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为什么喜欢男的(男同怎么分辨出是不是0)

我们在前面很早就说过儿童时期的性冲动比成人时期的要来得散漫。也许正因为比较散漫,所以冲动的力量不会很准确地集中在异性对象的身上。德索瓦(Max Dessoir)甚至说就正常的情形而言, 男女孩子在满十四五岁以前性的本能是不分化的,即在对象方面不作男女的辨别。后来弗洛伊德(承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及其他专家之后)再三地说,在童年孩子的性生活中,通常总有一缕同性恋的气质。在理论上这见解是完全通达的。每一个人,在体质方面,既具有异性的种子,那在心理方面,自亦不免有异性种子的存在;而在儿童时期,一人固有的性别既尚未发展,异性特点的相对明显,也是情理内应有的事。

同性恋倾向的早年即表露与生理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不谋而合且相呼应的。希普的结论里就说:我们所有的资料都证明“世上没有纯粹雄性或雌性的动物,任何动物多少都含有雌雄两性的成分”。生理学家所以有此结论的理由是相当显明的,而这样的一个结论也是心理学家久已认为最合理的逆转现象的解释。从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就更容易了解为什么在应占优势的性成分还没有充分发展的年龄里,其潜在的性成分自会有一番出头露面的机会,一旦应占优势的性的成分充分表露以后,这些潜在的成分始被抑制退藏于隐密。弗洛伊德在1905年写道:“在研究精神分析的经验里,我所遇见的男女例子的生活中全部可以找到不少同性恋的伏流,在分析之际,不能不加以郑重地考虑。没有这种伏流的例子,简直是一个都找不到。”弗氏的宏富经验以及分析功夫的周详,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他这番对有病态而需精神分析来治疗的人的话既属可信,则我们可知在比较正常的人,这样一个伏流无论多么细微,一定也是存在的。所不同的就是一到成年以后,其隐伏的程度更深而更不易寻探罢了。这样一个推论也是合理的。因为我们早就说过,在正常的人和有病态而需治疗的人中间,原只有些程度上的差别,而找不到什么分明的界限与鸿沟。

这样一个同性恋的歧流或伏流之说是很可以邀我们承认的。我们阅看前文之后,也可知这此种承认也不至于把我们陷进一种处境,非同时接受童年的性冲动完全不分化之说不可。童年的性冲动分化未到家则有之,完全不分化则不确。诚然,在有的范围大些的校园里,尤其是有几个大些的英国公立学校,同性恋是很流行的,有的且因学校传统观念的推动,骏骏然有成为一种校风的趋势。这种事实似乎是替不分化之说张目,不过这种事实似乎终究是一些例外。读者之中谁都有过早年的学校生活和交游生活,如果大家回想一下去追寻一些同性恋的经验,无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笔者恐怕不容易找出很多清楚的例证来。偶然有些性的爱慕的事实,其爱慕的对象大多悉数是异性的人,而不是同性的人。

不过这只是说童年时期的性冲动并非完全不分化,而并不是说童年时期完全没有同性恋的趋向。这种趋向无疑也是存在的。一种多少有些浪漫性的同性间的爱悦是有的,男孩中间有,女孩中间或女孩和比较年长的女人之间、女孩和女老师之间往往也有,并且比男孩要多得多。这种爱慕也时常只是片面的。但即使不是片面,而是相互的,即使内心的爱慕演成行为的表示,以至表示到一个可以取得相当性满足的程度,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或轻下断语,或妄加干涉,以为它是淫恶之源应严加惩处,或以为是一种病态,故作解人而强迫其治疗。这一类行为的表示,就大多数的例证而论,实在是很单纯的,实在是童年时期性发育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这一类同性恋的表现,大都是属于纯粹的感情方面的,即使有些性的感觉存乎其问,也是很模糊隐约的,粗鲁以至于残暴的方式虽也未尝没有,但是很偶然的。所以,在应付它们的时候,我们要切需记住:我们所应付的,表面上虽有几分异态,实际上也许是多少不失为正常发展的一个初期的阶段。我们如果过于躁切,妄下断语,以为它们是病态的、淫恶的或发乎劣根性的,我们对一个孩子的品格,在神经与其他心理方面,也许会遗留很大的创伤,至于这孩于在未来名誉上所受的不良影响还是一个次要的问题。遇有这种表现时,如果必须应付的话,适当的方法是让当老师的人或有其他负有监护之责的人,本着平时爱护的热忱,在授予一般的性的知识的时候,婉转地加以指示,让他一面知道尊重自己的人格,一面爱护别人的安全与健康。在女孩中,这一类的表现大抵不引起什么严重的应付问题,一则因为这种表现比较普通,再则因为同样是这种表现,如在女人方面发生,一般的态度比较放任,在女人自身看去,尤其是如此不仅这样,往往观察别人有此种表示的女人,自身也就有这种表示。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