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是什么意思(莫须无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假”?

南宋绍兴十年(1142年),著名抗金斗士岳飞被控谋反,被皇帝下狱后死亡。宋朝的另一位将军韩世忠问全秦湘鬼,是否有岳飞谋反的证据。秦桧回深生活网说,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岳飞的谋反是“莫须有”的。韩世忠气愤地说:“为什么‘不必要’二字服务于天下?”

“不必要”从此成了空在大众口中捏造和诬陷的代名词。但是“不必要”这个词的含义比较模糊,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大众的理解不一定是它的真实意思。那么“莫须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一般的说法,“不必要”就是猜测,意思是“可能”、“可能”;也有人说“不必要”是反问句,意思是“不是有”吗?这两种说法,一个示弱,一个逞强,本质上说明说话人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只是强词夺理的掩饰,没有任何说服力。这种解释常被人们用作岳飞之死是冤案的证据。

但如果仔细分析语义就会发现,“莫”的意思是不需要,“许”的意思是一定,“不必要”的意思是“没有必要”、“确实没有必要”。这个说法强硬而自信,明明白白告诉你,岳飞的罪确实是诬陷,岳飞的死确实是冤枉的。你在做什么?

这种说法更符合秦桧的身份,但在情理上讲不通。古人云“人命关天”,普通人犯了死罪还需要三个案子审查核实,一个国家的将军才能开打。为什么他们如此糊涂和粗心?其实“莫须有”二字并不简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原理和权力逻辑。而宋高宗和秦桧给岳飞定罪,其实并没有什么罪名(“莫须有”),这是当时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反映了他们心目中的权力逻辑。

工作一定是主要的冲击。

岳飞20岁参军抗金,很快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金军屡次入侵江南,南宋守军连连败退,宋高宗一度被迫流放海上。年轻将领如岳飞,乘势而上,坚持奋勇抗金,连战必胜。炎帝四年(1130年),岳飞在牛头山(今浙江)设伏,打垮金兀术,收复建康(今南京),8金军被迫北撤。岳飞的名声传遍了全世界。在不断抗金的过程中,岳飞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强大抗金力量“岳家军”。晋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是一支由岳飞组建、训练、指挥,但只听命于他的军队。不仅主要将领岳云、牛皋、张喜安等人与岳飞关系密切,而且整个岳家军都深深打上了私人军队的烙印,已经脱离了皇帝的控制。“岳家军”不断发展壮大,自然成为宋高宗赵构的一块心病。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率部渡江,击溃金军主力,逼退北宋旧都汴京,一举成名。北方各地的叛军纷纷率人来来往往,都打着“岳”的旗号,而饱受铁蹄蹂躏的北方人民,也把“岳家军”当作宋朝的王师来欢迎。岳飞收复汴京,恢复故土后会做什么?他可以欢迎秦晖二世回来,或者养活自己。当然,他可以继续支持南宋朝廷。无论如何,岳飞会成为新时代最大的力量。

我们可以想象,此时一片巨大的阴云笼罩在南宋朝廷官员和大臣们的心头:徐进的威胁被岳飞打败了,但一旦岳飞成为威胁,谁能打败岳飞呢?放眼朝廷,无论是能力、实力、威望、功德,能与岳飞相提并论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岳飞一旦和朝廷翻脸,谁也抵挡不住他的进攻。此时的岳飞已经具备了谋反的实力。

实力决定意志。

对于皇帝来说,谋反的力度比谋反的意图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反抗的意图,而没有相应的实力,那么他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皇帝可以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利用他的野心为自己服务。但是一个人一旦有了反叛的实力,就是上了皇帝的床。不管他对皇帝有多忠诚,皇帝都不能相信他,也不能容忍他。所以岳飞兴高采烈地对大臣们说:“直接去黄龙府,和你们好好喝一杯。”宋高宗的谋杀已经瞄准了他。

让我们回忆一个历史故事。公元960年,一位朝廷中无人能及、自称忠臣的统帅奉命出征。结果半路上,下属给他披上了黄袍,万岁山喊成了皇帝。在军队的包围下,新皇帝回到了首都,朝廷中没有人能抵抗他。于是他登上王位,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这位“黄袍加身”的皇帝成了统兵大将,也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是那个国家的最高军事官员,在那之后拥有军事权力。赵匡胤当了皇帝,手下立了大功,自然也就跟着“鸡犬升天”了。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给赵匡胤“披上黄袍”的原因。赵匡胤的皇帝宝座坐稳了,他马上“喝了一杯酒解除兵权”,在酒席上夺走了他手下所有将领的兵权,制定了“崇文抑武”的国策,目的就是防止武将权力过大,“黄袍加身”的故事又发生了。在皇帝的逻辑里,有谋反的实力就相当于一定要谋反。无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在下属的胁迫下,结果都没什么不同。

我怀疑自己有危险,这种危险自古就有。

可惜一代名将岳飞没能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他认为自己很忠诚,所以做什么都是对的;可能他觉得自己一向光明磊落,不用怕被奸臣中伤。但他错了。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王建多次要求秦始皇赏赐大量良田和漂亮的房屋,才出兵。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但王建说,秦王以前疑神疑鬼,现在把秦国的军队都给我了。如果我不这么做,怎么才能打消秦王的怀疑?与王坚相比,岳飞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军队的强大已经让皇帝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宋高宗曾经为他建了一座房子,但是岳飞拒绝了。他说:“在敌人被消灭之前,我到哪里去照顾我的家人呢?”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天下才会太平,岳飞回答说:“文官不贪钱,武将不怕死,天下才能太平。”在百姓眼中,岳飞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将军。但是在皇帝眼里,岳飞实力很强,却没有欲望,说明他是“待价而沽”,他内心欲望很大。岳飞已经是太尉了,很重要的大臣。他还想要什么?自然是皇帝的宝座。

岳飞的悲剧可以给后人借鉴:后世有两个人和岳飞是同一个环境,一个是明末镇守辽东的将军袁崇焕,一个是清朝剿灭太平天国的将军曾国藩。袁崇焕自高自大,对国家忠心耿耿,任意杀害大臣,引起了皇帝的怀疑。他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造成了整个明朝的军事失败。曾国藩则截然不同。曾国藩在抗击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湘军”,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主人。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曾国藩打败了英勇的太平军,消灭了太平天国。完事之后,曾国藩立刻感受到了朝廷冷褒下的猜忌和谨慎。他果断决定解散湘军,最终不仅保住了性命和名声,还实现了国家和平。与岳飞、袁崇焕相比,曾国藩是最懂“假”三字的人。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