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是什么星座的(9月15日出生的人很可怕)

很多地方上小学的时间都是一刀切,孩子在8月31日号满六周岁的,才能报名。就差一天,哪怕是9月1号出生,也只能第二年在上小学。年龄限制让很多9月份孩子的家长愤愤不已,明明只差几天,却要晚一年才能上学。这也导致有些预产期在9月份的妈妈,用很多方式催产,提前剖宫产,想让孩子赶上早一年上学。

政策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评论,9月出生晚上一年学,真的是悲催的事吗?看完加拿大冰球队的例子,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反而会庆幸,孩子能晚上1年学。

01 神奇的月份

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培养实行精英教育体制,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冰球启蒙,按年龄分组,年龄组内按能力高低分级别,能力高的球员去接受更高级别的训练。球员十五六岁,就有机会通过选拔进入冰球的金字塔顶——职业青年队,如果又被选中参加“纪念杯”比赛,那就站在金字塔尖上了。

加拿大冰球运动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力。用这么多文字介绍加拿大的冰球运动,是因为这项运动有个奇特的现象。

加拿大心理学家罗杰·巴恩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加拿大职业青年队绝大多数球员的生日都集中在1月、2月和3月。加拿大顶级球队“老虎队”的25名球员中,有15个出生在1-3月,2个出生在4月。

这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惊奇不已,难道是这三个星座特别适合打冰球吗?当然没那么玄妙,原因就在加拿大的冰球选拔方式里。冰球队按年龄分组的界限是1月1日,也就是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选手,被分在同一组训练,他们中的优秀者,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选拔。同一组球员的年龄差距,最多的有近12个月。

5、6岁的孩子,行为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年龄稍大些的球员,有更快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自然就成为同年龄组的“优秀者”,因为优秀,所以能得到教练更多的青睐,更多的指导,进而越来越自信,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02 马太效应——让多的更多,少的更少

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源自《新约·马太福音》,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冰球队1月份出生的球员,就是马太效应的受益者。

正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说的,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众,一开始他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不止体育界存在马太效应,学校的考试中同样存在。经济学家凯利·贝达德和伊丽莎白·杜伊,研究出生日期和TIMSS成绩的关系。他们发现,在4年级中,年龄大几个月的学生成绩比小几个月的学生成绩提高4%-12%。也就是说,智力相当的四年级学生,大孩子平均得分80,年龄小的平均得分只有68分。这并不是智力带来的差距,却影响着孩子能否参加“天才组”的测试。

也许有人会说,人生是场马拉松,只要起步早,即使前半段被拉下也没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劣势也会逐渐消失的。这是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会让剥夺一个人的自信和上进心,逆袭成功的毕竟是少数。

孩子的出生日期是不能改的。难道出生日期就这样简单粗暴的决定了孩子的成就吗?马太效应的存在,这样的想法确实是可能的,但并不绝对。

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中,1月份出生确实占多数,但不是全部,还是有9月份以后的球员,站在了加拿大冰球的金字塔顶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提前了解了马太效应的存在,就能够预先设想到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消除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毕竟,人生的确是马拉松,只要一直奔跑,就不会输。

03 做好这三点,降低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

  • 父母要做好心理建设

年龄的差距,在孩子年龄越小会越明显,当然,不排除某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但从大概率上来说,的确是如此。

父母要对孩子设立合理的期望值,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同时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进步,即使暂时落后也不要灰心,帮孩子建立和保护自信心,保持学习的兴趣。

我上一年级是班里最小的,一年级有两个班,到二年级只剩一个班,接近一半的孩子都要留级。我报名的时候老师就认定我是属于留级的那一批。

但我并没有留级,一年级升二年级的考试,我考了第五名。虽然顺利升二年级,但我还是哭了。因为前三名有奖品,而且姐姐和我一个学校,她考了第一名。

我妈跟我说,“你这次考第五,如果你把不会的题都学会了,你还能进步,你姐考第一名,万一别人超过他,她就退步了。”虽然我妈这种通过打击我姐来安慰我的手段并不是很好,但确实保护了我小小的自尊心,让我没觉得自己不如姐姐,让我能继续努力学习。

如果孩子是班级里年龄较小的,父母要做好心理建设,同时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确保这“小小的挫折”不会影响孩子的自信。

  • 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我的经历是我的真实体会,我之所以能以班里最小学生的身份,取得还可以的成绩,不是因为我多厉害,而是因为我有姐姐。

我姐比我大3岁,高我两年级。每次她写作业,我都跟她一起,写字,看书。我在上学之前,已经能认识很多字,能写很多字了。我数学特别好,因为我家有个小卖铺,我上学之前就能自己看铺子,熟练的找零钱,用现在的话说,我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了。

我提前学的东西,让我上学的时候不费力气,老师讲的我能听明白,能很快的写完作业,继续蹭我姐的书看。这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多阅读吗?

年龄小上学不可怕,提前帮孩子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我不是提倡一定要在上学前学会什么东西,要不要学,取决于孩子的接受程度。在孩子不排斥的情况下能多学习,多阅读,又何必一定要坚持“不提前教育”,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呢?

  • 引导孩子建立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现阶段,我们无力改变制度,无力改变年龄相差近1年的学生在同一个空间竞争的现实。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培养孩子坚韧不拔,保持努力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惧怕失败的精神。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的。

加拿大冰球队里,学校里同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差距,表现暂且不尽如人意的,如果他们有成长型思维,他们就会明白,就算不是最出色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天赋,只要不放弃,继续努力,就能越变越好。他们就不会缺乏自信心自动放弃,不会有所谓的“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出现。

马太效应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凭这四个字就否定人的一生。年龄的差距也好,起步时的轻微劣势也罢,只有长年积累的劣势和自信心的缺失,才会让人丧失主动权。起步的微小差距无法直接决定最终的结果。

我们能做的,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努力向前,即使无法站在金字塔的顶层,也可以离金字塔的顶层越来越近。就像周杰伦在《蜗牛》这首歌里唱的那样,“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