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的井在哪里(王府井一条街是谁的)

直到宣彤统治时期,北京才有了自来水。在此之前,居民用的都是井水,除了皇室每天从玉泉山拉水进城。

北京本来是平原,沼泽湖泊多,水皮浅,很容易打井取水。但是这些井比较苦,水质差,碱度高,也就是所谓的水硬度。水壶过几天就会蒙上一层厚厚的水碱,洗衣服用的肥皂再多也会起泡,喝起来很苦。

《北京的烟火味》,徐定茂、杨清辉主编,北京出版社,2020年2月。

作者徐莉

怎么能编辑呢?

古语有云,“幽州苦海”是北京的旧称,“幽州苦海”是指幽州在古代是被恶龙占据的苦海。一次哪吒之旅路过这里,恶龙被关在北海白塔下玉泉山脚下的海里。直到刘伯温要建北京,不甘的恶龙想把北京的水都跑了,于是成了推着车去西山的老头。车上有两个鱼篓,分别装着北京的苦水和甜水。刘伯温派高亮追上去,高亮用枪扎了一个鱼篓,转身就跑。到了西直门,他忍不住回头,可惜被海浪淹没了。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西直门外的这个地方命名为“高梁(梁)桥”。但是,因为高亮显示的鱼篓只是一个苦水篓,所以北京到处都是苦水。这是一个传说。其实人们只要找对水道,瞥一眼深井,就能汲取到甘甜的水。

苦井很多,都是公用的,可以随意打水。但是,甜水井有井主,不准人去取。给附近居民送水的是井主。

送水车,一般每天一大早就出发,按照规定的路线把水送到客户家里。车里的水是一个大木桶,下面有一个布包的木塞。送到用户家门口,把水塞到桶里。水桶满了,塞上塞子,把水抬进屋里,给顾客倒进缸里。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1982)。

送水也有月送和奇送两种。大部分商店和一些大户是按月支付的,即价格、送货次数和送货间隔时间,例如每天或隔天送货一次。一般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少量购买甜水。

因为井多,北京有很多以“井”命名的区域,最著名的就是王府井。据说这个地方原来叫王宓街,因为在街道的西侧修建了一口优质的甜水井,王府井的地名就由此而来。此外,东城区还有大田水井胡同、东水井胡同、西水井胡同、沙井胡同,西城区有娄婧胡同、大井胡同、铜井大院、龙头井街、大同井胡同、石洪井胡同。崇文区有板井胡同,宣武区有姚家井、琉璃井、三井胡同、齐静胡同和水井胡同。

说到胡同,曾有专家提出“胡同是母语”。也就是说,“胡同”不是汉语而是蒙古语。据专家考证,“水镜”在蒙古语中的发音是“胡同”。由于蒙古沙漠缺水,蒙古人通常生活在有水源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元朝时,蒙古人模仿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建城定居。在城市建设中,蒙古人还是沿袭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基本上都是先打井再建房,然后从房子开始修建街道。所以到了元代,街巷之间会有水井,按蒙古语发音叫胡同。

但后来有人提出反对,理由是只有“王府井”这个地名才能证明胡同不是井。如果水镜的发音是胡同,为什么还叫王府井而不是王宓胡同?可见,井还是井,巷子还是巷子,完全是两码事。

据说皇宫里自然会有自备井,但这些井里的水不是用来喝的而是主要用来救火或浇花、洗衣服、洗地等。自明朝以来,皇宫一直饮用玉泉山的泉水。有资料称,乾隆年间“尝银桶尝天下之水”。说处处水,长江春,123;跑虎泉,一二四;珍珠泉,一二二;玉泉山,一两个,但在此之前,只是“以长江之水,天下第一”。

结果甘龙的实验证明玉泉山的水最轻,说明最干净最纯净,排名第一。于是,甘龙御笔题写了“玉泉沱图”,意思是每天带水进城。即使甘龙下到江南,你也必须带上玉泉山的水。但是,一旦时间长了,水质就不新鲜了。当时的处理方法叫“以水洗水”。据《永贤斋笔记》记载:“方法是将水贮于大容器中,用适当的方法雕琢,再放入其他水中搅拌。搅拌的时候脏水会储存在底部,上面的水就清澈了。”

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才认真考虑在北京建立自来水厂。其实在此之前,很多受洋务运动影响的人也曾建议建立自来水厂解决北京的饮水问题,但都没有被重视。据说这年秋天,慈禧在颐和园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刚到不久,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报告宫内某处有水流。后来有消息说已经扑灭了,但是因为水跟不上,烧坏了好几个地方。慈禧一听,就问袁世凯有什么好的策略来应对。袁,自来水。

袁世凯

因为天津早在1903年就有了自来水,袁世凯深知自来水的方便,于是向慈禧推荐。据有关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工商部上书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称“京师供水为卫生消防之要事,商部商民请求承办……为京师重要图,当务之急,设法组织之。”几天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奏折,发布圣旨,成立“史静供水公司”,开始招商引资征集股份,购置设备,铺设水管…

然而,临近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史静自来水公司忙着回填殡葬线路,也就是地安门、西四、阜成门沿线正在埋水管的道路,然后在次年2月底的葬礼后进行重新挖沟施工。

直到宣彤二年(1910年)初,水塔才建成,可以正式向北京供水。但供水之初,自来水并不普及。首先是价格问题。自来水的水费虽然不高,但是安装自来水管道还是有一定成本的。另外,自来水流出后,会因为压力产生一些小水泡。当时盛传是外国人下的毒,喝了会中毒。还有民间传言,因为水管埋在地下,没有阳光,喝了会让“殷琦入体”。后来,史静自来水公司通过报纸做了大量宣传,主动在大街小巷安装公共水龙头,并派专人看管。对于大家庭,自来水管直接引入四合院,安装专用水表计量。各种手段消除了人们的顾虑,推广了自来水。

小时候,我家住在幸福大道兴北里。我记得我们巷子里的自来水管就立在我家门口。

自来水靠墙而立,地面部分大部分被包裹,只有水龙头露在外面。下水道口有一个两尺多高的水泥池。一是可以防止到处跑水;第二,人们可以在洗菜、淘米或漂洗衣服时将容器放在上面。

电影《密探》(2018)剧照。

自来水管的位置往往比周围略高,周围多铺设石板,防止流水。冬天,洒出来的水会在水管周围的石头地面上冻成一层薄冰,在阳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当时人们多穿棉鞋,北京话叫毛窝。这种棉鞋一般是灯芯绒鞋面,布,白色塑料鞋底。严冬,塑底冻硬。到了水管那里,真的是一步一步滑了出去。有时候拎着钢(铝)锅去打水,还得蜷着脚趾头仔细使劲搓。否则,踩在滑坡的冰面上,一不小心就成了“上了床的老人”。

当温度达到冰点时,由于白天频繁进水,水管不会立即结冰,但在夜间,必须采取防冻措施。在那个年代,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小流量”,即对自来水进行微调,使水以最小的形式流出,以防止静止的水在管道中结冰。第二,只需关闭自来水闸门,然后将管道内的水放掉。自来水管里没有水,自然就不会结冰。

因为“放泄小流”总是一种浪费,而且控制小流也不容易,所以大部分住户还是采用关闸放泄空的方式来防止结冰。当时我们医院每家每户晚上轮流负责关大门,第二天早上再开门。记得当时轮到一户人家值班,那户人家的“阿姨”总是在前后院子里大声叫,告诉该打水的人赶紧去打水,然后关上大门。

偶尔,水管可能会结冰。于是大家忙着从自己家里拿出一壶开水,从水龙头里倒在自来水管上解冻。这时候就不能用砖头或者锤子去砸水管了,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后,管内的体积自然会变大。当年的自来水管都是镀锌焊管。如果外力再次撞击管壁,水管或水管和水龙头之间的接口可能会破裂。如果水管真的冻裂了,那麻烦就大了。

水管冻住了。北京烟花香味插图。

那时候家里经常放一盆冷水备用,洗擦家具的时候用热水调成合适的温度。用老人的话来说,就连刚回来的水也是“重”的,大概就是沉淀下来的意思。然而,在严冬,新鲜的自来水是冰冷的。这时候把冷水做“重”,到接近室温的时候再用,也是合理的。

然而,冷自来水还有另一个好处。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北京街头会有柿子卖。当你买了它们,你把它们放在阴凉处的窗台上。过了三、九天,柿子冻硬了,你把冻柿子放进冷水里,很快就泡好了。这时候咬破皮咬一口,粘稠的汁液冰凉香甜,带着薄冰渣…借用80年代初一个“速溶咖啡”的广告,真的是——“好喝”。

本文内容为《北京的烟火》一书中的《北京的饮用水》,已获出版社授权出版。

作者徐莉

怎么能编辑呢?

编辑王青

校对赵琳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