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事情要干得更好,学习要有进步,不但要“学”更要思。笔者浅见,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某一个“思考点”,进行自我“研究”的动态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宝鸡市千阳县教研室张勇杰

调研:教师反思的三个常见类型

近两年,笔者先后在18所小学发放教师问卷132份、访谈9场,抽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体英美学科教案389本,参与反思征集评选活动等,从中发现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反思可归纳为“留痕检查应付型”、“浮光掠影任务型”、“昙花一现心想型”。教育教学反思的不同形态产生不同的效果,存在不同的缘由。

留痕应付检查型。这种类型顾名思义,是为了应付不同部门的检查考核而“写”的反思,一般为:第一种,规定区域写反思——在教案(教学设计)每一课后的规定区域随意抄写几句话,目的是填补空白,迎接检查;第二种,个性修改反思——就是教师每次上完课需要对相应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个性修改”,表现形式为以不同样式的线条勾勾画画;删改部分习题、问题;添补评语、过渡语,调换内容顺序等,修改痕迹醒目。目的是“我有修改”,来年重头再来。如此被逼着修改、反思,不情愿的应付很是普遍。

浮光掠影任务型。这种类型是学校或教育科研部门举行的,围绕某一学习主题或某一项观摩研讨活动而反思开展的征集评选活动。教师按要求和时限结合实践经验、借鉴“百度”观点,形成一定字数的作品。这种“主题任务”驱动下的反思成果,蕴含了教师的思考,教育教学智慧,这无可厚非。然而,笔者浅见,这样的梳理反思是浮光掠影式的、碎片化、浅层次的,教师不能自觉行动,缺乏心灵触动,缺失研究的持续性和前瞻性,缺乏系统、个性的反思总结,只为完成任务或获奖。

昙花一现心想型。很多人在阅读、交谈、听课观摩时,总会或多或少有良策妙法、新的思想、灵感闪现。“心想型反思”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针对某些知识问题突然间产生新想法,这种新想法好比黑暗中看到了光芒,寂静中听到了声响;有时甚至成竹在胸、握在掌中,十分清晰。但由于没能及时大浪淘金,不能主动捕捉及时梳理记录,只是“美美的想过”。这些过往的智慧如昙花一现,如薄雾似微风,悄无声息、没有痕迹,眨眼间逃走了。思想智慧未能积攒,未能形成文字而保留或实践。真可谓当时心想十分丰满,过后骨感未能如愿。

梳理分析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行动自觉和反思的内需和坚韧。二是反思缺乏研究课题统领,目标方向不明。三是工作密度大,任务重,教师时间和精力不济。四是思想理论、理念更新不力,阅读书写、反思习惯未能养成。

建议:有效的反思力求做到四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反思呢?笔者有四点建议。

一需自觉行动,坚持反思。谈及教育教学反思,教师都明白是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条件,但能自觉行动真正持续践行者却并不普遍。不论是于永正,于漪、李镇西、朱永新,还是吴正宪、薛法根等等,之所以能成为教师中的翘楚、标杆,是因为勤奋;之所以有思想有主张,是因为能坚持学习研究、每日书写反思。反思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日常习惯。从内心深处是自求改进、自觉行动的;他们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能从微小的思考点中,分析梳理、深度解读。所以,选准自己研究方向,以水滴石穿的行动力实践反思、书写厚积,并坚持成习惯,积攒智慧等待薄发、成就卓越,勇攀教育巅峰,做一名主动研究、自觉行动的反思者。

二需目光长远,“规划”反思。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