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谁(保尔的精神品质)

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之所以成为红色经典,正是因为讲述了“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一生对革命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吴运铎不怕牺牲、一切为党的光辉人生历程至今仍深深震撼着读者。

热爱学习,刻苦钻研

吴运铎从小就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参加新四军,在修械所工作后,他作为一个对枪械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从反复背反复记步枪的零部件名称和作用开始,“在短短的日子里”,就“学会了修理各种枪支,制造各种步枪的零件”。

吴运铎的人生就是在学习、研究实验、再学习、再研究实验中度过的。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他都感觉不到疲倦,“好像心里也安上了发动机”。早上抓紧读书生产,到了晚上,他又变成了教员,与同志们一起研究各种技术问题。从修理枪支到制造子弹,从研制各种地雷、“各种各样能敲碎敌人骨头的武器”到改造平射炮,吴运铎靠着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民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书中写道:“虽然,在科学的领域里,我还几乎是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但是,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为了战斗的需要,我将不畏挫折,老老实实地虚心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一步步摸索前进。”

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吴运铎还是矿山工人时,他就从身边的党员张明身上,开始学习到了革命的道理,“了解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也对他们总是被剥削阶级踩在脚下无法翻身的困惑有了答案。当他知道许多先驱者被活活钉在门板上,“都不曾对革命事业发生丝毫动摇”,深受震撼。他内心也因此埋下了信仰的种子。1939年,吴运铎光荣入党。

在工作中两次受伤后,吴运铎的身体受到了重创,但他却始终怀揣不变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内心“好像磨炼得更坚强了”。在党组织提出让他研制新武器时,他是这样保证的:“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党的,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第三次被炮弹炸伤后,吴运铎身边的同事不幸被炸死,他也几近昏迷,在救治过程中他忍着伤痛,还在想着:“即使是死,或者落个重度残疾,在我也没有什么遗憾!”在这段最煎熬的日子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成了支撑他的重要力量。他由衷地感叹:“个人尽可以遇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经过身边优秀党员的思想引领和自身的不断感悟,吴运铎不断坚定信念,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党的事业。

不怕艰险,勇于斗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想象,在没有现成机床、完整配件的残酷战争前线,吴运铎和战友们如何完成了枪械制造任务。没有车间,就在附近的山洼里现场勘测,建造简易工厂;没有建材,就到山里就地取材;没有制造枪筒的旋床,“就把大长木凳的四条腿埋半截在土里,在木凳一端钉上两个铁叉”;没有发动机,就借来石磨,“用铁棍插入石磨眼做轮轴”,用厚布带代替传动皮带,制成土发动机。借助这样简陋的设备,一批批杀敌的枪支被生产出来。国际友人史沫特莱感叹:“你们这个兵工厂真是世上少有。”

在反“扫荡”时期,军部决定建立子弹厂,这个重任落在了从没造过子弹的吴运铎身上。吴运铎认为,“让一个战士去执行严重的战斗任务,这是党对他最大的信任”。没有火药原料,他就把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再掺上厨房里刮下的锅烟子,配成了起火药。把缴获来的各种炮弹拆开,取出炮弹壳中的火药做子弹的发射药。工厂实验开工之时,正赶上了敌人的“扫荡”,吴运铎背起装工具的袋子,躲过飞机轰炸,和其他工人冒着风雪,带着机器和材料上船转移。找到一个荒地,就立刻架起机器重新干,当敌人追来,他们又化整为零,把机器搬上大船,张开大帆,在海上建立分厂,坚持生产武器和弹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精神在吴运铎的这些经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心向党,舍我其谁

吴运铎在参加革命工作后,多次负伤。从枪膛爆炸被震裂了手指,到在皖南时被机器砸坏了左腿;从在淮南被雷管炸断四根手指、炸瞎左眼到在东北被炮弹炸断左手、右腿,他浑身伤痕,但从未后悔从事这份危险的工作。他在入党个人自传里提到,“是党告诉我正确的方向,把我引导到革命队伍里来,是党教育我培养我,使我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为此,他几次都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取炸药、拆炸弹,冲在危险的最前沿,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即使处在被炸后的半昏迷状态中,他还在深夜“猛地从床上跳下来,挥舞着缠着绷带的胳膊”,高声喊叫着“要回去!前方等着炮弹哪!”即使在手术后,他也要强打精神坐起来,用仅剩的一只好手打开本子,记录设计图和方案。哪怕受伤最严重时,他依然在病床上牵挂着弹药研制进度,用“绕满绷带的左手和木夹板按着纸张,右手慢慢地写文章”。在疗养中,他也仍旧无法停下为党工作、为军队研制更新武器的脚步。在疗养院里建立了实验室,研制出了高级炸药。不论在工厂还是战场,抑或是病床上,吴运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心向党,舍我其谁,“工作得像个真正的战士”。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用他一生维护“共产党员这个崇高的称号”,他的“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至今仍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党员。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