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烟囱领衣怎么织

① 编织圣诞老人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个寒冷的夜晚 一个老人吁吁的时候 一不小心把JJ冻掉了.只剩下两个蛋 为了纪念这位老人 我们就把他叫做剩蛋老人 这个夜晚我门就叫圣诞夜

② 高领口高怎么搭配

买衣服的时候总是纠结,这件新衣是否能够搭配衣橱里已有的款式,想象很美好,穿上就不一定了,久而久之,出门前盯着衣橱却不知道穿什么就成了常态。衣橱里多的只是单品,可总也学不来搭配,其实要先买对,而后才能穿对。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如果没有一两件称心如意的高领,大多数人都认为经典的单品穿上身基本不会错,因为你和别人穿出来没有什么分别。对于爱美的女人而言,这是对自身搭配能力的绝对质疑,今天就先说说怎么才挑对高领呢?一起看看吧~

高领衫的历史,以前叫翻领,不管你喜欢叫什么名字,这件针织品已经存在了至少500年。如今看来这款单品优雅时尚而且实用,但直到50年前,它才真正成为衣橱里的主打款式。

每个女人的衣橱里必备各种颜色的打底,比如黑、灰、卡其、咖色等颜色。首先,我们可以把常见的高领大致分为,紧窄式高领、宽松式高领、烟囱领。纤长脖颈的女性首选紧窄式高领,充分凸显身材优势。

倘若脖子不够美丽或者你怕冷,宽松式高领和烟囱领是更好的选择。具体还是要根据身材特点挑选材质,依据常穿法决定厚薄。上半身丰满,首选织法紧密的羊绒,身材匀称更建议选今年大热的轻盈薄纱材质,微微的透明感为整身造型加分。

穿搭是多样化的,建议首选轻薄的高领衫,如果不是作为内搭,适中的厚度最能修饰身材。想要穿出自的风格,买对衣服是基本,其次是改变自己的搭配,多尝试多调整,不要小看一件毫不起眼的高领衫,怎么穿还得取决于身材特点。

搭配大衣,这是一种极其简单又不容易出错的搭配,它会让你的穿着看起非常得体。当然,为了简化搭配难度,最好选择驼色、灰色、黑色等比较安全的颜色。如果你想要整身造型更精致一些,可以搭配羊毛长裤和皮靴。

尽量避免单穿轻薄贴身的高领,很容易让局部不完美影响整体。如果搭配衬衣,利用敞开的部分衣襟塑造V领,如果搭配其他西装、风衣,我们也可以沿用这个方法,适用于肩宽背厚手臂粗的搭配我们都可以驾驭,不过需要注意,叠穿、厚重或者领口紧窄的卫衣不合适,会显胖。

如果你拥有匀称的身材,高领衫可以帮助你驾驭任何风格穿搭。你可以用它搭配宽松的衣服或任何意想不到的衣服,比如搭配工装衬衫,或宽松的七分裤等等。

高领衫最大的优点是通用性,大部分时候,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穿得那么正式,因此高领衫与格子衬衣、牛仔服的搭配更实用一些。不过为了增加层次感,同时也是凸显你的搭配功力,你可以尝试,轻薄的高领衫搭配格子衬衣,再外搭一件牛仔外套,这样的搭配会让你显得出奇的帅气,你也可以尝试更换单品,比如,格子衬衣换成普通但是衬衣,牛仔外套换成毛呢外套等等…

③ 烟囱领一般织多长

烟囱领一般的之衣领差不多就可以。

④ 曾经有你txt全集下载

曾经有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深秋的伦敦,带着一股子干爽的气息,挥别了阴冷潮湿的雨季,两空气都仿佛明朗起来。
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披上一层金灿灿的黄叶,在阳光下摇曳摆动,被风一吹,便簌簌飘落一地,渐渐堆积成厚厚的一片。一脚踩上去,会发出清晰干脆的声音。
一个颀长高大的年轻人,穿着一件黑色带风帽收腰及膝呢大衣,露出里头一条银灰色针织烟囱领套头毛衣,颈上松松地绕着一根黑白格子围巾,一条深烟灰色条纹贴身长裤将他修长笔直又有力的双腿衬托得格外显眼,一双咖啡色马靴则为他略带阴郁的英伦风格平添了许多阳刚气息。
年轻人走过积满落叶的街道,手里捏着的小羊皮手套一下下地拍打另一只手的手心。
年轻人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只是他认真的查看门牌的眼神,出卖了他。
一千七百五十五号,一千七百五十三号,一千七百……五十一号。
年轻人慢慢走近一千七百五十一号的大门,铁门旁的门柱上,挂着一方经风历雨,已有些锈蚀的铜牌,上面镂刻着:伦敦孤儿院。
年轻人微不可觉……
需要别的再问

⑤ 凯特穿毛领大衣,女王一身红好显眼,你怎么看

许多衣服的厚度很难改变,它们受到固定的材质感的限制,使得人们无法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搭配同一材质的衣服,在很多服装中,针织品属于毛衣可以说是脱颖而出,它的材质在编织时,可以有羊毛的厚度变化,而编织时选择不同的细度,毛衣本身的厚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它的实用性也在这方面逐步提高,成为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的时尚单品,它还可以支持许多不同的形状和样式,它是毛衣的珍品,除了经典的内饰设计外,越来越时尚的外观设计使得单穿毛衣成为一种潮流。

穿上亮点大多数人不控制曲线的紧身款式,所以宽松版就成了大众的选择,能够穿着休闲的懒散感,如果你觉得太松了,除了基本的平滑布料图案外,你还可以在手臂和下摆上添加收紧设计,你也可以使用“编织图案”,利用服装的编织效果形成立体效果,简单的几何线条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图案,最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毛衣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表示要创建的样式要求,如果想让礼服亮丽动人,可以用鲜艳的橙色来展现水果般的活力效果,这也有助于展现亲和力,这也是暖色的优点,可以尝试使用,如果想让自己更成熟稳重,深色系是不错的选择,深蓝色是能衬托肤色、展现高级魅力的颜色之一。

⑥ 女士的发型与领型是如何搭配的重点说说烟囱领和船领。烟囱领是什么样的跪求大师

所谓的烟囱领就是竖邻的一种延伸,后面比较高,整体看起来像是一个五边形一样,一般脸型比较小的穿起来好看。
船邻就是像小船弧度那样,和鸡心领不一样的一个是露出胸膛的,一个是露肩膀的,船邻能增加女性的诱惑力。
长发短发都可以,但是普遍的都是长发,关键是看你做的是什么发型。
(五分就这么多了!)
谢谢采纳!

⑦ 近现代史上服装都有些什么变革

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1、20世纪10年代
在辛亥革命以前,虽有中国人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的装扮,但回国以后还得戴假发,穿大褂长袍。太平天国有着与清朝不同的服饰制度,女子甚至废除了裹足陋习,怛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超越封建等级思想。社会主体服装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很小,服饰的交流主要局限于不同民族间。到了20年代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孙中山先生卒先引进了高领军装和西式裤子,并且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样的制服。从此,在中国社会上演了几千年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它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开放,蓬勃,融合的发展时期。
1.2典型服饰及形象
1.2.1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取消了原先的封理服装禁令,但封建意识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阶层的人根据经济状况,社交范围和政治信仰选择不同的装束。
长袍马褂是最常见的装束,作为礼服时还有一定的格式。下身一般穿中式裤子,民初这种裤子比较宽松,裤脚用绷带系扎。
其他的装束还有西服、日式学生装等。这些眼装也只是集中出现在少量官史、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日式学生从欧洲西装造型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直立领、胸前有一个大口袋,而腰身,衣袖的结构均类似于西装。
一般乡间和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还是上着杉袄、下着裤子。

1.2.2女子服饰 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变革在女子服饰发展中相对滞后。政府颁布的女子礼服未能在民间推广,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仍旧穿袄裙,旗袍。这时的旗袍还是平面结构,宽大、松身。袄裙在辛亥革命前后具体样式有所不同,之前是衣身长宽,袖口大而有边,肩部有装饰;之后衣身变短,袖、襟等处的缘边和攘饰渐少,但衣颇特别高。有时下摆呈圆弧形,上衣外面还加穿一件背心。下面的裙装变成十二裥或二十四裥的样式,裙长至足,裙边和裤门右娘饰。
1.2.3服饰品
一般长袍马褂配穿瓜皮帖或罗宋帽,穿布鞋或棉靴;西装配西式礼帽、皮鞋;学生装则配西式礼冒、鸭舌帽或阔边帽,穿皮鞋。
值得注意的是,服饰品的应用此时与地区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海已经引进了欧洲的高跟鞋,但在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妇女还在裹脚;大多数的都市妇女都已经头披白纱举行“文明婚礼”,在广大的农村仍是红袄珠冠的旧礼俗。
2、20世纪20至30年代
2.1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深入。西式服装穿着方便、款式多样;造型独特,逐渐获得青睐;而中式传统服装也仍然为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在中西服饰发展的同时,中式服装也在不断吸取其他服装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中西式服饰并存且不断地走向现代化。“五四”运动使更多的妇女思想得到了解放,20世20至30年代是中国妇女服饰演变的重要阶段。

2.2典型服饰及形象
2.2.1男芒服饰
除了民国初年以来就有的样式,还出现了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装。
(1)中山装,这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款式。此时的中山装后背开缝,下端开衩,后背腰节处装有横带,前身做4个明袋,其中下面2个大袋为琴式袋,各袋都有皱裥和袋盖,门襟7粒扣,袖口钉2至1粒扣。
(2)中西合璧的样式。这是民国中后期起出现的一种较为时兴的装束,即将长袍、西服裤、补帽和皮鞋组合起来穿。这是中西结合较成功的一种男子服饰式样,不失民族风韵又增添英俊之气。文雅中显露干练。

2.2.2女子服饰 (1)改良旗袍,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得修身合体,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2)袄裙。此时的袄裙仍旧是上衣下裳。长袄长至臀围线一下,高领,宽袖;短袄长至腰围线以下,低领、宽袖,袖长及肘,袖口肥大宽直。领有直襟、大襟和偏在右襟自领而直下的斜襟。下摆有直角,圆角等。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3)文明新装。这是袄的一种体形武。在留日学生的形象下,不少年轻妇女穿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衣衫非常朴素,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一概不用,故称“文明新装”。
当然上述的穿着在城市、城乡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在上海,西式晨礼服、西式茶舞服、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的美好开始流行,上海女子烫发、穿高跟鞋和时装的时候,北京的女子还在穿紧身旗袍,农村的妇女则还在穿宽衣大绣衫和六脚扣的裤子。
2.2.3服饰品
妇女头饰依保留传统方式,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刘海和长辫,剪发也流行过,剪发后一般用绸带束发;就男子而言,早在中华民国始建之初,政府就发出了《剪辫通令》,从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识分子开始,剪发逐步被人接受。
在民国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就把女子放足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到1937前夕,以江、浙、沪、粤为主体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禁绝,并向内地扩展。放足以后,女子的鞋袜随之改变,原先的弓鞋被淘汰,代之以西式皮鞋和布鞋,大城市的妇女已经穿上了高跟鞋。

3、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3.1时代背景
中国在这个时期处于战争叫期,虽然经济上遭受打击,社会也动荡不安,但是在一些开放的大城市里,西式服装的引进并没有停止脚步。《良友》、《三六九》等刊物出时装专刊,通过明星剧照、生活照以及时装画来介绍国内外的流行信息,而时装表演到此时已经是展示服装的重要途径。当时上海的时尚也辐射到东京,香港等地。

3.2典型服饰及形象
3.2.1 男子服饰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变化已经不大显著,基本沿用前一时期的服装样式。
3.2.2女子服饰
(1)旗袍。旗袍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妇女通用的标准服,各个阶层的妇女都穿它。40年代的大城市中,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减短长度,减低领高和省去一些烦琐的装饰,总体上更加轻便、适体,同时借鉴和直接引用了一些西式的装饰和设计手法,如将边衩收为前衩,将单襟改收为双襟,并存领、袖、肩等处加以处理,形成了如开钗领、 荷叶袖等有新意的变化。
到了30年代后期,引进的西式女服饰饰种类相当齐全。这些服装的广泛传播,已经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时装”的意味。
(2)内衣:乳罩代替了肚兜,成为新式的女性内衣。
(3)披风,有单有夹,长度一般到膝盖部位,色彩丰富。披风的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往往不用,任其敞开。
(4)大衣。此时的大衣多用裘皮或呢料制作,里面还习惯穿一件旗炮。

4、20世纪50年代
4.1 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装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4.2典型服饰及形象
4.2.1 男子服饰
(1)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2)衬衫。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
(3)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
4.2.2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 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 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4.2.3服饰品 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5、20世纪60至70年代
5.1 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纺织品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充分利用。在颜色上多选择中性的朴素颜色,以便能够穿上好几年。从1966年开始了为期10年 “文化大革命”,西服和旗袍等服装被称为“四旧”,人民对服装包含的等级标志意义有了歪曲的理解,没有人愿意通过服装来表现个性,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服装样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5.2典型服饰及形象
在“红卫兵运动”风靡全国的时候,穿草绿色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泽东像章,手拿红色语录本,背草绿色帆布挎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又占领了服装阵地。
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6.1社会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服装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服装行业进一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当时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提倡美化人民的服装穿着。共产党领导人带头穿新式双排扣西装,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从而掀起了一股“西服热”。思想解放的年轻人率先穿起新款式的服装,人们的服装观念十分活跃,追求新异、时髦的心理不断增强,服装的流行周期大大缩短。
6.2典型服饰及形象
6.2.1男子服饰 西装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中国农村。便装有夹克。猎装、风衣、编织的棒针衫和运动装等,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也使用了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传统的女子服饰用色。冬装有了皮夹克、羽绒服、运动型棉夹克等。下装经历了由喇叭裤到牛仔裤的演变过程,而后就是一种中档和裤脚口的尺寸相一致的直筒裤。80年代中期开起流行锥形裤和西裤。 6.2.2女子服饰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设计师充分运用裁片分割的手法来设计服装,使服装的造型结构更加合理。当时的主要服装式样有:春秋装、衬衫、西装套装、羽绒服、各式大衣、皮夹克、皮风衣,喇叭裤、健美裤、牛仔服等。
(1)春秋装。翻领,翻驳头,门襟钉3粒纽,两只有袋盖的暗袋。这是女青年和中年妇女都较喜欢的款式。
(2)女衬衫。70年代后期女式衬衫有两种时髦款式。一是仿效男子衬衫的长尖型硬领,另一种是在衬衫的领边和襟上都镶较宽的荷叶边。进入80年代后,女式衬衫的变化更多更快,主要有夹克式、西装式、馕拼式等。看的外形蓬松。背缝有裥;有的造型削瘦,腰部束细。领有翻折领、松紧领、无领等,款式各异。
(3)西服套装。基本款式是翻驳领。两粒纽,只有袋盖的暗袋。主要是城市中的一些妇女穿着。。 (4)羽绒服。以涂层尼龙布为面料,内部填充羽绒或羽毛。
(5)健美裤。一种黑色弹力针织踏脚裤。之后材料、颜色、放松度也有变化。
6.2.3服饰品
70年代后期,高跟鞋得到恢复,此时的鞋跟有高跟、半高跟、坡跟等,颜色有白色、红色、米色、绿色等。同时西方的运动鞋也被引入中国,因为起初只有一个品牌“NIKE”而被称为“耐克鞋”。手套、围巾、帽子、提包等附属物的使用也不仅考虎实用机能,而要通过其造型和色彩的变化来取得整体的审美效果。夏季开始流行用遮阳镜。
改革开放以后又可以烫发和化妆,起初大家烫成大波浪为时髦,而后就有了和国际时尚接轨的各种发式。

7、20世纪90年代
7.1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服装是与国际通行服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中,时髦女子的着装与国际时尚完全同步。
7.2典型服饰及形象
7.2.1 男子服饰
男了服饰的品帅和七八十年代大体相同,但款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西装的驳头明显提升,因而很盛行3粒和4粒纽扣的西装,裁剪上也更加合休自然。
80年代和90年代处的宽大奔裤、太子裤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直筒形和喇叭形的裤子。此外,还有一种在裤腿部位安排了不少口袋并有两条装饰线的尺寸宽大的板裤。这个时代的男子服饰讲究休闲,有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各种绞花棒针编织衫、牛仔、卡其夹克、连帽运动夹、棉麻织物制作的西装领或方领的直腰身外套等。
7.2.2女子服饰
当时比较典型的服装有:短小厂装、吊带背心和吊带长裙、喇叭裤、超短裙等。
(1)职业套装。与80年代的挺括外观不同恢复了纤长主题轮廓,不用 垫肩,讲究柔软裁剪,合体,带有温和的女性特征。
(2)短小上装。通常用有弹性的针织物制成,紧体,胸、腰处的凹凸曲线十分不明显。款式多样,长袖、短袖、烟囱领和鸡心领等都有,衣长很短,有的短至露出小腹而成为“露脐装”。
(3)喇叭裤。这个时候的喇叭裤裤口要比80年代小些,臀部收拢但不非常紧,整体更加流畅。材料上主要是水洗牛仔布、各种材新型化纤材料、弹力材料等。后整理的技术使其外观肌理更加丰富。
(4)超短裙。80年代流行的是上宽下窄的“一步裙”,90年代是上窄下宽的“A字形裙”
7.2.3 服饰品
女鞋盛行厚底宽头的样式,到了20世纪末的夏季流行不穿丝袜,在脚趾甲上涂指甲油时髦了起来,美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烫发先流行青春型的直发后来是染色的前卫形碎发。

⑧ 棒针编织宝典的图书目录

介绍
序章
纱线介绍
选择纱线
织针以及其他设备
持针方法
起针
正针织法
收针
反针织法
正针、反针结合织法
高级起针法
高级收针法
加针织法
减针织法
凸起罗纹编织
密度(松紧度)
如何完美编织品
编织词汇缩写
创新编织法
蕾丝镂空编织法
彩色图案编织法
绞链式编织法
浮雕装饰编织法
短条格纹编织法
扭纹编织法
嵌花编织法
环形编织法
编织法探索
团花图案编织法
珠饰编织法
松套编织法
菱纹交错编织法
方形斜拼编织法
编织品缩绒处理
蜂巢纹样装饰法
解读编织图示
动手织一件毛衣
编织过程中的其它细节处理
编织图案的灵活应用
编织有图案装饰的毛衣
抽穗、流苏和绳的制作方法
边饰织法
编结纽扣
编织花朵与叶子装饰
织品的刺绣装饰
对于失误之处的修正
纺织针法宝库
正反针组合针法
甘西编织针法
肌理纹样编织针法
罗纹编织针法
绞链纹编织针法
蕾丝镂空编织针法
饰边编织针法
编织成品篇
平针长围巾
花朵纹样的上衣
条纹手袋
绞链纹方巾
餐具垫和杯垫
儿童趣味连指手套
短条格纹靠枕
贝蕾帽
花园纹样方巾
珠饰手包
小绵羊玩具
彩色图案宝贝毯
精致的小香袋以及衣架套
蕾丝镂空小袋
烟囱领针织衫
蕾丝纹对襟开衫
精致手织装饰
格纹束带小包
拼接设计靠枕
贺卡织物编结
花式编织礼品袋
婴儿毛线鞋
长条罗纹围巾
刺绣挂饰
嵌花编织靠枕
编织图案解析
……

⑨ 从辛亥革命到近代的服装变迁 论文

摘自:http://wenku..com/view/a37be5d1240c844769eaee24.html
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1、20世纪10年代
在辛亥革命以前,虽有中国人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的装扮,但回国以后还得戴假发,穿大褂长袍。太平天国有着与清朝不同的服饰制度,女子甚至废除了裹足陋习,怛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超越封建等级思想。社会主体服装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很小,服饰的交流主要局限于不同民族间。到了20年代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孙中山先生卒先引进了高领军装和西式裤子,并且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样的制服。从此,在中国社会上演了几千年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它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开放,蓬勃,融合的发展时期。
1.2典型服饰及形象
1.2.1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取消了原先的封理服装禁令,但封建意识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阶层的人根据经济状况,社交范围和政治信仰选择不同的装束。
长袍马褂是最常见的装束,作为礼服时还有一定的格式。下身一般穿中式裤子,民初这种裤子比较宽松,裤脚用绷带系扎。
其他的装束还有西服、日式学生装等。这些眼装也只是集中出现在少量官史、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日式学生从欧洲西装造型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直立领、胸前有一个大口袋,而腰身,衣袖的结构均类似于西装。
一般乡间和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还是上着杉袄、下着裤子。

1.2.2女子服饰 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变革在女子服饰发展中相对滞后。政府颁布的女子礼服未能在民间推广,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仍旧穿袄裙,旗袍。这时的旗袍还是平面结构,宽大、松身。袄裙在辛亥革命前后具体样式有所不同,之前是衣身长宽,袖口大而有边,肩部有装饰;之后衣身变短,袖、襟等处的缘边和攘饰渐少,但衣颇特别高。有时下摆呈圆弧形,上衣外面还加穿一件背心。下面的裙装变成十二裥或二十四裥的样式,裙长至足,裙边和裤门右娘饰。
1.2.3服饰品
一般长袍马褂配穿瓜皮帖或罗宋帽,穿布鞋或棉靴;西装配西式礼帽、皮鞋;学生装则配西式礼冒、鸭舌帽或阔边帽,穿皮鞋。
值得注意的是,服饰品的应用此时与地区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海已经引进了欧洲的高跟鞋,但在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妇女还在裹脚;大多数的都市妇女都已经头披白纱举行“文明婚礼”,在广大的农村仍是红袄珠冠的旧礼俗。
2、20世纪20至30年代
2.1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深入。西式服装穿着方便、款式多样;造型独特,逐渐获得青睐;而中式传统服装也仍然为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在中西服饰发展的同时,中式服装也在不断吸取其他服装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中西式服饰并存且不断地走向现代化。“五四”运动使更多的妇女思想得到了解放,20世20至30年代是中国妇女服饰演变的重要阶段。

2.2典型服饰及形象
2.2.1男芒服饰
除了民国初年以来就有的样式,还出现了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装。
(1)中山装,这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款式。此时的中山装后背开缝,下端开衩,后背腰节处装有横带,前身做4个明袋,其中下面2个大袋为琴式袋,各袋都有皱裥和袋盖,门襟7粒扣,袖口钉2至1粒扣。
(2)中西合璧的样式。这是民国中后期起出现的一种较为时兴的装束,即将长袍、西服裤、补帽和皮鞋组合起来穿。这是中西结合较成功的一种男子服饰式样,不失民族风韵又增添英俊之气。文雅中显露干练。

2.2.2女子服饰 (1)改良旗袍,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得修身合体,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2)袄裙。此时的袄裙仍旧是上衣下裳。长袄长至臀围线一下,高领,宽袖;短袄长至腰围线以下,低领、宽袖,袖长及肘,袖口肥大宽直。领有直襟、大襟和偏在右襟自领而直下的斜襟。下摆有直角,圆角等。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3)文明新装。这是袄的一种体形武。在留日学生的形象下,不少年轻妇女穿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衣衫非常朴素,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一概不用,故称“文明新装”。
当然上述的穿着在城市、城乡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在上海,西式晨礼服、西式茶舞服、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的美好开始流行,上海女子烫发、穿高跟鞋和时装的时候,北京的女子还在穿紧身旗袍,农村的妇女则还在穿宽衣大绣衫和六脚扣的裤子。
2.2.3服饰品
妇女头饰依保留传统方式,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刘海和长辫,剪发也流行过,剪发后一般用绸带束发;就男子而言,早在中华民国始建之初,政府就发出了《剪辫通令》,从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识分子开始,剪发逐步被人接受。
在民国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就把女子放足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到1937前夕,以江、浙、沪、粤为主体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禁绝,并向内地扩展。放足以后,女子的鞋袜随之改变,原先的弓鞋被淘汰,代之以西式皮鞋和布鞋,大城市的妇女已经穿上了高跟鞋。

3、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3.1时代背景
中国在这个时期处于战争叫期,虽然经济上遭受打击,社会也动荡不安,但是在一些开放的大城市里,西式服装的引进并没有停止脚步。《良友》、《三六九》等刊物出时装专刊,通过明星剧照、生活照以及时装画来介绍国内外的流行信息,而时装表演到此时已经是展示服装的重要途径。当时上海的时尚也辐射到东京,香港等地。

3.2典型服饰及形象
3.2.1 男子服饰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变化已经不大显著,基本沿用前一时期的服装样式。
3.2.2女子服饰
(1)旗袍。旗袍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妇女通用的标准服,各个阶层的妇女都穿它。40年代的大城市中,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减短长度,减低领高和省去一些烦琐的装饰,总体上更加轻便、适体,同时借鉴和直接引用了一些西式的装饰和设计手法,如将边衩收为前衩,将单襟改收为双襟,并存领、袖、肩等处加以处理,形成了如开钗领、 荷叶袖等有新意的变化。
到了30年代后期,引进的西式女服饰饰种类相当齐全。这些服装的广泛传播,已经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时装”的意味。
(2)内衣:乳罩代替了肚兜,成为新式的女性内衣。
(3)披风,有单有夹,长度一般到膝盖部位,色彩丰富。披风的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往往不用,任其敞开。
(4)大衣。此时的大衣多用裘皮或呢料制作,里面还习惯穿一件旗炮。

4、20世纪50年代
4.1 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装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4.2典型服饰及形象
4.2.1 男子服饰
(1)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2)衬衫。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
(3)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
4.2.2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 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 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4.2.3服饰品 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5、20世纪60至70年代
5.1 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纺织品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充分利用。在颜色上多选择中性的朴素颜色,以便能够穿上好几年。从1966年开始了为期10年 “文化大革命”,西服和旗袍等服装被称为“四旧”,人民对服装包含的等级标志意义有了歪曲的理解,没有人愿意通过服装来表现个性,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服装样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5.2典型服饰及形象
在“红卫兵运动”风靡全国的时候,穿草绿色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泽东像章,手拿红色语录本,背草绿色帆布挎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又占领了服装阵地。
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6.1社会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服装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服装行业进一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当时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提倡美化人民的服装穿着。共产党领导人带头穿新式双排扣西装,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从而掀起了一股“西服热”。思想解放的年轻人率先穿起新款式的服装,人们的服装观念十分活跃,追求新异、时髦的心理不断增强,服装的流行周期大大缩短。
6.2典型服饰及形象
6.2.1男子服饰 西装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中国农村。便装有夹克。猎装、风衣、编织的棒针衫和运动装等,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也使用了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传统的女子服饰用色。冬装有了皮夹克、羽绒服、运动型棉夹克等。下装经历了由喇叭裤到牛仔裤的演变过程,而后就是一种中档和裤脚口的尺寸相一致的直筒裤。80年代中期开起流行锥形裤和西裤。 6.2.2女子服饰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设计师充分运用裁片分割的手法来设计服装,使服装的造型结构更加合理。当时的主要服装式样有:春秋装、衬衫、西装套装、羽绒服、各式大衣、皮夹克、皮风衣,喇叭裤、健美裤、牛仔服等。
(1)春秋装。翻领,翻驳头,门襟钉3粒纽,两只有袋盖的暗袋。这是女青年和中年妇女都较喜欢的款式。
(2)女衬衫。70年代后期女式衬衫有两种时髦款式。一是仿效男子衬衫的长尖型硬领,另一种是在衬衫的领边和襟上都镶较宽的荷叶边。进入80年代后,女式衬衫的变化更多更快,主要有夹克式、西装式、馕拼式等。看的外形蓬松。背缝有裥;有的造型削瘦,腰部束细。领有翻折领、松紧领、无领等,款式各异。
(3)西服套装。基本款式是翻驳领。两粒纽,只有袋盖的暗袋。主要是城市中的一些妇女穿着。。 (4)羽绒服。以涂层尼龙布为面料,内部填充羽绒或羽毛。
(5)健美裤。一种黑色弹力针织踏脚裤。之后材料、颜色、放松度也有变化。
6.2.3服饰品
70年代后期,高跟鞋得到恢复,此时的鞋跟有高跟、半高跟、坡跟等,颜色有白色、红色、米色、绿色等。同时西方的运动鞋也被引入中国,因为起初只有一个品牌“NIKE”而被称为“耐克鞋”。手套、围巾、帽子、提包等附属物的使用也不仅考虎实用机能,而要通过其造型和色彩的变化来取得整体的审美效果。夏季开始流行用遮阳镜。
改革开放以后又可以烫发和化妆,起初大家烫成大波浪为时髦,而后就有了和国际时尚接轨的各种发式。

7、20世纪90年代
7.1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服装是与国际通行服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中,时髦女子的着装与国际时尚完全同步。
7.2典型服饰及形象
7.2.1 男子服饰
男了服饰的品帅和七八十年代大体相同,但款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西装的驳头明显提升,因而很盛行3粒和4粒纽扣的西装,裁剪上也更加合休自然。
80年代和90年代处的宽大奔裤、太子裤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直筒形和喇叭形的裤子。此外,还有一种在裤腿部位安排了不少口袋并有两条装饰线的尺寸宽大的板裤。这个时代的男子服饰讲究休闲,有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各种绞花棒针编织衫、牛仔、卡其夹克、连帽运动夹、棉麻织物制作的西装领或方领的直腰身外套等。
7.2.2女子服饰
当时比较典型的服装有:短小厂装、吊带背心和吊带长裙、喇叭裤、超短裙等。
(1)职业套装。与80年代的挺括外观不同恢复了纤长主题轮廓,不用 垫肩,讲究柔软裁剪,合体,带有温和的女性特征。
(2)短小上装。通常用有弹性的针织物制成,紧体,胸、腰处的凹凸曲线十分不明显。款式多样,长袖、短袖、烟囱领和鸡心领等都有,衣长很短,有的短至露出小腹而成为“露脐装”。
(3)喇叭裤。这个时候的喇叭裤裤口要比80年代小些,臀部收拢但不非常紧,整体更加流畅。材料上主要是水洗牛仔布、各种材新型化纤材料、弹力材料等。后整理的技术使其外观肌理更加丰富。
(4)超短裙。80年代流行的是上宽下窄的“一步裙”,90年代是上窄下宽的“A字形裙”
7.2.3 服饰品
女鞋盛行厚底宽头的样式,到了20世纪末的夏季流行不穿丝袜,在脚趾甲上涂指甲油时髦了起来,美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烫发先流行青春型的直发后来是染色的前卫形碎发。

(0)
上一篇 2022年7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