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一共有几个故事-?《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个人之仇是指个体因为自身受到侮辱或者现实利益受到侵犯而引发的正义的报复行为。《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个人之仇的故事共有六个,分别是:第七回,孙坚为报刘表截围之仇而枉死;第九回,连环计下吕布为报个人之耻诛杀董卓。

  第二十九回,孙权怒斩于吉,被其鬼魂报复后身亡;第六十八回,左慈为己复仇,愚戏曹操;第七十回,关羽报一箭之仇,水淹七军;第七十六回,关公显圣,鬼魂复仇于吕蒙。

  小说中,为己复仇的主人公,要么是武功高超的将军,要么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人物。赋予这两类群体以人世的高超 武功和超现实的魔法能力,因此他们有骄傲自持的资本,往往在自身受到伤害和侮辱时更具有复仇的激情和能力。

  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孙坚、吕布、关羽、于吉、左慈。袁绍意图抢夺孙坚的玉玺,于是邀刘表跨江截围孙坚,后者死里逃生,自此与之结怨。后孙坚攻打刘表时,面对弟弟孙静的劝阻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显示其盛气凌人的傲骨,但正是这份傲慢和轻狂让他早早地葬送了生命。

  作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他的复仇主要是源于自身利益的被侵犯,在王允的巧妙设计下,他与董卓因美人貂蝉反目成仇,并最后成功将后者诛杀,他的这种复仇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够道德,但由于其铲除乱臣贼子的事实功绩也蒙上了一层正义的色彩。

  至于关羽,则是出于辱的心理因素而为自己复仇,名震华夏的他自然不甘忍受战场上所受的一箭之辱。“极度的恨、怨、耻、痛苦及必报心理以及厌恶感,构成了复仇心理的主要内容和心理过程”,关羽甚至在死后借由仇人吕蒙的身体进行鬼魂复仇,当生命和事业被彻底毁灭,在上述所有情绪的支配下他完成了最终的报复。

  至于左慈和于吉,他们的复仇是基于一种不死的宗教能力,具有天命所归的正义性,他们的直接报复对象都是三国最高政治人物。且他们的施报,与曹魏和孙吴前期代表人物的死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时代的开启。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为家人复仇和为他人复仇的故事有二十四个,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亲缘关系、私人情感的重视以及有恩必报的文化心理。为自己复仇的故事并不多见,仅有六个,体现了封建乱世之下,人们对于个体生命尊严的捍卫以及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

  王立先生认为,西方的复仇作品偏重于对自身主体人格尊严的维护,而中国古代的复仇作品“主体似乎都是尽孝尽忠,为履行某种先在的人伦义务、社会使命而行事。体现侠之自尊和为己雪恨的占极少数”。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三国演义》中为己复仇的故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同时,从上述这三十个具有完整情节的复仇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罗贯中本身对于复仇题材的偏好以及三国故事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所逐渐浸染的复仇色彩。

(0)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