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在哪里(红旗渠石水莲原型)

□余仁山

近日,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该剧再现了当代版“愚公移山”的事迹,带领观众重温历史奇迹,致敬民族英雄。故事以1959年河南省林县大旱缺水为背景,讲述了县委书记林捷带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修建“红旗渠”的伟大故事。《红旗渠》以精彩的故事、巧妙的结构、合理的逻辑、个性的人物、真实的细节,吸引了亿万观众眼光。这部主旋律作品在收获无数观众眼泪的同时,也让人的心灵产生了强烈震撼。

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没有空洞老套的说教,《红旗渠》凭借精彩的剧情、质朴的画面,让观众深刻感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这部红色题材电视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透过《红旗渠》,我们可以看到:

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保证

林县县委之所以能够完成领导修建红旗渠的历史使命,之所以深得民心,是因为他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得民心是因为知民心。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是他们知道解决水的问题,是林县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当家作主后的林县人民最迫切、最重要的需求。修建红旗渠,是县委决策与人民群众利益要求共同凝成的坚强意志,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可以说,红旗渠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不能知民心、得民心,共产党干不成任何事业。而人民群众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只能是一盘散沙,也干不成任何利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充当中流砥柱,红旗渠是建不成的。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处处以身作则,处处起带头作用,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这种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这种冲锋在前的带头作用,深得民心,形成了一种最有效、最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事实证明,共产党只要有一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就能具备无坚不摧的领导力,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组织的决心,就能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电视剧《红旗渠》中,林捷作为林县县委书记,心系百姓之苦,作为党的干部,承诺“喝过百姓的一口水,就要还给百姓一条河”,立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言壮语,要彻底解决百姓的缺水之苦,他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得以成功建渠引水,深刻体现了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书写历史的英雄。电视剧《红旗渠》高度还原历史,描写了林县人民面对修渠的艰难困苦,老百姓自己捐草席、搭帐篷、睡山洞,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林县人民在物资短缺情况下体现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开动脑筋想出自制钢钎、土炸药、土水泥、“水鸭子”等来保证工程进度。在艰苦的年代里,林县人民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锤一钎开凿了一条生命渠,创造了一个个英雄故事。可以说,没有人民的高度认可,没有人民的自觉追随,没有人民的积极参与,不可能有红旗渠的诞生。

“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

各级“一把手”处于各级权力的重要位置,虽然有民主集中制以及权力的制衡和监督等,但“一把手”的作用和影响,客观上是巨大的。如果“一把手”出了问题,往往会影响大局。剧中林捷是林县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在引漳入林工程提议之初,县长李明阳犹豫不决,林捷用心沟通;副县长孙士厚耿直实干,林捷委以重任;县委班子成员童昆搬弄是非,林捷不排挤不放弃不计较,一心带着县委班子扑在工程上,像领头雁一样带着林县县委推进每一步工作。面对挫折,他拍板攻坚;面对矛盾,他巧妙化解;面对压力,他只身扛下;面对不公,他敢说实话。正是林捷的“领头雁精神”,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让林县百姓看到了县委的决心,看到了引水的希望,才能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完成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伟大创举。在修渠过程中,如果不是河南省委、新乡地委主要领导多次力排众议,大力支持,光靠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也是无法完成这一宏伟工程的,再次体现了“一把手”对于党的事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