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赏析及注释(临江仙苏轼翻译)

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同时受到朝中新旧党人的“怨仇交攻”,主动请求外放杭州。

在杭州任上,苏轼得知老友钱勰(字穆父)将要被贬到瀛州,想起三年前,自己曾在长安城门口为对方践行,如今再见又是别离,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二人短暂的相聚之后,苏轼填词一首,为之送行。词作末句和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名句,意思相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一、《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词作意译:

自从上次一别,一晃已过了三年。这些日子里,你我各奔东西,足迹遍布天涯。缘来相逢一笑,依然温暖如春。你是无波的古井水,你是有节的秋天竹。

你还是和从前一样,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跟操守,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满怀惆怅地登上孤舟,准备向目的地出发。

送行的明月躲在云层的后面,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宴席上敬酒的姑娘,请不要紧皱你的眉头。人生本来就像是一个大客栈,我也和你们一样,大家都来来往往的过路人。

“改火”是上古时钻木取火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节日,相传是“寒食节”的起源。在唐代,官府会在寒食日赐给百官“新火”。所以“改火”的周期就固定为一年了,“三改火”就是三年的意思。

苏轼在词的上阙,交待了他和钱穆父三年未见。钱勰是吴越王钱氏家族的第五代孙,与苏轼、王钦臣、蒋之奇并称“元祐四友”。他早年曾在户部供职,还当过一段时间外交官,代表北宋出使契丹和高丽。

钱勰的文章和诗都写得很好,有治理的才干。他在中书舍人任上时,与苏轼有过一段比较紧密的交往。后来二人均被外放为官,时常书信往来唱和,友情与日俱增,堪比元白。

钱勰被外放越州,起因是他在开封府任职的时候直言敢谏,得罪了朝中许多官员,落下了罪名,被贬官。当时,苏轼曾前去为他送行并赋诗。

三年后,他要被调到更加偏远的瀛州去。途中乘船经过杭州,于是来与老友见面。苏轼为重逢感到高兴,哪知重逢又变成新的别离,于是在送别时写下了这首词。

他在词的上半部分赞颂老友的节操,把他引为自己的“同类”。因为钱勰这一次“落难”,主要还是为人太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人。

苏轼感觉这种情况和自己很相似。于是钱勰离开后不久,他又写了一首诗提到这件事。他认为自己和钱勰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西,固守着自己的做人为官的信念,是“东西二老人”。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差不多。二人都因为宰相章慞被贬官。最后他去了海南,三年后死于归途。而钱穆父则被免去官职,贬到和州,还未上任就去世了。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