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刘瑾!

宦官,也称太监、内官。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当太监,少监,只有位置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明朝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朝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其中,受到影视剧等作品的影响,明朝时代的宦官,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比拟深入的印象。比如《绣春刀》系列中的魏忠贤,可谓权倾朝野。再比如刘瑾、汪直等太监,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不过,说到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却不是魏忠贤、刘瑾、汪直等人,而是笔者今天要说的王振。更为症结的是,相对于其他宦官,王振不仅夺取朝政,还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对于堪称转折点的土木堡之变,王振显然负有不可推辞的义务。当然,在土木堡之变中,王振也丢掉了生命,从成果上来看可谓咎由自取。

首先,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的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私塾教书。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或许是以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提升之路过于艰苦,他便在明成祖永乐末年自阉入宫,当了宦官。换而言之,王振对于权位的贪恋,促使其选择了一条捷径。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这位皇帝逝世。同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这时,明英宗年仅九岁,不能亲自处置朝政,明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慌张后)听政,而朝政则根本上由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置。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是明朝比拟繁华的一个历史阶段。不过,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似乎并不怎么爱好这些明宣宗朱瞻基留下的老臣,而是对王振这位宦官青睐有加。在明英宗的宠幸之下,王振便超出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利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势力的职位,有“内相”之称。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负责完成明朝朝廷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因此,非常显著的是,因为礼监掌印太监这一职位的权利,加上明英宗朱祁镇这位皇帝的充足信赖,促使王振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

正统七年(1442年),明朝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掌握才能的人。而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在正统五年(1440年)病逝,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不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时,三杨之一的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格太浅,威信不够,在此基本上,宦官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宦官想要到达祸乱朝政的田地,不仅须要得到皇帝的信赖,比如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因为得不到信赖,自然也就转变不了消亡的结局,而除了皇帝的信赖,朝廷大臣的制衡,也直接影响到宦官的实际权利。

比如在三国时代的蜀汉,宦官黄皓一开端被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压抑,但是,在这些大臣相继逝世后,黄皓的权利不断增加,乃至于让大将军姜维都须要躲到沓中避祸。回到明朝时代,就王振来说,一开端被三杨、太皇太后张氏等人所压抑,但是,在这些人逝世之后,王振显然失去了束缚,乃至于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祸。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朝廷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请求,就制作衅端。

对此,在笔者看来,王振自己的贪婪,无疑在必定水平上挑起了瓦剌和明朝之间的冲突,发生了激化抵触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后,瓦剌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瓦剌军来势凶悍,快速向南推动。明朝保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匆忙向京师请兵救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带领大军入侵明朝边疆。在王振这位宦官的鼓动下,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出征,筹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疆决战。

此战,明军刚达到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预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筹划从居庸关回京。在明朝大军退却的进程中,遭受瓦剌多次袭击,先有吴克忠部后拒被歼灭,后朱勇带领大军约四、五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军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逝世。

最后,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原来可以尽早退却,但是,王振认为1000余辆辎重车辆没能达到,畏惧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丧失,便不顾明英宗和数十万大军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而这,自然给瓦剌大军包抄明军发明了机遇。从这一点来看,王振显然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了。就土木堡之变来说,可以称之为明朝由盛转衰的主要转折点,也即土木堡之变前的明朝,文治武功,还是比拟壮大的中原王朝。但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防守为主的态度,这也是因为明朝的精锐,都在土木堡之变中丧失殆尽了。

所以,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完整可以和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相提并论了。值得注意的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20万部队被击溃,王振终恶有恶报逝世于乱军之中,从征的数十位文武大臣几乎全体战逝世沙场。如果不是后来于谦等将士力挽狂澜,明朝很可能就要提前消亡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王振这位宦官在土木堡之变中侥幸逃生,反而会不利于于谦之后护卫京城的战役。在土木堡之变后,恼怒的百姓当场打逝世了王振的另外两个逝世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接着,于谦等人拥立的明太宗朱祁钰下令杀逝世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凡此种种,显然都可以说是王振咎由自取了。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