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本如何核算(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文章目录

  • 推荐阅读:

成本核算是会计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因为涉及的成本种类很多,比如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营业成本等。另外,产品成本核算涉及到多层分配,首先是品种之间的成本分配,同一产品批次之间的成本分配,然后是产成品和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本文将向您简要介绍成本会计。

(一)成本与费用的差异

在讲成本核算之前,先讲一下核算的六大要素和会计恒等式。会计的六要素是什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两个会计恒等式分别是资产=负债全部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会计等式中,为什么没有成本?成本在哪里?

在成本出售之前,它反映在资产(存货)中。如果是出售,成本体现在费用中(运营成本)。反映在成本中的费用和其他费用有什么区别?成本是一种特殊的成本,是一种客观化的成本。根据什么“对象化”成本?和收入相符。

(二)正确理解收入成本匹配原则

一个会计可能脑子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在确认收入的时候,他必须同步结转成本,收入要和成本匹配。这个概念是很骗人的,因为有时候收入和成本并不匹配。理论上,当然你可以认为有收入就肯定有成本。问题是,有时候为了简化会计处理,我们会直接把应该记为成本的费用列支。这样在实现收入的时候,因为成本已经作为费用进入了利润表,就不会有成本结转了。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用太担心。没有成本比也无所谓。只要你的收入是真实记录的,成本是不脱节的。

(3)如何计算工程造价?

成本核算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何计算项目成本,第二种情况是如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项目成本的核算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将项目名称设置为生产成本(或开发成本)科目的辅助核算字段来归集成本,也可以直接将项目名称作为生产成本(或开发成本)的二级科目。所有与此项目相关的费用将直接收取。差旅费、加工费、材料费、折旧费……全部归集形成项目成本包。

当项目完工、交付并实现收入时,项目成本包可以结转到营业成本。

(4)如何计算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的核算有点困难,当然这个“辛苦”也是相对的。会计工作难不难,取决于企业产品的种类和工作程序的复杂程度。如果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很多工序,产品的成本核算自然会比较繁琐。这种琐碎意味着会计要搞清楚各种产品、工艺、批次的成本。

产品成本怎么算?我们先来看看产品成本的构成。产品成本由三大部分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1)如何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假设某企业投产了A、B、C、D四种产品,在核算每种产品的材料成本时,应先分别列示这四种产品的BOM(物料清单)。根据投入产出、BOM和材料单价,可以计算出一批产品的材料成本,再结合产出,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

(2)如何计算直接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的核算比较麻烦。麻烦在哪里?

一个工人不必只生产一种产品。一般会计是按月计算一个工人的工资。这个工人一个月生产A、B、C、D四种产品,他的月薪和其他人工成本就涉及到四种产品之间的分摊问题。人工成本如何在产品间分摊?一般是按照统计工作时间来分摊的。

由于工时是人工成本分配的基础,所以需要详细统计每个生产工人在一个月内生产A、B、C、D产品花费了多少工时。工时统计清楚后,这个工人每月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福利等。)会根据工作时间分配到产品A、B、C、D。

一个工人的人工成本就是这样分摊的。100个工人和1000个工人呢?也可以单独做这个。你觉得这样做麻烦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的。

单个工人每月在产品A、B、C和D上花费的工时被计算出来。做一个总结,看看所有工人分别在产品A、B、C和D上花费了多少总工作时间。根据这个总工时的比例,工人的总人工成本可以分别分配到产品A、B、C和D。

这样做肯定省事,但是涉及面广。毕竟每个工人的工资水平不一样,8级工人和学徒的工资可能相差很多。不管工人工资水平如何,按工时比例分摊产品人工成本肯定是不准确的。

如果你想在这方面相对精确一点,是有办法的。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工资等级把工人分成几类,然后分别统计每一类工人的工资总额和在产品A、B、C、D上花费的总工时。这样人工成本就可以分等级分摊了。

其实只要财务在工时统计系统上,就算人工成本按人头一个个分摊,也没什么难度。反正都是电脑在操作,这样不会增加额外负担。电脑这样做就更方便了。

(3)制造成本如何分摊?

制造成本的分配类似于人工成本的分配。总制造成本归集后,一般按照A、B、C、D四种产品的总人工时数分摊,最后每种产品分摊多少制造成本。

(5)结转产成品的成本

根据以上步骤,已经计算出A、B、C、D四种产品对应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把它们加起来,就会得出生产这四种产品的总成本。但这还不是全部。我们必须计算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运气好的话,A、B、C、D四个产品月底都会完成。例如,产品A共投产100件,其总生产成本为100万,则每件产品A的成本为10000元。

其次,会计要结转成本,将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等到产成品销售完毕,再将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6)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成本分摊

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完美。到了月底,一批100个产品,可能只完成了50个,还有50个没完成。这50个完工件的成本如何结转?未完成的50件自然属于在制品。产品和成品之间如何分摊成本?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当量产量法。“约当量”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大约相当”,当量产量法的目的是衡量多少单位的成品相当于一个产品。

这个怎么算?我来给你一步一步的“大概什么时候”操作。

例如,产品A的生产有四个步骤(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当每一步完成后,计算工时,最后计算每一步消耗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例。如果完成第一步,工时占20%;完成第二步,工作时间占30%;完成第三步,工作时间占40%;完成第四步,占工作时间的10%。

到月底,50个A产品中有30个完成了第三步,这30个产品的当量产量为30×(20% 30% 40%)=27件;20件在第三步,这20件的当量产量为20×(20% 30% 40%÷2)=14件。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点。如果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工序,就当作这个工序工作量的一半。

在上例中,50件在制品的等效产量为41件。本月,产品A的当量产量加上成品产量为91件。把当月生产产品A的总成本除以91,就可以算出单位产成品A的成本,据此可以把已完成的50件A产品的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7)如何计算标准成本?

如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为了简化成本核算,会计人员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所谓标准成本,就是事先计算出单位产品在完美状态下的成本。标准确定后,会计可以将其作为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依据。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别呢?一般简化核算,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标准成本法,麻烦的是测算标准成本,但这个麻烦只有一次,也就是说,标准成本一旦确定,产成品的成本核算就会相对简单。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如果物价变动较大,工人工资变动较大,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就会出现较大偏差。这时,会计人员应及时重新计算标准成本。

推荐阅读:

没有发票=偷税漏税?客户不要你就不开发票?税收风险不容忽视。

突然!新社保稽核系统来了!税务局刚通知了!这种行为如果被发现会受到惩罚。

税务局突袭!彻查私人住户10年内的收款记录!这三种隐性收入方式是最危险的。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无偿贷款需要缴税吗?

为什么财务总是不开心?看完这组漫画你就知道了!太真实了

资料来源:《唾手可得的会计和税务课程》已编辑出版。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用。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