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是什么(瘴气中毒是什么样症状)

文章目录

  • 疟疾为什么会消失?

它有毒:

说起“瘴气”,古人欲哭无泪。那漫长的历史,就是一部古人的花式中毒史。

讲座开始前,西奇美先盘点了古代被“瘴气”吓到的人(如果觉得内容多余,可以直接跳过小姐姐的总结):

先说一个美食家,苏轼先生:

▲苏轼记录的瘴气。

白居易,这个白乐天也患了疟疾:

▲白居易记录的瘴气。

白乐天的好朋友元稹,也一起叫道:

▲元稹记录的瘴气。

答应在江南买房,但后来逃到成都居住的杜甫,也有话要说:

▲杜甫记录的瘴气。

看了几位诗人对“毒疟”的描述,不难发现,有疟疾的地区有几个共同点:南方,潮湿,闷热。

其实史书上关于瘴气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例如: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周楠水土温热,加上疟疾,十个病例死亡率会有45%。

据朱记载,《庐江》篇也说,庐江两岸“时有瘴气,三四月而死”。《苦热之旅》中有记载:瘴气白天熏蒸身体,晚上衣服裸露。

那么,古人描述疟疾爆发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唐、《岭表相赠录》卷上云:“岭表上,物或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而后散。人病了,就是病妈。山川积滞,不易排水,故霾雾多。人生病了,腹胀成了绝招。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提取百虫是毒死人的伎俩。盖一个湿热之地,毒虫生,第一岭也不算惨。”

▲岭南到处都是瘴气。

梅西解释了古人看到的几种瘴气:

母毒:刚开始是在丛林里看到的,但是闪闪发光,突然从一半空掉了下来。小如弹丸,渐行渐远,大如车轮,突然裂开。不是彩虹,也不是霞光,到处都是各种颜色,香气浓郁。人一接触到这种气味,马上就会生病。母毒是古人认为最可怕的一种。

大雾:一大早起来,人不在近处相见。你必须等到中午,当雾散去,你才能识别物体,尤其是在山上。因此,居民在黎明出发时必须吃饱饭;或者喝几杯酒,可以抗疟疾,不然摸了会生病。夏天很热,汗如雨下,但居民们终于不敢解开衣服。当风凉爽的时候,他们在晚上躺下,他们的门必须关上。这些都是防止瘴气入侵的原因。

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岭南到处都是瘴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代人是如何描述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瘴气是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体。

众所周知,对疟疾深有感触的苏东坡曾经被流放到儋州(海南)。不像今天美丽的海南,那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偏僻之地。几乎整个海南都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当森林中的动植物在大自然中经历生死轮回时,必然会留下躯体。然而,这些缺乏有效治疗的尸体,在热带高温的发酵下,成了瘴气的温床。其实森林里的瘴气按照今天的科技手段就是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气体。而古人的描述,明显夸张到疯狂的成分。

▲岭南到处都是瘴气。

但是单单这些气体的浓度并不能让大量生活在周围的人生病。尤其是唐朝以后,描写更是离谱。

啊!我今天头疼,可能得了疟疾。啊!今天,我的骨头很疼——我可能有瘴气。啊!我的皮肤今天很痒,我可能有瘴气。啊!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可能患了疟疾。

这就有点混乱了。按理说,吸入一些有害气体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可能并不致命,但是诗人的这些各种症状呢?其实唐朝以后,古人用流毒很随便。如果不舒服,心情不好,一般会用“大概得了疟疾”作为总结。“瘴气”逐渐成为最大的背锅人。它的概念,从一种毒气,扩展成一种地理、医学、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概念。例如:

《岭外答》记载,南方百病皆因卫。

一般来说,除了“我心情不好”等主观因素外,除了动植物发酵产生的有毒气体外,瘴气还包括温暖地区蚊虫叮咬导致的疟疾。因为南方天气湿热,容易滋生蚊子,北方人对这种地方条件特别不习惯。南方人在岭南可能只是晕,北方人可能就中毒了。难怪北方人一提到“岭南疟疾”就吓得魂不附体。

疟疾为什么会消失?

那么,为什么让古人“闻之色变”的瘴气现在没有了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岭南到处都是瘴气。

1.回收:

人口迁移的古代史就是一部消灭疟疾的历史。随着人口南迁,北方人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南方。他们填补洼地,排干沼泽,排除死水,开垦土地和种植作物。随着疟疾失去滋生地,它自然会消失。

2.气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气候经历了几次冷暖交替,但总的趋势是转冷变干,气候带的南移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同样的气候变化和对疟疾的科学认知,疟疾不再困扰现代人。

所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你站在科学的肩膀上看世界,你一定会看得更远。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给西奇美留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作者:Xi·齐眉

本文由西岐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