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证明文物专家是错误的,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真正用途

仰韶文化的名贵文物小口尖底瓶,文物专家一直以为它是盛水器物,百度百科也是如此介绍。然而它毕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小口尖底瓶只有一个很细、凸出于瓶身的瓶口,瓶腹鼓起,配有两个小而圆把手,而瓶底部则迅速收窄形成一个尖底,两头小中间大,让全部罐子好像一只纺锤。

此类小口尖底瓶在仰韶遗址中极为常见,在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各类不同的处所类型中均有发明,数目宏大,这表明小口尖底瓶在仰韶先民生涯中占领主要位置。

如我们所见,小口尖底瓶造型独特,与我们常见的日常生涯应用的陶罐、陶瓶大不雷同。

在一些历史教科书里,专家们以为小口尖底瓶是先民们用于在河流或者水井中汲水的工具。他们假想,先民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耳朵上,再将瓶子躺着放进水中,小口尖底瓶在被水灌满之后会主动站立在水中,等在岸边的先民就可以用绳子将满当当的瓶子提起来背回家去。

然而故事讲得虽然好,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谛的唯一尺度。

1988年、198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分离用小口尖底瓶做过汲水试验,依照想象中的方法,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把手上浸入水中。出乎意料的是,小口尖底瓶并不会像预想之中一样灌满水后立起来,而是会一直平躺在水面上,基本达不到幻想中的取水后果。

显然,小口尖底瓶并不会比其他任何器物在汲水上有特别优势,传播了几十年看起来很美的小口尖底瓶“取水”说不攻自破。

那么,小口尖底瓶的真实功效是什么呢?

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考古研讨所刘莉教授团队与陕西省考古研讨所合作,对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包含小口尖底瓶在内的一系列陶器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科学剖析——应用生物显微镜视察附着物形态。

研讨选取样本后,在生物显微镜下,这些在陶片上附着了五千余年的残渣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这些残渣实际上是植物淀粉,来自黍(小米)、大麦、薏米、块茎等多种农作物。这些古代淀粉形态特别,在显微镜下出现出多坑、变形、与其他淀粉粒聚合等损伤。

这些损伤特点对于熟习酒酿造的人来说并不生疏,在酿酒工艺中有一个被称为“糖化反响”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用于酿酒的谷物淀粉加水分解甜味产物,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好预备。在“糖化反响”中,淀粉上涌现的损伤特点与小口尖底瓶瓶壁沉淀中淀粉的损伤特点几乎一模一样,这有力证明小口尖底瓶中盛装的谷物淀粉是经过了酿酒流程中糖化反响的特别处置。也就是说,小口尖底瓶确切盛装过经过精心处置的古代酒液。

同时,专家们又在和小口尖底瓶同时出土的陶制漏斗上发明了草酸根离子,而草酸钙又俗称为“啤酒石”,是谷物酿酒中常见的副产品,是谷芽酒类酿造进程中析出的草酸钙结晶。

同年,刘莉团队对西安市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陶器进行了雷同的试验,试验显示这批5700~5300年前的陶器残留物仍然是经过了糖化发酵的黍,同样是酿酒产物。

刘莉团队以为,在约5000~6000年前,仰韶人已经控制了成熟的酿酒技巧,并将漏斗、陶罐、小口尖底瓶等一系列人造工具用于酿酒。而盛装迟缓发酵的酒液,即便不是小口尖底瓶的唯一功效,也是其主要的功效之一。

那么用于酿酒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一种特别的形状呢?

酿造史研讨者以为,这类小口尖底的器物在盛装酒液时有这样一些利益:

1. 小口利于封锁,在酒液装满瓶内空间、排出全体空气之后,酿酒者用绳子将树叶在瓶口固定壮实后,在这层“密封膜”上敷上泥土即可坚持“酒瓶”的长期密封,便于酒液保留;

2. 在密封放置之后,酒体内的悬浮杂质会沉淀到瓶子的“尖底”部分,有效地增进了酒液的澄清,在插入芦苇杆等原始的“吸管”后,也不像平底瓶子一样容易搅起沉渣;

3. 在酿酒时,古人可以在地上挖坑,然后将装有正在发酵酒液的尖底瓶插入地面,用土埋好,以便于取得较为恒定的发酵温度;

4. 尖底瓶腹部设置圆形把手,便利捆扎,这样古人就可以将许许多多装满酒液的尖底瓶 用麻绳捆扎在一起,装上木筏顺水漂流,这也许就是小口尖底瓶散布如此普遍的原因。

在传统的历史故事中,中国用谷物酿酒的鼻祖是夏代的杜康,从目前的考古挖掘来看,至少在5000~6000年前的仰韶时期,古代先民已经控制了谷物酿酒技巧,并将其优化为一门专业技巧。

8月22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挖掘启动典礼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盛大举办,此次发掘,距第三次发掘时隔40年。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我们的祖先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