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怎么样(淮南俗称)

发展之困,当有发展之问;

发展之惑,当有发展之策。

眼下,“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正在安徽淮南全市火热进行。5月24日和6月1日,淮南市党政代表团分别赴合肥市、滁州市考察,对标学习,更新观念,正视差距,奋起追赶。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媒体是时代的记录。从6月4日起,《淮南日报》将陆续推出《跳出淮南看淮南——对标学习合肥、滁州系列报道》,报道共分三篇,分别为:一看发展速度——为什么我们比合、滁“慢几拍”?二看城市形象——我拿什么吸引你的目光?三看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该为淮南高质量发展做点什么?以思辨分析的形式,针对影响当前淮南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破除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障碍入手,正视发展差距,叩问发展难题,寻求破解之道。力求凝聚淮南上下、内外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淮南高质量发展破冰突围。

今天先来看第一篇。

跳出淮南看淮南

一看发展速度

——为什么我们比合、滁“慢几拍”?

5月底、6月初,两次看似平常的市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引起了淮南这座城市出乎意料的震动。

强势跨越,合肥模式、滁州速度,触动着代表团成员的神经。

是震撼、是钦佩,更是压力、是警醒!

标兵在迅跑、追兵已赶超。淮南必须要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陈彬 摄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当变局到来、赛道转换,谁能识变应变求变,谁就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厚植新优势,谁方能创造让外界刮目相看的“高光时刻”。

合肥亦如此。2022年,合肥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45.72亿元,跻身“新一线”。“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4个千亿台阶;若将时间跨度拉长,合肥GDP从千亿到万亿,仅用了14年,这就是“合肥速度”。比“合肥速度”更快的是“合肥工业速度”。2005年,合肥提出工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掘优势产业。2006年,合肥工业跨入“千亿俱乐部”,仅用了10年时间,合肥工业总产值从千亿又迈入万亿。

滁州,也在演绎一段奇迹。大打“南京牌”,以“融”为向:2002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03年提出“融入长三角”;2005年实施“东向发展”战略;2013年加入原合肥经济圈。下好“招商棋”,以“融”为方:仅滁州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2022年以来,引进、投产的项目达110多个,其中70%都来自长三角地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被苏州作为飞地面向全球招商,园区已经有24家上市公司投资的企业,两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融”出发展新气象:2010年—2022年,GDP在全国上升了89位,上升位次居全国百强城市之首,连续两年稳坐安徽“第三城”,成为安徽的一匹黑马。

中新苏滁高新区

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有的城市崭露头角,有的城市杀出一条血路。对标典范,考量淮南速度:我们怎么样?

看全国版图——淮南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较大市”之一,曾经也是勇立发展潮头、地位举足轻重的重要工业城市。如今与首批13个较大市比: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大连、青岛也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无锡市2022年实现GDP12370.48亿元,是我市的近10倍,唐山市2022年实现GDP7210.9亿元,是我市的5倍多。

看省内格局——如果说合肥占据省会城市的地利,与滁州相比,淮南似乎也慢了几拍。2010年我市GDP总量603亿元,比滁州少92.2亿元;而到了2022年,滁州GDP总量达到3032.10亿元,淮南GDP总量1337.20亿元。淮南比滁州少了1694.9亿元,滁州已经是淮南的两倍多。或者,换一句话讲,2010年—2022年的10年间,滁州GDP总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淮南。

曾经不相伯仲的城市,有了差距,渐渐掉队。与当初的较大市比,淮南已少了骄傲的底气;与省内兄弟城市比,淮南更多了迫在眉睫的压力,站在新一轮区域竞争的赛道上,淮南不能不沉思。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