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多少度结冰(水在0下2度多久能结冰)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温度越低,冰结冰的速度越快。影视剧里有很多人看到末日电影的低温瞬间把人冻成冰,那些从天而降的冰雹瞬间把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变成了冰冻之地。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种场景很离谱,但其实现实生活中更离谱的存在。你能相信吗?如果你不相信我,请听下面的。

在高温下结冰的水

的确,在一般情况下,水不可能在高温下结冰,而这种情况属于特例,发生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们成功地在2000度的高温下把水变成了“冰”。

我们知道,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温度越低,结冰越快。温度越高,高于100摄氏度,水就会变成蒸汽,但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标准大气压下。

标准大气压是指地球内部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就像我们用手按桌子时,桌子会给我们一个压力,反过来又会给我们一个压力。这种压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由于重力的存在,我们在地球上不会向前飘,海水也不会飘进来空。这里说的标准大气压,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日常空的大气中。

如果不是日常空气的情况,给水加入不同的大气压,水的形态会有怎样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早在1988年就预测到了,并推测会有一种“超级冰”的物质。

针对这一猜测,科学家们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将水分子暴露在X射线和高能激光下。此时水分子同时受到两个激光的挤压,受到的压力已经达到了地心的压力,将近370万个大气压,而人类最多只能承受17个大气压。在如此巨大的气压下,科学家发现水分子周围的温度已经达到了2000摄氏度,水分子在千分之一秒内形成了冰粒,这是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物质,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冰十八。

专攻物理或化学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在水中结冰的不是冰,而是水的结晶体。晶体是指微小颗粒按照一定的顺序空排列形成的固体。之所以不是冰,是因为冰是粒子在极低温度下排列形成的固体。注意,只有低温下形成的冰,才能是高温下形成的水结晶。其外观与冰相似,但内部原理不同。

另一方面,这种在高温下形成冰可以说是“压缩冰”。这是因为冰十八并不是像冰一样冻结凝固的。它处于高压状态,生存环境极小,不断压缩水分子,最后变成晶体。就像我们做绿豆糕的时候,会把绿豆沙揉成泥,然后用模具压制成固体的绿豆糕。然而,冰18的压缩是极端的。可以说水分子的内外空之间没有任何东西被压缩形成晶体。

以上是冰在高温下结冰的具体原理,还有一个关于冰晶的大骗局。

水结晶骗局

这个骗局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个日本人江本胜,他在2005年写了一本书《水知道答案》。主要内容是水结晶结晶时会受到人的情绪影响。比如说,如果在水水晶中加入了恶言恶语,水晶就会变得丑陋,如果善意的话语相互对立,水晶就会变得华丽,如果在上面上演优雅的音乐会,水晶就会变得精致,如果在上面播放噪音,水晶也只会是普通的水晶形状。这本书里有很多图片和实验例子。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很容易被他们骗去认为这是正确的,很神奇,一炮而红。

但如果有专业知识的人看了这本书,会嗤之以鼻,而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个理论有很多疑点,从而判断出这个结论可能是假的事实。

首先,从语言学上来说,什么是“添恶言”,什么是“说好话”?这些好词坏词的定义来自人类,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你是猪”。如果老板这样说你,可能意味着嘲笑和愤怒,如果朋友这样说,可能意味着开玩笑。

人类自己并没有定义这些东西,那么水在结晶的时候会有相应的反应吗?更何况,江本胜是日本人。他用日语。其他语言呢?这本书里没有解释。

在实验方面,他没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机制。我们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时候,首先要提出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前期评估,在有一定可能性的情况下,为实验做准备。实验过程中,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设备、原理、步骤、结论、讨论或分析。

但在这本书里,他忽略了很多实验步骤,只提出问题,简单说明实验步骤然后得出结论。全书强调水的结晶过程会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而这个结论只是对重要实验步骤的一个顺便参考,并没有对照实验。

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对照实验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实验,比如“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状况”这个简单的题目。我们进行对照实验,将一组年轻人和一组老年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年轻人的身体状况比老年人好的结论。然而,江本胜没有做过任何一组控制实验,这是不严谨的。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有好奇心去探索这些东西是一件好事。“水的结晶过程是否会受人的情绪影响”这个话题也很有意义。就像冰18,在此之前,我们会不会认为冰在高温下结冰的概念是错误的?

也许未来真的会有一个受人类情绪影响的结晶过程,但这个结论一定是通过严谨完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空捏造出来的。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