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大学生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

自主择业政策的设计,是借鉴美军的退役制度。美军有3种退役制度:伤残退休、自愿退休和强制退休。自愿退休是自主择业设计的原型,强制退休年龄满50岁、军龄满30年的正常退休形式。

自主择业设计最初并不叫自主择业,而是叫“内退”,内退是我国国企事业单位的一种提前退休的方式,就是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为了精简需要,给予发放一次补偿和每个月发放退休金而提前退休。

当初自主择业的年限确定为20年,也就意味着为军队也做出了足够的贡献,20年与30年相差10的时间,这样自愿退休也算合理。“三号文件”明确了自主择业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的一致性。

自主择业这个政策实施,一方面鼓励想发挥余热的转业干部为社会继续再做贡献;另一方面也与士官的自主就业有相同又有不同点。自主择业与自主就业,虽只有一字之差,自主择业是可以选择是否就业,自主就业是必须要就业。

只不过,自主择业可能被理解为自主择业的首要任务是就业,而忽视了自愿退休的性质,这在理解上可能就存在了偏差。包括后来把年限降低到18年,下一步还可能引入16年的士官,这可能就彻底破坏了自主择业设计的初衷。

2016年前,自主择业这个群体处于相对缓慢增加的状态,退役金的调整也一直与退休干部同步,也就是自愿退休与正常退休同步。

只不过,2020年的退役金调整,在等待了近2年的时间,为何迟迟不见落地?也可能因为军改,自主择业群体增加太快,部队与退休工资增长幅度过大,导致财政压力加大。

不少人认为,自主的如果再找一份工作,拿2份的钱,就不要再对退役金调整纠结了。主要还是忽视了自主择业和自愿退休的性质,看高了自主择业就业创业的能力。实际上,退休的干部同样也都在创业就业。

自主择业干部,由于年龄问题,能力素质、资金能力、人脉资源、工作经验等原因,没有稳定的工作,创业成功的并不多见。

“自主”变“逐月”或降低年限,可能会暴露一大隐患

从最近《退役军人保障法》可以了解到,下一步“逐月”替代“自主”已经基本确定,如果再引入士官这一群体,再降低军龄门槛,可能对已经自主择业的干部后面的保障带来极大的影响。因为之前选择自主是自愿退休,后面变逐月了,就可能慢慢的转变成了自主就业性质了。

这一次退役金调整改变原有标准,主要还是担忧今后的财政压力问题,如果再降低标准引入士官,这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数量规模扩大很多,毕竟士官人员本来就比干部多,降低年限,就会让部队符合条件的干部更多了。这样就把之前长期服役与今后的短期服役的混为一谈了,这样也可能会加大了今后保障的难度。

如果下一步,对满16年士官实现“逐月”了,这里可能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让已经退役的满16年士官怎么想?二是让满16年军官又怎么想?新的政策出台,旧的问题也要考虑。不要顾头不顾尾,这也是这些年来退役军人为什么有好多现实问题一直不去解决,可能更加加大了今后处理问题的难度。

综合现在的情况:军官职业化是趋势,转业干部下一步可能也会减少,最好的办法是让已经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老人老办法”来处理,让这个群体慢慢的变化,让他们从“自愿退休”变成“正常退休”,原有政策继续实施。

对于今后要降低门槛,也要将自主择业政策进行区分,不让以前选择自主的转业干部伤心,担忧未来的保障问题。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