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

  导语: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下面是张承辉整理的《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欢迎阅读。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第一篇】: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学生更愿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愿听从家长的意见?为什么许多家长无法劝导孩子而要寄托于学校?为什么孩子们更多的乐意与同学朋友沟通却不愿与家长交流?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孩子在家里更多的表现出叛逆行为?这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智育轻德育

  我们都看到,现在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业余学琴、学画、学英语,家长舍得投入,有些都成了孩子的沉重负担。。望子成龙本没有错,而且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但是,如果把这些简单强加于子女,把学习的目的简单的功利化,把学习简化为分数,孩子还能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分数常居于班级或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因为分数的缘故,有一些自豪感,其他大多数学生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家长时时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关注分数的同时,不断地淡化品德教育。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习题做得很好,人文素质很差。环保的题目做得很好,却大肆浪费,,不珍视资源,乱扔垃圾。一句话,只会纸上谈兵,道德素质很不理想。

  我在平时和家长的交流之中,发现家长对孩子没完没了的谆谆教导,翻来覆去的教导,唯恐有丁点儿的放松。自认为这就是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极大的刺激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对他们提出管好自己的嘴巴的要求。“言教不如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品质。少说多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家庭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让孩子读书,自己首先远离麻将桌,拿起书来;让孩子守纪律,自己首先严格按规矩办事……许多家长看孩子的眼光往往专盯着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认为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的地方才是需要指出的。如果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如所愿,孩子的优点都可能被看成缺点。让家长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读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著作,科学地把握子女教育的方法,争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在家庭教育中,我还希望家长欣赏孩子,才能给孩子以自信,才能放大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他们有值得欣赏的东西吗?其实他们确实了不起,我们确实可以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我班有个学生小方,是个文静、懂礼貌的女孩子。由于母亲在出版部门工作,周围同事的孩子又大多比较出色,所以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平时看到的,总是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希望家长换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在学校里,我也对小方倍加关注,看到她学习上的一点点的进步,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表扬了她,她的自信心逐渐被激发起来。在家庭中,家长也和老师的教育同步,他们惊喜地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并不差。而小方自己,也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习也充满了自信心。她在自己的写字桌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我能行!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认真引导家长检讨家庭教育的得失,学习借鉴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才能更科学的引导他们的子女走上成功之路。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第二篇】: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广大孩子家长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但是,由于受各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直接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现针对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现状与对策浅谈以下见解。

  一、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环境差。

  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里来说还是滞后的,很多农民为了摆脱经济困扰除农忙时节外还要外出打工。超符合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没有精力无暇顾及家庭教育。同时,家庭经济基础落后在购买玩具、图书等学习用品、带孩子参加社会上开办的各种特长班、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行等都受到局限。这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局限,对孩子成长和发展或多或少产生制约。

  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制约。家长文化水平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与理解、教育方法的实施和因人施教的运用有着直接影响,本地区农村60%家长是初中学历,使得他们自身的生活单调,在各方面不能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家庭中的学习氛围难以形成,家长缺乏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兴趣,在家庭教育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观念上超前、行为上滞后”的现状。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中,常常沿袭着传统而且单一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缺乏教育子女应有的知识和技巧。在对子女的辅导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遇到问题更是束手无策。

  父母亲难以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40%至50%幼儿家长长年外出打工,幼儿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隔代亲要什么买什么,保吃饱穿暖,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家长对子女期望值比较落后、单一,不能发现孩子的潜能,对孩子未来的想法简单而传统,上大学是大多数家长的期望,对子女高学历的青睐显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切期待,这些家长希望子女通过上学来改变以往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命运。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很难为儿童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使得这种期待就有些盲目,也有些不客观。也有一部分家长在认为家庭教育重要的同时,又在实际生活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孩子能否成才是天生的,虽然有教育的因素,但并非完全教育的结果。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不作为。

  (三)家庭教育内容片面。

  大部分家长片面的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教孩子认识几个字,会计算几道题。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学习成绩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

  (四)家庭教育方法陈旧。

  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大部分家长忙于家活或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严厉。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理解的规则。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对孩子理解少,唠叨多;沟通少,打骂多;引导少,限制多。

  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的家庭教育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作用。本来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改进农村家教现状刻不容缓。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方面教育,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建立农村家教组织网络。

  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建立家长学校、暑期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要积极培养农村家庭教育骨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家教工作队伍。要依托阵地,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特别是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典型和经验,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农村向家长传授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

  (三)加强宣传,营造科学教子氛围。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推进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开办家教园地、父母之友、家长课堂等家庭教育专题、专栏节目,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和“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家庭互动实践类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艺术节、孝敬父母好儿童、教子有方好家长报告会等等,使家庭教育实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统一。

  (四)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家长学校工作的常态化。

  1、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每学年期初都要调整家长委员会成员,制定家长学校的学年计划。每学年开展四次家长培训,由学校领导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

  2、设立各类信箱。为了使家长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应设立校长信箱,及时与家长沟通,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之一。同时**也应设立温馨乐园和心语信箱,使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3、根据学校家长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年级开发教材,并在校园网上开设家长学校频道。把评比出的优秀家长、优秀家教论文名单等有关家长学校的内容办成宣传栏。以便于家长及时了解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五)办好社区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学校应本着“帮助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把家长学校办到社区。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并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家长委员会会议上,学校领导要向委员们汇报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思路,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是以社区为平台,学校经常带领孩子深入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建立密切关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孩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居委会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当前农民富裕起来对农村家庭教育发展也是一个契机,农村家庭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巩固已有经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快速发展,为培养建设新农村人才而努力。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第三篇】: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研究中,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

  1、家长责任缺位。农村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劳务输出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夫妻双方外出务工的相当普遍。由于城市生活的支出高,特别是借读费高,他们的务工收入不足以在城市生活,因此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家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我20xx年当班主任时调查过,年级20x名学生,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学生有13x名,占学生总数的65%。七年级教师反映今年新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及行为素质普遍低下。据调查,这届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校,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2、家长教育理念存在分歧。农村家庭多为大家庭,三代人共同生活,甚至有四世同堂的现象。而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那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是文盲,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却又十分溺爱孩子,就是所谓的“隔辈亲”。

  一方面认为教育是父母的事情,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太爱孙子而“护短”,不让父母管,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婆媳矛盾、家庭矛盾愈演愈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困难重重。而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长此以往形成了爷爷奶奶不愿管、爸爸妈妈不敢管的真空状态。

  3、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本人在农村长大,和我同龄的孩子大都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十多年过去了,我有幸任教于农村中学,然而,令人寒心的是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多大改善。学校门口有一家麻辣烫,老板娘的儿子在我所教的班级,闲聊的时候她对我说:“我家孩子上学就是为了长身体,读书有什么用?你们辛苦十几年,起早贪黑的挣得还没我多,我不指望我家儿子靠读书挣钱。”我很惭愧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因此没有办法说服她。而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相对而言这部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孩子的教育的,但所有的关心最终都化作一句于己无关的话:“我们又不懂,你们老师要多操心。”

  4、家长教育方式粗暴。现代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了解,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言论下,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近几年,有不少熊爸熊妈采取棍棒教育的典型事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只重视分数,不重视学生其他素质发展及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学好了物质奖励,学不好拳脚相加。

  二、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反思

  1、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根据木桶原理,教育的成果取决于短板,因此重视农村家庭教育是推进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要解决好广大民工、在城里做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相关保障,争取广大农村儿童能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学习、生活,确保得到基本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同时积极学习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媒体要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共同想办法解决,同时让相关当事人更加重视。

  2、增加渠道,切实提高家长素质。基于爱,我们可以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教育知识,争取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辅导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让每一位家长也可以光荣地“持证上岗”。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3、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要实现家校良好合作,必须使家校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学校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观念、父母的期望值等,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心理发展及正确的教育理念,家校有效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要健全家校联系并探索有效的联系模式。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第四篇】:六年级家庭教育

  学六年级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人生第一次对自己的前途做出选择,是压力、迷茫和困难并存的。但六年级的学生心智发育不全,没有社会经验。人生的11、12岁至17、18岁被称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孩子自以为自己长大了,有极强的反叛家长、教师甚至法律的心理。但又因为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和成熟的思想,所以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六年级,处在这一危险期的开始阶段,如果家长处理不好,或是家庭环境不佳,那么对以后整个危险期的发展、甚至是以后人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同时六年级还面临着考初中的问题,所以一旦处理不好,影响是极大的。但同时,只要家长采取了合理的教育方式,营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成功的、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那么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对树立孩子的自信,都是及其有利的。

  下面从学习和一般教育两个方面具体讨论一下。

  一、学习方面

  不可否认,升初中是六年级面临的头等大事。不论家长、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把学习成绩看成是最重要的。面对学校里繁重的作业、紧张的学习氛围和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压力当然可以促进学生的努力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前提是压力必须是适度的,过重的压力会使学生有一种窒息感,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恐惧和抵触。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家长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

  在学校中,不论是教师日常的讲授,还是班级内的氛围,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的压力。在家庭中学生需要的是关心和爱护,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在家庭中孩子听到的、感受到的也是压力,那么孩子会有一种无助感,严重的会有抑郁、焦虑倾向。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同时会加剧孩子对学习的抵触和反感。

  所以,在家庭中,家长要做的不是“加压”,而是适度的减压。学习讲究“劳逸结合”,学校是“劳”,那么家庭中就是“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时,家长不要聊天、看电视等。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好奇心强,所以当家长干一些事情时,学生会被吸引过去,不能安心学习。另外,家长应该合理的安排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给他们放松。减压。

  检验学习成绩的方法当然是考试。考试成绩的好坏是对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评价。但人与人是不同的,目前的考试考核的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智商和情商。而是理解力、记忆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对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不能单纯看他的成绩,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进步与否等等。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努力了,但成绩不理想,家长不应该批评他,反而应该鼓励他,使他巩固目前的成绩。如果此时家长一味的批评,那么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面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不必灰心、丧气。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在上小学和中学是6门课不及格,但他获得了心理学双博士,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爱迪生小时被学校开除,理由是“实在太笨了”,但他一生有几百项伟大的发明,包括电灯、留声机等。所以,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孩子的智商和能力问题,只是他们没有“开窍”,或是还没有兴趣。

  面对目前一个班60多人的大班额教学,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更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人。但任何人都希望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别人眼中的明星,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特别是孩子。大部分的所谓后进生上课捣乱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所以,家长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多关注孩子,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使孩子说的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孩子的事就是大事”。

  另外,对一些中学的选择,不能一味的追求所谓名气。许多所谓名校,因为大量商人、官员的子弟的进入使得这些学校的学生除了学习好,什么也不好。特别是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虚荣心。

  二、其他问题

  根据心理学中的“需要层次理论”。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基础。越往下越重要,越需要满足,对人的发展也越重要。

  目前学生的学习、升学问题属于最高一层“自我实现”。在这个体系中属于最不重要的一层。但“自我实现”又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人生存的最终目的。但如果下面的几层不能得到满足,孩子或是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完成学业,或是没有积极性去完成学业。“生理的需要”层面有“休息的需要”、“饮食的需要”等。其中因为学业的繁重,孩子的“休息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尊重的需要”层面中的“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也得不到满足。当然家长不会故意去蔑视、侮辱自己的孩子。但一些诸如“你比猪还笨”、“你比某某人差”等这类打击了孩子自信心的话就是对孩子的侮辱。六年级的孩子是极其敏感的。试想,谁会听一个侮辱了自己的人的话。所以与孩子谈话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目前六年级这个年龄,处于青春初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同性家长无形中为孩子示范了自己应有的社会性别角色。如母亲为女孩示范了如何扮演好一个女性的角色,父亲为男孩示范了如何当一个男人。但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父亲给予了女孩自信和安全感,“父亲是女孩的初恋情人”。女孩在后期对社会的看法、对男性的看法甚至成年后由此引发的对“性”的看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11、12岁至17、18岁时对父亲的看法和影响。

  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对于青少年早恋问题,堵不如疏。由于青春期的萌动,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反应,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把事情扩大。相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一般都会接受。那些导致孩子早恋者,问题往往正是出在家长身上。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使孩子丧失和睦的家庭环境,缺乏应有的爱的滋润。

  家庭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专制型”即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家长对孩子采取打压的教育方式,孩子稍有不对就不容分说,不与孩子交流,不问原因,不讲明道理。只是一味的惩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或是怯懦、胆小,或是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喜欢打架斗殴。

  “放纵型”即家长一切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的要求或是不予理睬,或是全部答应。对孩子的错误或是漠视不管,或是包庇纵容。这样的孩子狂妄自大,没有吃苦精神,张扬跋扈。

  “民主型”即一切给孩子讲明道理,说明一切事物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平等的、将道理的、友好的与孩子讲清道理,说明原因。积极提取孩子的意见。做到“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自信心强、理智。是最容易成功的一类孩子。

  总之,家庭环境、家长的榜样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影响超过了学校的教育作用。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使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有机的配合起来,建立“家庭–学校”这一有效的、适用孩子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大环境,是解决孩子问题,教育好孩子的关键。

  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探究随笔【第五篇】:

  (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1.认清形势,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增强农村家长的育人观、就业观。农村家长要转变“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据调查,有些家长不但让子女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也不注重对子女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通过宣传和学习,让家长了解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时代,不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就将被社会淘汰,成为新时代的文盲。求学读书是立足社会成为有用之才的根本途径,家长不要被眼前的物质利益所迷惑,为了子女的长远发展,不要剥夺孩子读书的权利。

  2.加强品德教育,注重视人格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孩子固然重要,但农村家长也不能忽视对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养。有专家曾经指出,学生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家长要尽到父母教育的责任,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对孩子心理上的困惑和行为上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孝道观。家长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不要错误地认为家长只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即可,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需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孝敬父母、与人为善,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二)积极探究家教方法,促进和谐亲子关系

  1.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有农村的家长不但受教育程度很低,并且不懂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缺少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让农村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也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愿来决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子女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地教育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对于子女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总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子女成才有重要意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农村家长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家长平时与孩子勤沟通,不要总是留恋于麻将桌旁或只顾赚钱疏于对孩子的教育。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其子女会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尚失了个人进取精神,子女会形成父母不靠个人努力实现了富有,自己不需要努力学习。

  2.经常与子女沟通,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每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关系,它蕴含着教育子女的巨大能量。首先,尊重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要和孩子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要摆出家长命令式的口吻搞一言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其次,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夸奖。孩子犯了错误,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千万不可揪住一点错处不放。再次,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寻找共同的话题,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不能总是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否则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的谈话产生抵触。

  3.家庭成员教育观念协调一致,克服祖辈教育弊端父母之间、父母和老人之间的教育方式往往不一致,这样的家庭不利于子女性格的形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家庭中应各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首先,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顾着赚钱而把孩子托付给他人进行管教,严父慈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角色分工有所差别,“教育子女就是母亲的事”的想法是错误的。其次,父母需要做好长辈的工作,教育子女要保持一致的立场。在某一阶段或针对某一件事的教育方式上,家长之间不要矛盾、对立。祖父母不要一味地宠溺孩子,常言到“惯子如杀子”。两辈家长若在孩子面前各执己见,孩子易对事物失去判断的标准,无所适从,产生副作用。

  (三)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好比一辆马车的两个轮,只要有一个轮的方向出现偏差,就有可能使马车颠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家庭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配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现象很普遍,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很少沟通,家庭教育没能起到配合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没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家庭教育作用。为了收到预期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当主动与家长联系。农村家长的整体文化素养偏低,不懂得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存在着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任务的思想。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的指导,教师应主动将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行为规范、道德水平等表现及时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另外,利用寒暑假,教师应到学生中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给家庭教育以具体的指导。

  (四)政府主导,发挥农村社区的教育作用

  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是提高农村家长教育素养的途径之一,也是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社区文化场所,增加农村家庭教育设施,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鼓励更多的农民尤其是母亲参加教育、文化等活动。为了方便农民就近开展活动,可以以村为单位组成活动单元,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开辟“家长书屋”、“母亲讲堂”等,聘请学校教师或育儿成功的家长向村民讲授简单易懂的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