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诗歌文体解读

1. 诗歌文本分析的视角

语言学与文学虽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两者的

研究范围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媒介。文学作品的

解读侧重以内容为出发点,透过作品的形式去阐释

其深层涵义,并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美学价值。文学

作品的解读方式通常从审美过程、主题展开及艺术

结构特征等方面去关注语言,因而所得的解释具有

一定的主观倾向性。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

裁,通常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庄重的思想,而感悟这

种庄重的思想,首先要透析诗歌浓缩的语言,继而

发掘诗歌的美学价值,达到对人生真谛的体验。

语言学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方法,其本质特征在

于描写。

20

世纪中叶以来,语言学的发展突破了对

语言本体系统的研究,与相邻学科结合产生了新的

交叉学科。这其中就包括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结合产

生的文学文体学。

这是

一种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

文学批评,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本

的一种途径。”

(秦秀白,

2000

:

F13

应该说,文

学文体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国内外诸多学者

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著述颇丰。

只是在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文学分析时,所采用的

语言学理论不同而已。本文拟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

语域理论来分析英国诗人

A.E. Housman

的一首诗

歌,说明语域理论在分析诗歌的语义语用特征中的

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有助于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意

义,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为文学文本的诠释提供

多维视角。

2. 《文学文本解读》复习思考题答案

回答几个哈,

1、既是局限又是长处。局限在于,不直观,如画,能让人们直接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文本不能够。

长处在于,当你细细解读文本时,会有比身临其境更深的体悟和发现,会有启迪,引发新的灵感。

2、因为其他艺术的展示都会在有优势的同时有局限,同样举画为例,欣赏这种艺术形式时,能够引发视觉效应,但没有听觉。语言艺术,可以让你有视觉有听觉,如描写一段关于新年的文字,有新气象,有鞭炮声。(说得不太准确,大致意思理解,然后用你文学理论的专业词汇来回答)

3、相辅相成,二者兼具的,文学需要有真实的一面,同时,没有虚构的文学又不能完全称之为文学。有好的想象,才能使作品文学性更丰富。

5、没有内形式的诗,不能算诗(个人观点),就像口水诗,能称为诗么。诗意不足,应该是缺真情实感或者缺点睛传神之笔,诗少了一份灵动,没有灵魂。

7、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为意象,句子上半句为起兴。时后面,琴瑟钟鼓等,可以算意象叠加。

8、隐喻和象征,同:都是有比喻性质的,异:但象征可以是一个事物,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贯穿一部作品。隐喻,一般都是句子里用

10、不好读懂的诗不一定就是好诗。好读懂的诗也未必就是差的诗。陌生化的作用在于加长人们的印象与理解空间,拉长人们的审美空间,打破格式化思维。用不好,就会影响作品阅读效果。

3. 诗歌文本分析的视角

语言学与文学虽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两者的研究范围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媒介。

文学作品的解读侧重以内容为出发点,透过作品的形式去阐释其深层涵义,并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美学价值。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通常从审美过程、主题展开及艺术结构特征等方面去关注语言,因而所得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

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通常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庄重的思想,而感悟这种庄重的思想,首先要透析诗歌浓缩的语言,继而发掘诗歌的美学价值,达到对人生真谛的体验。语言学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方法,其本质特征在于描写。

20世纪中叶以来,语言学的发展突破了对语言本体系统的研究,与相邻学科结合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这其中就包括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结合产生的文学文体学。

这是“一种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文学批评,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本的一种途径。”(秦秀白,2000:F13)应该说,文学文体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著述颇丰。

只是在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文学分析时,所采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同而已。本文拟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来分析英国诗人A.E. Housman的一首诗歌,说明语域理论在分析诗歌的语义语用特征中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有助于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为文学文本的诠释提供多维视角。

4. 诗歌的文体【30分】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古诗是讲究诗歌的写作格式,有一定的韵律、句式要求,并要讲究对仗工整。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它的意境要深远、含蓄。当然也有写得浅显明白的古诗。如杜甫的诗歌。

现代诗是比较自由地创作出来的。它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可以不讲究对仗,也没有句式要求。但是,现代诗同样讲究意境深远、含蓄。

5. 如何理解古代诗歌的各种文体比如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

诗词格律术语简释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

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

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

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古风 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

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

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今体诗 即“近体诗”。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排律 诗体名。

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

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绝句 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 诗体名。

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 清代限制尤严。

诗韵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

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6. 怎样分析现代诗歌文体的赏美特征

现代诗产生于白话文运动之后,首先是语言环境的转变,催生了现代诗。所以,现代诗仍然具备传统诗歌的一些审美特征,如韵律、意象均对传统诗歌有传承。

作为白话文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现代诗歌具有以下不同于传统诗歌的审美特征:1、打破传统诗歌的格律要求,形式更为自由,韵可押可不押,律也随诗人意愿随意变化;2、由于打破了传统格式的限制,对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也更为直接;3、符合现代人民阅读习惯,更易于在群众中传播。

同时,与现代社会及现代精神想切合,现代诗歌还具有以下有关时代的审美特征:1、更多关注自我、物质生活;2、涌现大量关注时代变革、反映社会变化的诗歌作品;3、价值更加多元。

但是,由于过于追求自由与创新,现代诗歌也面临以下负面的审美特征:1、很多作品失去了韵律美;2、用词随意,导致精神及情感表达不准确;3、要求下降,创作普及,导致立意层次下降,意象单薄。

7. 文本细读法的定义是什么

文本细读:英美新批评的术语。

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

所以布鲁克斯说:燕卜荪式批评的要义,就在于“批评要在诗作为诗的结构中处理诗的意蕴”;而以往的批评则倾向于“用散文的方式寻找诗的‘善’和‘真’,使诗成为哲学或者科学”。在布鲁可斯看来,燕卜荪的批评是要告诉人们:诗歌的隐喻承担着“功能性”、而不是“修饰性”的作用(functional not decorative role),诗歌的韵律和词句“也都成为诗歌展示意义的积极力量”。

8. 现代的诗歌文体特点

一、比古典古诗、近体格律诗词(律诗、绝句、词)长,比散文短。

二、一般押韵,有说可以不押韵。但有一些诗歌写法是散韵,即一首诗好几个韵。

三、句数、每句字数、段落没限制,没有格律要求。四、自古至今,一般情况下,诗都要求含蓄,即语言不要太直白。

而当代诗歌,有的含蓄典雅,句子优美,而有的诗歌则比较直白。五、从韵脚上来讲,即所押的韵,由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同,所以古典诗词对韵脚要求严格,尤其是律诗绝句,所用韵不能出韵脚,词却可以几个韵脚通用。

而现代诗歌不同,只要读音相近,就是押韵。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