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必修一高中历史经典教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张承辉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独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乎必修一高中历史经典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当今世界的航海业相当发达,你们知道人们进行远洋航行都是为什么吗?

  生1:国与国之间的海外贸易是当今航海业的重要内容,有许多集装箱就是靠十几万吨大轮船通过航海运到目的地的。

  生2:科学家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也是现代航海业的重要方面。

  生3:一些军事大国的军舰、潜艇为了称霸,日夜在大海上航行,构成了世界航海业另一方面的内容。

  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三个方面都不错。如果我说500多年前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驾驶简易帆船,到一个传说的地方寻找黄金,不知大家信不信?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辟新航路》,来验证这个传说。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开辟新航路

  [推进新课]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想想议议: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生1:我需要一艘能抵抗大风大浪的船,而且这艘船上还装有指南针,不至于在大海上迷失方向。

  生2:还需要有识地理的学者,给我们的远航指点迷津。

  生3: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能保证航海过程中的各种必需。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大家的看法吧。

  师: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西欧的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生1:我是贵族,连睡觉做梦看到的也是东方无数无尽、各种各样的香料,那是多么地让人心旷神怡!

  生2:作为商人,赚钱是我的追求。《马可·波罗行纪》说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

  生3:可恶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我们多年来的东西方商路,对我们征收重税,甚至还劫掠我们的商品。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在此受辱受剥削,难道除了这条路就不能通往东方么?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代表了当时欧洲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反映了他们的呼声。现在还是来总结一下吧:

  师: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2.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角色扮演:

  师: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航海家们在500多年前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今天,我们来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程。现在请第1、2、3、4小组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讲述你们的航海历程及其中的艰险。看哪个队讲得。

  生1:我们是迪亚士船队。1487年7月,我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当船队到了南纬33度的地方时,突然遇上了风暴,在海上漂泊了13个昼夜。船队已在风暴中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于是船队改变航向朝正北航行,几天之后果然看见了东西走向的海岸线和一个海湾(今南非的莫塞尔湾)。但船员们都不愿继续东行冒险,船长只好率船队返航。

  返航途中接近一个伸入海中的海角,不料风暴再次降临,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将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船长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好望角就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

  生2:我们是达·伽马船队。1497年,船长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我们带回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收获!

  生3:我们是哥伦布船队。1492年8月8日,船长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9月6日,远征队驶入烟波浩淼的海洋。很幸运,一路顺风,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的人们烦躁不安起来。为了平息他们的忧虑,船长发布了有关已行航程的假消息。10月7日,发现了飞鸟,但在地平线仍没出现陆地。船长也焦虑起来,这时已西航很远,按他的计算,应已见到日本。10月9日,船长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在三天期满前,人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船长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船队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生4:我们是麦哲伦船队。1519年9月20日,船长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在横渡太平洋时,船队经历了严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难,一些丧失希望的人曾经发动反对麦哲伦的叛乱,叛乱的首领被麦哲伦抛在途中的荒岛上。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了菲律宾群岛。船队在这里得到了补充。可惜的是船长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个人了。

  师:各位代表都不错,讲解清楚,生动形象。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生1: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生2:这些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一点也不高尚;所到之处进行殖民占领和掠夺财富,这是一种罪恶。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是啊,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

  3.与世界会合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1: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富,两国因此发展成为欧洲富国。同时,它们把大量的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并加强了同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联系,开始改变了各地孤立、封闭的状况,使世界真正地连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生3: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数量和品种也急剧增加,世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一句话,它促进了全世界各地区贸易的迅速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生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生5:据我所知,哥伦布每到一地,都插上西班牙的国旗,宣布归西班牙国王所有,还残酷地杀害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其实也就是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扩张过程,也是印第安人的灾难。

  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理有据,真不错!当然,哥伦布等在殖民地进行的不义战争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要把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侵略的暴行,同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别开来。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还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和学习。

  [延伸新课]

  阅读下列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航海组织和任务对照表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资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远航事业与西方相比,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答案要点:中国方式的航海规模庞大,以宣扬国威为目的,造成了重大损耗,再加上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欧洲方式的航海,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远洋事业蒸蒸日上。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主题: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邪恶的化身;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的

  1

  查找相关材料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

  1.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3.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

  根据材料,理清观点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提出 观点

  3

  阐明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 点评

  关乎必修一高中历史经典教案二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

  通过观看课件和课外收集资料,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了解其原因;

  总结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的能力;

  回忆已学知识,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本质,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查找资料,及学生自主课堂展示(辅之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随着西方的文明冲击,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感受祖国发展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三、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且本课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体会感受,通过使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点在于这些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背后的原因,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探讨影响这些变迁的因素。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已学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资料 教案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计用时1课时)

  (一)导入

  近现代的历史,相对来说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同时对我国而言近现代也是一段风雨激荡与众不同的历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的不断入侵下,开始了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变。这一转变既可以从改变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等大事中体现,也可从平凡人的社会生活中体现。本单元题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既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大变迁的外在表现,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本单元共三课内容分别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的变迁。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新课讲授

  1.过渡:师:本课题为“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重点讲述了人们衣、食、住和风俗的变化,关键在于一个“变”字,今天我们任务便是要认识近现代以为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在这之前,我让大家分别就本课的相关内容做了些调查,接下来就请两位同学就你们自己选择的方向,来做出展示。

  2.学生活动(展示1:近现代服饰的变迁)

  3.点评及提问探究环节

  问题一:为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的服饰五花八门?

  (学生作答)

  答题要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地区差异性

  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的动荡

  问题二:为何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十分朴素,单一?

  答题要点:政治:运动的影响(_)

  经济: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思想:社会主义的革命文化教育,勤俭节约的风尚

  外部:“一边倒”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较大

  4.学生活动(展示2: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迁)

  5.点评及提问探究环节

  问题三:为何近代社会人们的风俗发生巨大变化?

  答题要点:外: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影响

  内:

  近现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推动中国风俗近代化

  近代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推动

  思想解放运动

  问题四:除此之外,近代以来还有那些习俗发生了变化?(学生作答)

  6.表格总结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

  探究:近代以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思路:

  1、外部:西方物质文明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2、政治体制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3、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4、思想解放的作用

  5、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

  7.教师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三)板书设计

  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衣

  2.食

  3.住

  关乎必修一高中历史经典教案三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2.过程

  二、内阁的创立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我国明清时期,共跨历史470多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重点指出导致中国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教师先介绍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

  设问: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

  (学生回答: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

  (学生回答:秦朝)对,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如今明太祖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太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过程如容: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它总管一省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后来四方兵起,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明朝地方行政组织,撤销元朝路一级的建制,形成省地县三级管理体制。明洪武九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但仍保留省区,每个省区改设三司管辖,即:承宣布政使司(俗称“藩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俗称“桌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俗称“都司”),分管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各向中央政府负责。

  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洪武十三年(138),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把中国的专制君主制政体推向了顶峰。

  这样,自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二、内阁的创立

  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先对西方的内阁制度作一下介绍,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民族自身的狭隘性,清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首崇满洲”的原则。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它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早期的氏族贵族会议制度,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入关后依然保存。

  凡军国大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这就是人们通称的“国议”。而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清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远不如明代内阁那样高,只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负责票拟谕旨,批答奏章等,并不具有实际的决策权力,仅仅是名义上的决策机关,屈尊于“国议”之下。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来引导学生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诸王公贵族,随着入关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专制集权趋势的日益加强,它越来越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障碍。

  2.南书房

  为了适应统一事业的完成和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陈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所以,清统治者到雍正时,又设立军机处。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1726年,1729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设问:从清初统治者设立议政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说明了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通过分析概括出:清初议政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腐朽。关于影响可概括为:它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使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控制强化,不利于社会改革,表明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应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积极思维下的一切成果)

  对于教材最后一段内容,设计如下一个课堂研讨题。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比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课堂研讨】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封建国家都进行了加强君主专制的改革措施。如东方有康熙大帝,西方有路易“太阳王”,他们都使中、法两国进入到封建的鼎盛时代。但改革却在中国和欧洲产生了不同影响。这是为什么?通过网络或有关论著,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启示: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文字狱,禁锢了文化。

  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本课小结】

  自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后来,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清朝虽设置军机处,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得到控制强化,封建制度正在走向它的衰落。

关乎必修一高中历史经典教案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