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是哪里(东元镇在哪里)

冀州历史悠久,今冀州境内的顾城、扶柳城、安兴、恩关、稍门口等古村落均始建于汉代以前。今天聊一聊始建于汉代的几个古村,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今冀州镇的北关,据传始于西汉前,原处古信都,古冀州城内。北宋时曾称七铺、八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改修冀州城,该村被划在新城北门之外,改称北关。

顺民庄,原属信都古城内一条街,唐时曾称顺民胡同,明时称张家胡同。清时改称顺民庄。

一、二、三、四铺,均为汉时信都城街铺。西汉初,信都城分十二铺。北宋更为八个铺,明朝并为四个铺。

西关,汉时属信都城。清乾隆四十二年改修冀州城,被划在新城西门外,称为西关。

东、西元头,建于汉。元时,曾为冀州知州花园之所。明永乐,由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故花园东西两头,取村名为东园头、西园头。1958年,改称东元头、西元头。

前、后冢,均为汉冢,先有冢后有村民,居民原为守冢之民。前冢明以前为郝家冢、刘家冢两村。至民国两村合一,更名为前冢。后冢,在明以前称万泉胡同、卢家庄。明初更名为张家冢。民国,改称后冢。

前、后赵家庄,原为一村,始建于汉,因地处汉信都城壕之外,故取村名后壕村,明初更名为赵家庄,后分为前、后赵家庄两村。

彭村,始建于汉。

今周村镇的南、北午照,始建于汉,由伍、赵两姓立村,故取村名“伍赵”。后分为南伍赵、北伍赵两村。明初,李振中、段丙义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南伍赵,王子民、王子贵兄弟二人由山东莱州迁居北伍赵,然村名未变。后以谐音沿革为南午照、北午照。

中安店,始建于汉,当时有人在古河堤上开店,后发展成村,遂名安店。明改称中安店。

今南午村镇的孟岭,始建于东汉末年,因时当地有漳河的渡口——孟津渡,村后有土冢,故取村名孟冢。后沿革为孟岭。

寺上村,最迟建于东汉,时此地有南禅寺,宋末被焚。明正统五年(1440年),吴伯能募款重建寺,后定村名为吴老人寺。清光绪,沿革为五老人寺,又沿革为寺上村。

太平庄,始建于东汉,由穆氏建村,取村名为和穆营。清光绪,更名为太平庄。

吴吕,始建于汉,因村西有两个大水坑,故取名为口上村。北宋时,在此修一官道,两个小坑似一“吕”字,遂改村名大道吕村。清初,改村名为吴家吕村,后简称吴吕。

今西王庄镇的东、西吕津,始为汉时河之渡口,渐成村落。桥西头定村名为西旅津,桥东头为东旅津(古称,水上有桥谓之旅津渡),后讹传为东吕津、西吕津。

逍遥村,始建于西汉,原名小尧村。新莽·更始年间,逃亡中的刘秀曾在此村真武庙前大树下休息,醒来后,顺口说“这个地方倒是逍遥自在呀!”。刘秀(光武)称帝后,该村遂更名为逍遥村。1967年,更名为解放村。1982年又复称逍遥村。

吉会台,始建于西汉,西汉末,刘秀被王郎追赶,刘秀凌晨奔于此,正值鸡鸣,且村高如台,故改村名为鸡鸣台。清初闹大水,周围村民纷纷来此避难,遂改村名集会台。后沿革为吉会台。

今小寨乡的南、北安阳城和后庄原为一体,古为一座城池,称安阳城,最迟建于西汉初年。西汉初韩信曾屯兵于此,现尚有韩信地之称。《魏书》载“信都有武阳城、安城”。明永乐,由山西洪洞县迁民居此后,居南者称南安阳城,居北者称北安阳城。民国六年(1917年)闹洪水,将北安阳城冲为两截,北截遂称后街。1955年,更名后庄。

今徐家庄乡的大漳村,始建于汉,因地处漳河之畔,名漳村。明永乐三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民居此,更名为大漳村。

今魏家屯镇的陆村,始建于汉,初名禄村。明永乐二年,陆氏、谷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谷氏本蔚州人,时属山西大同府),后陆氏有人在朝为官遂改“禄”为“陆”,更村名为陆村。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