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全面二胎(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

文章目录

  • “七普”数据与生育政策
  • 华硕

“七普”数据与生育政策

华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已经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加7206万人。这个结果出乎舆论的意料。因为在普查数据公布之前,舆论普遍悲观,甚至“人口负增长”的论调甚嚣尘上,耸人听闻。

但是,总人口超过14.1亿,10年7206万人的增长是否足够乐观?不是的。从已公布的主要数据来看,取消以数量控制为特征的人口生育政策,放开生育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

数据说话。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公布的主要数据。

第一,总人口。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0.53%,比2000年至2010年0.57%的年均增速低0.04个百分点。

从总人口来看,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的增长率与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的增长率相同。然而,在过去10年里,人口和生育政策有了很大的不同。前10年是“只生一个好孩子”的计划生育期;最近10年,生育政策陆续放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相继出台。也就是说,在“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出台后,最近10年的人口增长率勉强与前10年持平,实际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一个。第二,事实和理由都说人口的生育率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降低的。这是人口出生的规律。“把事实摆在桌面上”:放眼全球,所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都低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说理》:背后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其实很简单。经济越发达,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就越多。生儿育女,他们需要放弃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很多机会。因为成本的选择,放弃的越多,成本越高。因此,经济越发达,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法律要求如此。这样看来,未来10年总人口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第二,人口的年龄构成。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比17.95%。15-59岁人口89438万人,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064万人,占比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和上升5.44个百分点。

在过去的10年里,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长了5.44%,达到2.6亿。一方面劳动力人口在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在增加,“未富先老”的压力进一步显现。

第三,人口的性别构成。全国男性人口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68844万人,占48.76%。人口总性别比(100女性,男女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出生性别比是111.3,比2010年下降了6.8。

这里最重要的数据是出生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111.3,比2010年下降6.8”是什么意思?意味着2010年出生性别比高达118.1!一方面证明计划生育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出台后,生育政策放松带来的出生性别比改善。需要进一步放宽生育政策,才能继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使其回归正常范围。

第四,人口的教育水平。中国有21836万人受过大学教育。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从8930人增加到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08年增加到9.91年,文盲率从4.08%下降到2.67%。

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是人脑。所以“人口数量论”,也就是单纯说人口数量带来的利弊是表面的。人口是负担还是资源,取决于人口的知识水平。如果大多数人是文盲或半文盲,人口就是负担;如果是用知识武装的大脑,人口越多越好。毫无疑问,在今天的中国,没必要担心新生孩子的教育不被家长重视。按照这种说法,孩子越多,未来中国人口整体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并不是放开生育就能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不想生的还是不会生,愿意生的因为取消了数量控制会多生,对提高生育率有不小的贡献。并不是只有放开生育才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方式。只是,相比其他措施,放开生育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放开生育,这个时候也是。

2021年5月12日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