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讲解我为唐崖世界文化遗产导游)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本次世界文化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的游览。我是讲解员xxx,真诚期盼大家不虚此行,能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曾经就有游客在结束游览之后,貌似不满地吐槽:就这样啊!这里有什么好看的呢?那么,开启一趟世界文化遗址之行,我们究竟应该抱有什么期待呢?文化遗产的游览与自然景区的游览,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对了,游览文化遗产肯定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能触摸到厚重的历史,能听到穿越时空的迷幻故事,能在历史的积淀中有新的发现,有触及心灵的人生启迪。说实话,尽管游览了成百上次,但每次游览唐崖土司城遗址,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满怀期待,再次出发吧!

1、木栈道段:唐崖河

朋友们,首先请大家驻足欣赏一下身边的这条旖旎秀丽的河流。她就是令咸丰人无限神往的唐崖河,其流域占到咸丰国土面积的82%,因此被称为咸丰县的母亲河。她发源于利川,串联起黄金洞、大沙坝、唐崖、坪坝营等多个风景名胜,令人费解的是,她并未注入近在咫尺的清江而直进长江,反而蜿蜒转至重庆段,被称为阿蓬江后,在酉阳龚滩镇汇入乌江,因而就有了“岸转涪江,倒流三千八百里”的奇异夸张说法。

2、产业园展板

咸丰的县名总是令很多游览者感到迷惑,甚至有的本县人也不甚了了。但她与我们唐崖土司城遗址却有关联。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廷“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将土官改为流官任职,合并原设的大田军民千户所、金峒土司、龙潭土司、唐崖土司的辖地而共设一县,命名为“咸丰县”,取“咸庆丰年”之意。咸丰县是唯一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城,但它的诞生实际比清代的咸丰皇帝即位早了115年。

咸丰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国土面积2550平方公里,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85%,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7.2%。我们唐崖土司城址距离咸丰县城仅28公里。

唐崖土司城遗址按未来发展规划,将逐步形成“七大功能片区”:遗址开放展示区、文化体验片区、古镇风貌片区、游客集散中心、新镇区综合服务片区、旅游开发片区、民宿体验片区。将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将和谐共生,实现遗址宝贵价值的“整体保护”,未来十分可期。

3、浮雕墙

眼前的“唐崖土司城史事”大型浮雕墙,生动再现了唐崖土司的发展历程。浮雕墙长31.4米、高3.5米,用艺术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覃氏土司的历史故事——分别是筚路蓝缕、定居唐崖、出征西蜀、川黔平叛、凯旋册封、跨马出游、耕读传家七个经典故事。

第一幅“筚路蓝缕”就生动再现了元代末期,土司开创家业的情景。民间对于土司当年开创家业,有这样一句传闻,叫做:“覃挑担、向牵狗,田黄二姓打摆手”,描绘的正是浮雕墙上,咸丰土司开创之初的这一场景。

唐崖覃氏土司一世覃化毛奉长兄之命,领兵三千攻打马化龙,取得唐崖五峒地,置唐崖军民千户所,覃化毛成为唐崖首任土司。后因其治理深得当地苗蛮的信任和诚服,尊其为“启处送”,意为上天赐予的仁主。自此土司“定居唐崖”,为“唐崖土司属宗支”。长子覃值什用承袭父职,为第二代唐崖土司,生子覃耳毛为第三代唐崖土司。

根据唐崖《覃氏族谱》记载,万历二十八年(1600),唐崖奉调参与“平播之役”,就是我们熟知的明万历年“三大征”中的播州之战。唐崖土司受朝廷征调,积极参与了“川黔平叛”。

明天启元年(1621),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发动叛乱,先后攻占重庆、遵义等地,建国号“大梁”,并一度包围了成都。在平定叛乱的过程,四川巡抚朱燮元倚重西南土司的部队,唐崖《覃氏族谱》中详细纪录了第十二代土司覃鼎,参与平定“奢安叛乱”的辉煌战绩:

覃鼎承袭父职,于天启元年(1621)奉总兵薛调授渝城,生擒樊龙樊虎。即于天启二年(1622)监军道,越其钦依峝主覃杰分掌司权,捷征水西安邦彦,随军门王总兵冒进大方苗巢,兵陷,是杰兵冲关斩煞、势如破竹,救陷出围,毫无损失。又于天启三年(1623)复征奢从明、奢明辉血战,功报大捷。蒙总制巡抚朱燮元准奏,钦依功部宣慰使司,体行参将事,恩给皇令四道,钦赐大宝十两,钦赐大方平军“帅府”二字,牌楼“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永垂万古。

可见唐崖土司正因为参与了“出征西蜀”,凯旋后获得了明熹宗的册封和赏赐。

后面的一幅“跨马出游”是根据牌坊上的石刻图案,再现了当时唐崖土司出游的恢弘场景。

唐崖土司虽为武官,却无比崇尚汉族文化。覃氏土司招汉人贤婿、设私塾,田氏夫人教子有方,都很好地印证了,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

“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西南地区山川险峻,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物产贫乏的环境,磨砺出了土家族人彪悍与刚烈的铮铮铁骨。 唐崖覃氏土司是典型的崇尚武技的土家族首领,因尚武、善战阵,多次被朝廷征调,因其战功卓著,故有“明季唐崖最倔强”的说法。

请看这条醒目的天然壕沟就是碗厂沟,是唐崖土司城北面的边界,历史上这里是封闭的,是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碗厂沟全长350米,沿着碗厂沟向上,沟的南侧还留有唐崖土司的军事营地遗址。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左侧的码头遗址。码头曾经是唐崖土司城最主要的外部交通设施,岸边修筑有护坡,沿岸基岩上开凿有圆形和方形的洞孔。其中一个圆形孔洞斜穿基岩边缘,表明是用于系扣拴船的绳索。

4、游客中心至检票处

我们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国务院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她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囤遗址,联合以“中国土司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成了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项目。申遗的成功,标志着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成为了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

究其实质,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土司不仅世袭政治统治权,还世袭土地和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统治权。湖北省先后设有39个土司,我们咸丰县境内先后设置了10个土司政权,分别由覃、田、秦、黄四大姓所执掌。今天要游览的唐崖土司城遗址,正是当年鄂西最鼎盛一时的土家族首领——覃氏土司的治所。

唐崖土司隶属施州卫,始封于元末,鼎盛于明朝,后因“改土归流”而废止于清朝雍正十三年。共沿袭了16代,18位土司,历经389年。

5、张王庙

游客朋友们,眼前这座被院墙围合的建筑就是张王庙。她依崖而建,虽处在整座土司城的最低点,但因其扼于咽喉的防守位置,来敌休想由此突破。

张王庙建有三级平台,呈中轴对称布局,由山门、马殿、拜殿三部分组成。张飞历朝历代均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因其大仁大义、威猛刚强而深入人心。在唐崖土司城内修建张王庙,体现了世世代代土家族人对勇敢、率真、果毅、正直品质的永恒追求。

吸引大家目光的两匹殿前石马,是“公母”二马,呈足踏祥云、提腿欲行状。石马旁的石人,都是赳赳武士的规整装束。

左侧石马马身雕有鞍、镫、缰、辔,在其毫不显眼的马缰绳上,阴刻有清晰可辨的小字:“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覃夫人田氏修立”字样。左侧的石人武士,则头戴盔帽,身着铠甲,佩剑抱伞,巍然侍立于马旁。

右侧石人武士手持缰绳侍立,缰绳上清晰阴刻:“万历辛亥岁季夏月二十四日良旦峒主覃杰同男覃文仲修立”字样。

这一对石人石马雕琢精妙绝伦,触发过无数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庙内曾题留有一首佚名诗人的生动题诗:

石人石马在阆州,大仙留下几千秋。

青草齐眉难开口,黄尘满面起兜鍪。

狂风呼呼无毛动,细雨霏霏有汗流。

牧童有绳牵不走,狂鞭怒打不回头。

那么,这对造型灵动、器宇轩昂的石人石马,又清晰地透露出哪些历史信息呢?大家如仔细查看,就会发现两侧石马缰绳上,还留有武士执缰控马的手掌,由此可见曾是整体相连的巨型雕刻。如此大型的雕刻,石料竟非本地石材,那又是从何而来的?又是如何运送至此的呢?这也成了土司城建造中众多谜团之一。石马旁的武士,除了佩剑,还佩有雨伞的细节,说明在唐崖土司明代阵营中,为了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除了配备战斗装备,雨伞也成为了战时的刚需。而石人身披的铠甲为山文甲,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山文甲是指铠甲甲片形似汉字的“山”字,札法为独特的“错札法”,即甲片与甲片互相枝杈咬错札成。通过这种无比巧妙的工艺,制成的整套全甲竟然不需要一个甲钉,也不需要一根串连的丝线。由山文甲制成的铠甲,具有外形美观,穿着贴身,修补方便,综合防护能力很强的特点。但同时也因为山文甲制作复杂,成本高昂,多成为朝廷武官和亲军所专用的甲胄。自唐代以来,西方人将山文甲称作“中国之星”,日本人更是直接称其为“唐文甲”,此处细部足以说明,明代土司的铸造技艺,在当时已经处在很先进的水平了。

朋友们如细心观察石人的细部,还会发现石人的身后这里暗藏了一个小空洞。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土司田氏夫人崇尚佛学的见证。因为这个小小的坑洞正是佛教的舍利石函,如同为没有生命的石人请了佛,附着了灵魂。

张王庙宗教信仰的意味很浓厚,民间传闻,当年石达开曾挥师至唐崖,整军于对岸,正欲号令攻打之时,突然狂风大作,雷雨倾盆,从天空骤现两个仗剑牵马的巨人,吓得石达开的人马当即四下溃散,直到六十里外方才收住了阵脚。也正因为这一点,清朝的“改土归流”并未让张王庙受损,重大的毁坏反而大多是在文革时期。

请大家看这边石马身上的小枪眼。在民间传说中,以前这两匹石马夜晚会化身神马,四处游荡。有一回他们路过朝阳寺镇平桥一带,经不起稻田里的青青禾苗诱惑,竟自啃食起来。主人吆喝驱赶不走后,就拖出火枪开了一枪。这一枪正打中公马腹部,而母石马受惊逃窜时,竟致使腹中孕育的小马驹产落在了稻田里。从此那里的地名就被叫做落马滩。白日里,人们循着种种痕迹找到这张王庙里,发现了公石马腹部的枪眼,一切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张王庙在乾隆和光绪年间进行过两次维修,北侧这边镶嵌的六块功德碑上,存留有两次维修的清晰记载。

6、第一下河道

请各位游客朋友不要忽视我们脚下前行的这条道路。它曾是土司城东门外的第一下河道。眼前的纪念碑是2014年申遗成功后所立,供游客们留念拍照所用。脚下这条石板路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它却是连接土司城署衙、中街和码头的通道,也是土司进出城的主要水路通道,相当于人体的一条主动脉。

第一下河道,是土司城三条下河道里路面最宽、长度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它全长约200米,最宽处2米,平均宽度约1.5米。路面采用较为规整的毛石铺筑,踏步则用条石铺建。土司城的下河道一律由西向东,由城门延伸至唐崖河边,成为城内与水路沟通的干道。

7、东城门、院落、乌木

唐崖土司城城址总共有五座城门,这边存留的东城门遗址曾是进出土司城的主城门位置。此处城门坐西南朝东北,门道阔约5米,进深约8米,外墙用块石和条石垒砌,中间夯土,采用了土家族传统的“石包土”建造工艺。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进入了当年的土司城内。大家眼前道路两边所见到的,均是一处处当年土司城由围墙围合的院落的基址。根据《覃氏族谱》记载,唐崖土司城在鼎盛时期非常繁华,城内共有36个院落,现通过考古,已确认了30个院落遗存。由于城址面积太大,目前这些院落都还没有深入发掘,只是做了表层清理和草皮绿化,因此还有很多无比珍贵的文物,尚被埋没在泥土之下。历史上的这些院落,政治、宗教、文化、军事、居民生活、墓葬的功能分区十分明确。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尊巨大的阴沉木,是棵水红树,学名厚皮香,长17米,树径1.5米,重约20吨。据考证,这样体位的阴沉木,达到如此碳化程度,需要历经约2000年,因此十分难得。更为巧合的是,此木系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后的第二天,被唐崖河大水冲刷而出。这种恰逢其盛的“相贺”,一时令世人感叹不已。

8、中街

请大家跺一跺脚下光滑的石板,因为这里已经达到了唐崖土司城的中街,曾是土司城中规格最高的街道。这条街见证了繁华,彰显过身份、地位和财富。大家只要稍微用心就会发现,中街的建造方式,与刚刚我们一路上行而来的第一下河道明显不同。它统一采用青砂岩铺筑,路心用横向条石铺砌,路尖用纵向条石压边,规整而凝重。

中街始于前方衙署区前的踏步阶梯,总长约250米,一般宽2.7米到3米,最宽处(陈家院子)建成了小型石板平台,约宽3.5米。

唐崖土司城历史上的路网体系建有三街十八巷,通过三横三纵的主次干道的石板路交错相连。我们脚下的石板路均为明代建城时所修建。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经历了约400年人来人往的践踏和无情风雨的侵蚀。据考证,唐崖土司城址内的这条石板路,是全国已知保存最完好、最长的石板路。

这里有人也许会发问,当年中街此处,到底曾经出现过怎样的繁华场景?据科学考证,这里曾经是城内繁华的生活区。土司城当年其实是有城而无市,银行、商铺、政治区、宗教区、文教区、墓葬区以及1000人左右的常备兵营,都是按照功能进行区域划分。

让我们来看看这里的台阶,为什么当年赫赫一时的土司皇,会刻意将其砌成八步半?原来聪明的土司皇极富政治头脑,他有意矮下身段,生怕招致朝廷“九五之尊”的不满和猜忌,而刻意为之。而与之相反的是贵州“世界遗产名录”海龙囤,虽说出现在同一时期,却因过于张扬后被朝廷所剿灭。

9、衙署区

现在呈现在我们前面的区域,就是唐崖土司城遗址的核心区——衙署区。衙署区主体建筑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由东向西,分布着大衙门、官言堂、内宅三组核心建筑,属于典型的“前朝后寝”式格局。整个衙署区大致呈规整的长方形,总建筑面积达24500平方米。衙署建筑连接中街的起点,“荆南雄镇,楚蜀屏翰”牌坊呈现在它的最前端,也是衙署区的主入口。

明朝天启年间,覃鼎土司先后奉朝廷征召令平“奢安之乱”,生擒樊龙樊虎,后又“复征奢从明、奢明辉血战,功报大捷”。时任平叛统领、四川巡抚朱燮元,于是启奏皇帝,鼎力为唐崖土司请功。明熹宗批准了朱燮元的奏请,赐皇令两道:一是敕建大方平西将军“帅府”一座;二是敕建牌坊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唐崖土司城因此得以大规模地扩建。后世津津乐道的“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土司城格局,就是在这之后逐渐形成。

请看!大家面前的“荆南雄镇”牌坊,属于三开亭阁式建筑,三门四柱以鼓石护撑,是唐崖土司城世遗文化遗产的地上标志建筑。它通高7.15米,面阔8.4米。牌坊的正面阴刻“荆南雄镇”四个大字和“钦差总督四川兼湖广荆岳郧襄陕汉中等府军务策授总粮饷巡抚四川等处四方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乃佥郡御使朱燮元为”51个小字;牌坊背面,阴刻“楚蜀屏翰”四个大字,和“湖广唐崖司征西蜀升都司佥事兼宣抚司宣抚使覃鼎立天启四年正月吉旦”31个小字。

让我们从上往下看:坊额上的鸱吻兽,大张其口,尾部向上翘卷,明人信奉其有兴雨防火的神力。左右小门上雕刻的“渔樵耕读”四图,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四业。“土王出巡”生动地表现当年土司出巡的盛大规模和威严阵仗。坊眼下方独特的“哪吒闹海”,有取文上榜、独占鳌头之意,但故意用“鱼”取代了“龙”,显然是为了避讳触犯到龙颜。中门坊额下大象“明堂聚水”的造型,寓意招财和祥瑞。牌坊前仅存的那尊小石狮,猪鼻龙型,张口露齿,螺髻嚣毛,造型灵动活泼,煞是可爱。

请大家再到这边看牌坊的背面,上方雕刻的是“天官赐福”图,若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左右两边石牌上雕刻着“萧史乘龙”、“弄玉吹箫”的典故,下面左右小门上则雕刻的是“断桥接子”和“槐荫送子”的画面。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产生疑惑:整座牌坊图案寓意祥瑞,既有明代正统文化故事,又有美好的民间传说,但是为彰显战功而立的唐崖石牌坊,为何竟对当年的征战不着一字呢?是暗含朝廷的某种隐晦之意,还是土司大智若拙地有意低调呢?这就只能让我们去无尽猜想了。

那么,这样一座巨型的石牌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立起来呢?传说当初凿磨雕刻牌坊用时三年零六个月,土司覃鼎所请的三百多位高明掌墨师,前两次都没将牌坊竖立起来。第三次选定吉日后,覃鼎下了严令,如再不能精确立起来,将要重罚。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外面来了一名肮脏丑陋的乞丐。土司田氏夫人心善,命人给他盛了一满碗的白米饭。但奇怪的是,那乞丐接过碗后不仅没有刨吃,反而将两根筷子竖插在米饭上后,就飘然而去了。见状,聪明的田氏夫人顿时受到启发,立即命人挑来沙土,先将牌坊的巨大石柱一一立在沙土中,极为顺利地就立起了这座牌坊。

10、非遗展示馆

唐崖土司城址2016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作出了唐崖人应有的贡献。我们这个非遗馆还展示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土苗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边北厢房是干栏式吊脚楼展示厅。2011年,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为适应当地崎岖起伏、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独特样式的生活居住空间。

土家吊脚楼一般都是纯木结构,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 无论梁、柱、坊、板、椽、檩、榫,均用木材加工而成。一般都依山而建,分台而筑,充分保持楼居传统,充分利用斜坡地形, 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前半部是架空的楼房, 后半部是接地的平房。基本结构主要有:

单吊式。又称为“钥匙头”。其特点是只有一边的厢房悬空吊脚,而且通常是位于正屋的左边。

双吊式。又称为“撮箕口”。是在单吊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即在正屋的左、右两边均有厢房悬空吊脚。

二层吊式。这是在单吊式和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将正屋两边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楼房正大门。

土家吊脚楼多是建在依山傍水的山间, 多采用架空、悬挑、叠落、错层等工艺建造,因此,当你抬头看向山间的人家,会感受到吊脚楼虽是静物,却又有极强的动感,生动活泼,毫无生涩呆滞的感觉。

11、张家院子

唐崖土司王思想开明,特意聘请荆州人张云松教习汉文化,并其招为女婿,城址内便有了这一处张姓院子。 这个院子是吊脚楼类型中典型的四合天井风格,五柱六骑,正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在有吊脚的部分,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木墙青瓦,选材单纯。土家族吊脚楼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四檐悬空、木栏扶手。讲究的人家还在内外木墙壁上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插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插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民间才逐步兴起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建供奉历代祖先的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此处张家院子规模较大,是四合水的吊脚楼院子,还建有“朝门”,门扇呈八字形。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脚楼。 居家一般都建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用青石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12、衙署观景平台

这里是衙署观景平台,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当年考察至此,不由得由衷赞叹了一句——这不就是“小故宫”吗?如若静心审视就会发现,气势恢弘的唐崖土司城受地势的限制,整体布局没有完全遵循中轴对称原则,但衙署区建筑则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衙署区主体建筑的五级台基遗址。第一级阶梯处为仪门。二级台基处为仪门相连接的主建筑厅室。依次上去就是大衙门、官言堂以及内宅。

眼前遗存中那处最抢眼的彩色“青砖地幔”,就是“大衙门”遗址。它位于门楼和官言堂之间,是衙署的核心殿宇遗址,曾是土司处理各种政务的地方。

四级台基之上,那南北两侧的对称房址,经考察,主殿房址的柱础顶面,遗留有十一字。五级台基处被称为“官言堂”,南北并列房址三座,中间为主殿,是土司议事的场所。

唐崖土司衙署严格遵循中原王朝官式规制,依照官位品级而建。后清雍正十三年,唐崖土司迫于朝廷巨大压力,自请“改土归流”,举家迁往了汉阳西门外的吴家厂。唐崖土司被朝廷废止后,土司城也被焚烧填埋,渐渐湮没荒芜。

也许大家和我一样,站在这里总有沧海桑田的万千感慨。虽说现在看上去这里已经繁华落幕,但事实上,我们目前只是在作保护性开发,即便如此,也出土了国家一二级文物上百件,将来这里会建起大型土司城博物馆,游客们通过直观鉴赏,会对土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13、土王墓

以下,我们将沿着栈道上行向西,进入墓葬区。左手这一片茶园,就是土司城的万兽园基址,目前尚未进行考古发掘。眼前的土王墓为第二代土司覃值什用的墓葬。大家可能对“覃值什用”这个名字感到很奇怪,其实“什用”是土家语音词(土家族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意思就是“长官”。他的这座墓,形制为仿汉半地穴式四开间,占地面积达400平方米,建造于明洪武年间。墓室顶部雕饰简瓦,墓脊两端上下各一对“鸱吻”。墓前是宽敞的八字形祭台,两侧各一块的长方形石影壁,刻有麒麟和莲花图案,而醒目的圆形图案则雕刻的是“日”和“月”。

下面特别介绍第十二代土司覃鼎的夫人——田氏夫人的墓葬。田氏夫人原名田彩凤,是咸丰三大土司之一——龙潭土司的女儿。她不仅有远见卓识,才智超群,还精明能干,勤政爱民。在覃鼎外出征战期间,她主持唐崖土司内外事务时,云游四川,朝觐峨眉,沿途学习汉人耕织技术;回到唐崖后,积极推行栽稻种茶、养猪养蚕、石刻刺绣先进技术。其开明的治理和励精图强的作为被后人广为传颂。咸丰非遗南剧《土司夫人》进京展演,也正是取材于田氏夫人的史实。眼前田氏夫人墓室前巍峨雄伟的牌坊,正彰显了墓主人无比尊贵的身份和极其显赫的地位。

14、夫妻杉

我们一路行来,绝对不应该缺少我们土家幺妹的歌声,下面,我主动为大家清唱一首《天赐唐崖》好吗?谢谢。

这里已到了唐崖土司城玄武山的顶部。眼前的两棵巨大杉树,以前正好是矗立在遭毁的玉皇庙的殿前,世称夫妻杉。两棵树龄都已超过400年,树围约5米,高约44米。相传夫妻杉是土司覃鼎夫妇亲手植下,是土司坚贞爱情的象征。原来这样的树一共有18棵,是一片神秘的风水林,后来在“改土归流”时被砍伐,但据当地传闻,所有参与砍伐的人都陆续遭到了报应。

田彩凤是龙潭土司的女儿,是个胸怀宇内的旷世奇女,也是勤政爱民的治世能人。覃氏后人对她无不顶礼膜拜。从现存的史料看,她似乎更像是十二世唐崖土司的真正主宰,张王庙里石马缰绳上的阴刻“印官田夫人立”,就是极为有力的佐证。

如果仅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去看,挺立在这玄武山上的夫妻杉,相依相偎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是田氏夫人的自信:爱情是美好的,但她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而是要做一棵与丈夫风雨并立的巨树。

如天,在这一方水土,这两棵参天巨树显得尤其神奇。土家山民前来求医必灵不说,诚心求取佳缘,更是远近皆灵。远的不说,就我所知道的,我们遗址办,一位离异女士多年婚姻难以如意,后来就求取到了一个很有钱,又对小孩很好的土家帅哥;一个大龄剩女也心诚则灵,适逢其时地嫁给了开培训学校的好老公。在这一方,土家汉子和幺妹两情相悦时,土家夫妇永结同心时,都会约定到夫妻杉系上一条小小的红布带。说来也奇怪,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就真的很和谐,也很稳固。

朋友们,千万不要白白错失良机,不要放过此番到此游览的大好机遇哟!虔诚仰望夫妻杉,一定会心诚则灵的。

15、大印塘

眼前的水塘叫大印塘,相传是风水先生当年确定的土司城的风水池,事实上却发挥了作为土司城消防池的重要功能。

16、大寺堂

眼前的基址是曾经的土司大寺堂,建成于明崇祯年间,是土司与族人礼佛的场所。根据《覃氏族谱》记载,此庙是覃鼎夫人田氏主动学习汉文化的见证,她从峨眉山礼佛回司后,寺庙开始建造,占地达400平方米,可惜在民国时期被废毁了。如今,大寺堂的放生池、山门、前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的遗址尚可明确分辨。

大家请看那条又陡又高又窄的神道,此一遗存可见当年信奉之人是何等的虔诚。

17、采石场

请沿着栈道而下,你有没有发现两旁存留有不少的巨石?这一片区域就是土司城当年建设时的取石处。问题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土家建筑师们是如何取得所需的巨型石材的呢?经过专家考证,聪明的土家建造师,竟然创造了烈火架烧后用冷水浇注的方法,等巨石炸开后再用铁锲子沿裂缝锤击,轻松就取到了所需的石料。

大家看,山坡上那些残留的采石废料,当地村民风趣地称之为“群猪下河”,是不是也是一处极具生活气息的“风景”呢?

结束语:游客朋友,我们的游览即将结束了。我曾经有过感慨——唐崖土司城遗址其实就是一堆静默石头的组合:石板,石梯,石墓,石牌坊,石人石马,石头垒砌的城墙……几百年前的那段迷离神奇的过往,被这些石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一个土司王国曾经的辉煌。

斯人已逝,繁华落幕,但“荆南雄镇”“楚蜀屏翰”的高大石牌坊,成了当年浴血征战的丰碑,也成了历史上多民族治理的丰碑,如今更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参天丰碑。

我每次带着游客漫步于古城被岁月浸润的官道;每次走到赳赳怒目的石人将军,仰天奋蹄的石马身旁;每次心怀敬畏地立于巍然参天的御赐牌坊前,我都总有一种莫名感动之余的深深不安。我们浅薄的知识,我们低下的能力,我们对历史极为不足的认知,让我们在这座世遗巨人的面前,显得那么的卑微,那么的苍白无力,那么的无法心安理得。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游客朋友,能给我们留下一些最可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对今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真诚谢谢你们!祝愿大家吉祥如意,健康快乐,生活蒸蒸日上!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