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发生规律有哪些

白背飞虱在恒温30℃、25℃和20℃下,卵期分别为6天,9.7天和11.3天左右;若虫期分别为14.3天,18.5天和19.4天。在自然变温的相近平均气温下,各虫态历期稍有缩短。产卵前期,短翅雌虫为3~4天,长翅雌虫为4~7天。在25℃左右,完成一代约需26天,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下面几种:器械捕杀,例如粘虫网、粘虫板等;诱杀,例如灯光、性诱剂等;阻隔,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治有害生物为害或蔓延;适时正确施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对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伤害,维持生态平衡,下面来看看白背飞虱发生规律有哪些吧?

我国南方有冬秧或冬季再生稻和落粒自生苗能存活的地区才能越冬,各地每年迁入的初发虫源比褐飞虱早,持续时间长,且峰次多。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吉林每年发生2代,辽宁3代,江苏、河南3-4代,湖南、四川6代,贵州6-8代,广西6-9代。在25℃下完成一世代约26天。发生区分别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害分蘖至圆秆拔节期的早、中稻,在南岭以南的晚稻区9月中、下旬受害亦重,常年为害较重韵稻区有西南、南岭、闽北、汉水流域、淮河流域及以北稻区。

白背稻虱亦属长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广大稻区初次虫源由南方热带稻区随气流逐代逐区迁入,其迁入时间一般早于褐飞虱,一年发生1~1l代不等。白背稻虱在稻株上的活动位置比褐飞虱和灰飞虱都高。成虫具趋光性,趋嫩性,生长嫩绿稻田,易诱成虫产卵为害;卵多产于水稻叶鞘肥厚部分组织中,也有产于叶片基部中脉内和茎秆中,有5—28粒,多为5~6粒。长翅雌虫可产卵300~400粒,短翅型比长翅型产卵量约多20%。若虫一般都生活在稻丛下部,位置比褐飞虱高。3龄以前食量小,为害性不大,4~5龄若虫食量大,为害重。白背稻虱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大,在30℃高温或15℃低温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对湿度要求较高,以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成、若虫均能取食,但以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最为适宜,此时增殖快,受害重。

各地从始见虫源到主要为害期,一般历时50~60天,主要为害期前的10~20天迁入虫量最多,称为主要迁入虫峰,是发生期和发生量短期预测的主要依据。南方双季稻区,除早、中稻上的一个主要为害时期外,9月份在双季晚稻拔节至穗期还有一个主要时期。成虫迁入稻田繁殖一代后,即有一定数量的长翅成虫向外迁出,特别是主要为害代所产生的长翅型成虫大部分迁出。由于各地气候特点和水稻栽培制度的关系,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只有一段主要迁出期,约一至三星期不等。8月下旬以后,季风方向在中国发生转换,这时,北方稻区的种群在东北气流的运送下,向南回迁,7~8月份中国沿海的台风,影响迁出和降落,对中国中、南部双季晚稻、中稻的虫量增减影响显著。

长翅型成虫在羽化后不久,卵巢发育至1级末、2级时迁飞。当迁飞到适生环境后,才交配产卵。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内均可产生一定比率的迁飞个体,以穗期以后的比率最大。一般虫口密度低,迁飞比率小,反之则大。在成虫发生期,一天内的迁出时间受光照强度的制约,一般20℃以上,5~100勒范围内迁出率最大,呈早、晚弱光双峰型。因此,迁出成虫在空间多为集团运行。迁飞高度春、秋季多数为1000~1500米,夏季1500~2500米,少数高达3000米。在高空,虫体呈滑翔状态,运行方向主要顺高空气流,受气流辐合带影响而迫降。南北迁飞的距离和范围与雨带的推移基本相符。

发生程度,除虫源基数外,与当时田间的水稻生育期、品种抗虫性、水肥管理、气温、雨量和天敌数量有关。条件适宜,有利于白背飞虱大量增殖,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大发生年,虫口一般可增殖40倍以上。在感虫品种,尤其是感虫的杂交水稻品种上繁殖量更大。水稻分蘖和拔节期对其繁殖数量的增加最为有利。氮肥施用过量,灌深水,密植的稻田对虫口增殖有利。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抗虫性机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进展较快。国际水稻研究所已测定出抗白背飞虱的抗性基因5个,其中4个是显性基因和1个隐性基因,分别命名为Wbph1,2,3,5和Wbph4;公布抗原351个(包括野生稻品种84个)。成虫的适温范围为13~34℃,最适气温为22℃~28℃,32C以上大大降低;若虫在25℃以上,30℃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成活率高;低于20℃,高于30℃成活率降低。雨日多,降雨量较大的月份,有利于成虫的迁入和定居。卵孵期和若虫期要求较高的湿度条件,在卵孵盛期和低龄若虫期,大雨和暴雨有强烈的冲刷作用,高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天气干旱加重对稻株的为害程度。天敌种类已知80种以上,卵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长管稻虱缨小蜂:若虫和成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有螯蜂、肖跗188、线虫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黑肩绿盲蝽,蜘蛛类、隐翅虫类等,对白背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白背飞虱发生规律有哪些的知识,当发现了这种虫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飞虱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