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温暖故事?给你守护人的一封信

  “永宁县公安局王伏军同志,自疫情爆发以来,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讲政治、顾大局,吃苦耐劳、尽职尽责……”

  3月24日,永宁县兰花花隔离观察点的王伏军和一同坚守的同事收到一封隔离酒店银川工作组的感谢信,对他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服务群众的事迹进行了表扬。

  今年41岁的王伏军是永宁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一名党员辅警,2021年12月3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他,再一次奔赴兰花花隔离酒店投入勤务驻守工作,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与隔离点值守了,也是从那天开始,王伏军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酒店只能留一个出入口,其它出口要封闭,人员要进行分流,每个房间只住一个人。”作为隔离酒店应急处突组一员的王伏军,每天都要面对被隔离的群众,讲道理、搬法条、讲政策是王伏军的群众工作“三大法宝”。

  “遇到这样的事,群众有不理解很正常,将心比心,就会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王伏军说,工作人员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大事’,都会来找他,但这些‘大事’,在他看来都很容易,因为他在这里坚守时间长,经验丰富。

  从2020年10月23日开始,王伏军就参与兰花花隔离酒店执勤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不断学习交流、总结经验,如今已经成了勤务工作的“多面手”。

  “王伏军就是隔离人员的心理辅导师,寥寥数语就能让群众心平气和,配合我们工作。”同在隔离酒店执勤的民警陈坤说到。由于隔离酒店实行闭环管理,为防止被隔离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王伏军分别给各楼层建立 群,每天发送温馨提示和各项通知,在群内互动聊天,及时化解,减轻心理负担,耐心地为大家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王伏军眼中,打电话安抚是个苦差事。与情绪波动的隔离人员打电话,时长1个小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有时候要与一个隔离人员通3、4次电话,就是为了尽力安抚他们的情绪。

  “我的电话从来不敢关机,每天从一睁眼开始,一直到凌晨2、3点电话不断。每个人、每件事我都要耐心解释,认真对待,因为我们每句话都会影响隔离人员的想法和做法,不能有一丝懈怠。”一天30到40次的通话,让王伏军的手机一直被拿在手上,就连吃饭、睡觉也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对于王伏军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能就是109国道的宽度了。身为丈夫的王伏军在109国道东边的兰花花隔离酒店,而身为妻子的杭英就在马路西边的望远市场工作。虽然二人相隔仅仅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但是 视频却成了他们沟通交流的唯一纽带。

  “她真的很辛苦,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上学,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每天下班回家后,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我真的是一点忙都没有帮上,但是她却特别支持我的工作。”说到这,王伏军的话语间夹杂着满满的歉意。

  能够给孩子过生日,陪伴他们长大或许是每个家长最期盼的事情,但是王伏军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年他2个孩子的生日,在隔离酒店的王伏军都没能参加上,只能通过 视频与家人聊聊天,为孩子们送上作为爸爸最美好的祝福。

  没有谁生来就是英雄,正是因为有了像王伏军这样的人,用责任使命筑起防疫壁垒,用真心真情守护每一位隔离人员,才能让大家期待春暖花开的那天。

  【来源:平安银川】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

(0)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