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是哪里(虹口江湾源)

曹伟

像第一部分中的法华和杨静一样,第二部分中的香港镇和江湾镇也因这条河而繁荣。不同的是,在近代,印相港和江湾从陆路交通的变化中受益匪浅。前者得益于公路建设,成为上海东部重镇,后者借助吴淞铁路和淞沪铁路,迎来了千年历史的巅峰。可惜30年代的两次淞沪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几代人积累的繁荣一度毁于一旦,令人唏嘘。

1934年上海的区域地图中,就有江湾区(江湾镇)的位置信息,走马塘也标有。jpg。

上海东镇,引往事。

在网上搜索印相港,结果寥寥无几,全都指向杨浦区宁武路长阳路口北侧一个只有十几间房子的老式小区:印相港小区。这种低调与之前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末民国时期,这里曾是整个沪东地区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湘钢,顾名思义,是一条河的名字,一般是由北向南流,南通黄浦江,北面綦江。据记载,在清朝初期,印相港的水面是宽阔可行的。清康熙年间,名为迎香铺、迎香铺,在《同治上海县志》中首次命名为印相港,应该是由“项英”的谐音演变而来。湘钢和东西走向的周堂浜在今天的湘钢居民区交汇。利用这一点,这一带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城镇,并逐渐以河为名,故又称“象岗镇”。

在香港镇的东端,有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白庙。庙前有一座香花桥横跨周堂浜,庙西有公刘庙。清末民国时期,这里比较流行。民国初年,殷巷岗镇有三四百居民。镇上有石头铺成的十字路口,城镇的四个角落都有大门。东门位于宁武路以东,西门为双阳路长阳路口,南门位于河间路以北,北门位于双阳支路以南。城西有黄于咸丰元年(1851)所建的讲经堂,城北西闸口有观音阁,为周故居。镇上的标志性建筑是厚仁堂,是用来做棺材的。此外还有董氏第一堂,民国时在此开设了医院。大殿东为魁星阁,西为环秀阁,北为文昌宫。宫殿里有一所学校。咸丰十一年(1861年)更名为仁厚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后,改称厚仁小学堂。1913年加建四栋后改名为银西小学。

医疗、教育、宗教等公共机构聚集于此,反映出百年前的殷巷岗镇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民国初年,有南货店、茶馆、酱园、当铺、木铺、染坊等大小店铺100多家。它已经成为沪东的一个重要城镇。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殷巷港镇的兴起也与租界的扩张密切相关。起初,它创造了这个镇上繁荣的湘阴港。19世纪末,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淤塞,航运价值大不如前。另一方面,由于殷巷岗镇的南部,也就是1899年长阳路以南的地区被圈入了公共租界,后者在这一带修建了道路,客观上帮助殷巷岗镇继续保持了交通上的优势。

周《上海历史地图集》主编,1926年上海行政区地图中标注的殷巷岗乡及租界位置。

1913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修建的华德路(今长阳路)延伸至镇西闸口,允许一些近代工业企业在殷巷岗镇一带设厂,如东华纺织厂、三友工业社等。1922年,从殷巷岗镇出发,一路向北至湘阴路方向修筑了马玉山路(今双阳路),成为当时沪东地区通往吴淞的重要干道。20世纪20年代中期,近代上海三大赛马场之一的远东运动场建成,引入香港小镇成为人们观赛的必经之路。因为赛马场当时在“印相区”的行政范围内,所以又俗称“印相赛马场”。

根据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市政当局对每月新建房申请数量的分区统计,以殷巷港镇为核心区的印相区新建房数量长期居于全市前列,往往仅次于与租界接近的闸北、湖南。这个传统小镇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开始。不幸的是,战争的爆发摧毁了殷巷岗镇积累了百年的繁华。1932年“一二·二八事变”的导火索是日本僧侣在马屿山路挑衅三友工业社工引发的流血冲突。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殷巷岗镇处于战区,镇上除了白色的寺庙,几乎没有什么建筑。虽然战后也有居民回到这里搭建窝棚,但古镇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已荡然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相港一带残存的河道逐渐被填河修路,窝棚相继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工人新村。只有这个“印相港社区”成为了历史的注脚。

千年江湾,人杰地灵。

感谢上海地铁三号线的“江湾镇站”,以前的江湾镇还是有存在感的,因为这三个字在这里真的太重要了。

江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宋稿《典藏·食货十七》载:“江湾浦口位于吴淞江旁,连接洋河,商贾大部分船艇略入吴淞江,取江湾至秀洲青龙镇,江湾为商贾必经之地”。可见,江湾的崛起与便利的水运条件不无关系。

相传南朝梁年间(502-519年),在江湾建有功夫庙。后晋天府三年(938年),和尚广智在这一带修建了保宁寺,周围的人也不少。到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江湾地区第一批街巷形成,市镇越来越大。南宋高宗统治时期(1127-1130年),著名抗金战士韩世忠在此驻军,部分士兵及其家属在此定居,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江湾镇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场所。即历史上有“金锣店、银南巷、铜江湾、铁大场”的说法。明朝中叶,江湾镇饱受日寇蹂躏。一度全镇被毁,精华尽失。清初以后逐渐恢复,市场繁荣。

《新民晚报》江湾乡地图/清末出版的龙岗地图

交通的好处保证了江湾小镇的天长地久。许多河流在这里汇聚,吸引了人们和商机。其中最重要的走马堂,原名钱家浜,据说是以吴越国王钱六的名字命名的。后来因为韩世忠驻扎在这里,所以叫走马堂。江湾镇的河面很宽,码头很多,很热闹。至今仍是江湾镇重要的景观河。由于地处上海与宝山之间的必经之路,明清至民国时期,当地官员赴吴淞阅兵、池塘勘测时,经常在镇上设排。

1876年7月,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镇段正式通车。虽然这条铁路因为守旧势力很快被拆除,但1898年,松湖铁路又多了一个车站,江湾镇得以坐上时代的快车。如今,铁路早已不见踪影,但北站路、西站路、南站路的名称和淞沪铁路江湾站改建的纪念地,依然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中国铁路百年车站”启用仪式展示。

凭借水陆交通的便利,江湾镇在清末民国时期成为上海东北部的一个巨大港口。谷物和棉纱的贸易很繁荣,镇上有许多餐馆和茶馆。曾有“吃江湾镇”之说。镇上聚星堂的蒸菜,羊肉面馆的小吃,袁宇酱园生产的酱油都是沪上有名的。除了发达的商业和贸易,江湾镇有三大特点。

第一,寺庙多。保宁寺在江湾镇已经一千多年了。自后晋开始,经后人修缮修建,香火不绝。高峰时可容纳200名僧人。现在江湾镇的保宁路是原来的庙前路,池沟路是庙沟填的,万安路是以保宁寺的万安亭命名的。

靳东文化花园小区内的旧景德寺建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东岳泰山,大殿右侧是古龙庙。后来,韩世忠悬挂了靖康年间自缢的学士刘英的画像,神龙寺改名为学士殿。从南宋到清末,香火不断。今万安路359号三官堂,是江湾镇唯一的古刹。这里原本是一座道观,道士散去后,改为佛寺。早年曾供奉清康熙元年(1662年)塑成的伽蓝佛像。

三官塘

几经沉浮,寺庙于1990年修复并重新开放。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名寺玉佛寺在迁到安源路现址之前,位于金盏北路一带。代代相传,一度停在江湾镇。

一百多年前玉佛寺在江湾地图上的位置新民晚报/龙岗地图

当年江湾地区玉佛寺照片新民晚报/龙岗图

江湾镇的第二个特点是繁荣的文风。早在明代,乡村圣贤就在保宁寺正殿后面创办了江湾书院。嘉靖十三年(1534),嘉定县令李自坤在保宁寺西侧建曲江小学。明清之际,江湾书院一度荒废。清顺治年间(1644-1661),嘉定县令查在书院所在地建文昌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另一本地人严慕礼等人集资在新市南路1225弄建了一座两层楼的魁星阁,即今天的魁昭路。

魁星阁

民国以后,江湾镇出现了各种新式学校。比较著名的有1912年迁无锡的神州大学、1924年迁无锡的书院、1925年匡创办的立达书院、1927年迁上海的上海大学、同年利用反动政府强占的上海大学校园创办的国立劳动大学、1935年迁江湾水电路的粤东中学,被《申报》誉为“上海最顶尖的私立中学”。至于小学和幼儿园,更是数不胜数。江湾镇人才辈出,著名中医蔡,中医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始人严福清等。,都是一时的英雄。

立达书院系列:《立达》(新第2号)1933年1月2日出版(上海江湾立达书院发行)

江湾镇的第三个特点是工业发达。随着铁路运输的便利,自清末以来,江湾镇创办了许多现代工业。宣彤元年(1909年),镇南就有了生产雪茄的人和工厂。此后,华通肥皂厂、科学仪器博物馆(生产各种量具和文具)和震旦制药厂(生产药品和胶水等。)已在江湾镇设立。1918年,蔡邕春芳在靳东河滩西路一带创办了电灯厂,这是该镇电力供应的开端。1919年,在江湾火车站旁边,建立了一个流民工厂(后改为模范工厂)。其产品业务包括橡胶、翻沙、印刷、地毯等12种,拥有600多名员工。是当时江湾镇最大的工厂,也是上海最早的橡胶厂之一。

江湾镇和湘钢镇一样,在淞沪会战期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几代人积累的繁华在兵荒马乱之下付之东流。上面提到的大多数寺庙、学校和工厂也在这一时期遭到破坏。

一群倭寇正在江湾镇划船过河,远处就是江湾镇的房子。

江湾公园韩世忠喜欢上海热线/农豪上海地图

时至今日,江湾镇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与周边地区并无二致。然而,这条流经中国走马塘、承载着过去的路的名字,以及矗立在江湾公园的韩世忠雕像,总是让这个地方想起它不平凡而辉煌的过去。

编辑:朱喆

校对:阎石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