渐淡出现代年轻人的视线。很多人可能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见过年画,面对的是互联网和移动电脑。本文简要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年画的起源、分类、发展及当代转型。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它起源于古代门神画,最早被称为“门画”,见于《荆楚年间志》、《东京梦》、《武林旧事》等古籍。历史上,年画的民间名称有很多:宋代的纸画、明代的画贴、清代的画卷……………………………………………………………………………………………………………………………年画就是由此得名的。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多用于元旦发帖,烘托年味,蕴含着祝福吉祥、新年快乐的寓意。

从制作方法来看,民间常见的年画通常都是用木刻水印制作的。目前最早的木版年画是南宋时期印刷的《雅洁随朝》,其他的还有水彩年画、风尘年画、胶印年画等。从制作规模来看,旧年画因画面大小和加工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全图叫“龚建”,三张纸的叫“三彩”,加工多细致的叫“龚建”“三彩”,涂金粉的叫“金工尖”“金彩彩”;按制造年份分,6月前的产品叫“绿版”,7、8月后的叫“秋版”。

从产地分类,年画有四大产地,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的桃花坞、天津的杨柳青,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竹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源地。

从年画的内容来看,一般都是健康吉祥,讴歌繁华。如《鲤鱼跃龙门》《年年盈(鱼)》《吉祥如意》《喜得贵子》《三友晚年寒》等。年画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演变的。近年来,过去,财神、福禄寿三星、仙女、大胖小子和戏曲人物是年画的主要内容。现在,过去年画里的金元宝和首饰,近几年也变成了人民币甚至美元和数码科技产品。年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态和民情。

年画在北宋发展迅速。当时商业繁荣,手工业日臻成熟,雕版印刷也得到很大发展,丰富的民间拜年活动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年底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木刻年画开始印刷销售,题材大大拓展。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开始出现。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年画。新中国成立后,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很多职业画家都加入了年画的创作团队。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模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使年画焕然一新。

时代在变,年画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也会随之改变。关于年画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各种实践仍在进行。比如去年11月,2020年年画传承发展大会在山东潍坊召开。会议聚焦年画的历史传承和市场转型,探索年画传承发展新格局。此外,今年1月8日在中国苏州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木刻年画展上,展出了300余幅国内外精品木刻年画,为大众呈现了一场版画交融传承创新的盛宴。

中国苏州第二届国际木刻年画展现场

年画是中国人祈年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它们也是民间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随着传承和创新,年画开始回归和振兴。随着更多艺术、工艺人才的参与,年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