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为何“举国一致”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一景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日本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地区。为了动员国民支持战争,日本政府利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国内进行排外主义的煽动,造成“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局面。

  一、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国内“举国一致”的形成

  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挑起“了九一八事变”。日本政府利用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对事件进行歪曲性报道,称“九一八事变”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排日”政策、中国民众侵犯在华日侨的权益、中国军队“暴戾”无理挑衅所致,煽动日本民众的仇华、排外情绪;媒体大量宣传日本士兵如何在冰天雪地里“英勇”地与“侵犯”日本“生命线”的中国军队作战,希望国民做军队的后盾。不明真相的日本民众在收听、收看了这些报道后,无不表示应严惩“暴戾的支那”士兵,维护日本“以10万生命、20亿国币”取得的在中国东北取得的“合法”权力。

  “九一八事变”点燃了日本青年的“爱国”热情,很多人要求入伍,到中国东北“保卫祖国”。甚至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未被批准入伍或者未被派到中国东北而走上极端道路,“两名第8师团的士兵因未被选派到满洲而自杀。大阪一名24岁青年因未被选派出征满洲,从新世界通天阁上跳下自杀” 。

  在日本媒体的鼓动和政府的煽动下,日本民众通过给出征士兵写慰问信、寄慰问袋、捐赠慰问金等形式,表达对“保卫”日本“生命线”士兵的敬意。据1931年9月26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满洲事变突发后,南陆相、金谷参谋长的房间自不待言,连报社的桌上也堆满了从全国送来的血书、慰问袋,其中不乏中小学学生的慰问金,这些学生把积攒的零用钱寄到部队。截止25日共收到慰问信2万余封,现金2千余元”。1910年成立的日本退伍军人组织“在乡军人会”是战争的积极支持者,“在乡军人会”通过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鼓动国民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支持战争。形成了“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狂潮。

  自古以来以“相夫教子”著称的日本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支持战争。1932年3月,大阪妇女成立了“大阪国防妇人会”,这是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成立的妇女组织,10月改名为“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它号召日本妇女要积极参加支持国策的社会活动,为“圣战”作贡献,到1934年底会员达到123万人。“大日本国防妇人会” 成员身穿白色围裙,斜披写有“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字样的授带,成为战争时期的时髦打扮。“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组织妇女慰问出征将士家属、制作慰问袋、写慰问信,照顾伤病回国的士兵、慰问阵亡者遗属,形成了所谓的“铳后支援”。大阪步兵井上清的新婚夫人千代子为鼓励丈夫出征中国东北,用短刀自刎身亡。她在遗书中写道:“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保佑大家平安,为国效力” 。有两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给部队将领写信,表示:“一定要让我们去作战地护士” 。1942年2月,“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爱国妇人会”、“大日本联合妇人会”合并为“大日本妇人会”,他们将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子全部组织起来,并在朝鲜、台湾、桦太、南洋群岛等地建立相应的组织。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成立了具有行业性质的“报国”组织,诸如:产业报国会、农业报国会、商业报国会、海运保国会、大日本青少年报国会等组织,这些组织声称:“要赤诚报国,努力保证后方国民安定,军需品的供给,克服困难,为国运兴旺作贡献,” 在特殊的战争条件下,各行各业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放弃以往只顾自己赢利,追求个人收益的做法, “重新从国家的角度把握商业原有的配给机能,确立国防国家需要的配给组织” 。

  在听到日军前线“告捷”的报道后,不少日本民众表示出兴奋之情,他们不断为日军 “攻城掠地”欢呼。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的消息传到国内,东京股价暴涨,出现了不少“南京成金”(即攻占南京后出现的暴发户)。1937年12月14日,东京40万人举行庆祝日军攻占南京的提灯游行活动,文部省下令全国小学放假一天以示庆祝。日本著名的钟纺株式会社社长津田信吾听到日军攻占南京后表示:“期望军队打到南昌、汉口、成都,直到蒋介石举手投降,我们将提供部队所需要的一切。……按照现在的样子前进,一年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似乎是快了点,悠着点吧” 。有人认为日本攻占南京,“今后随着蒋介石政权没落,日本将在中国实行大跃进,呈现出年末金融安定、国内购买力上升,对战后发展寄予无限希望的社会景象” 。日本舆论一致认为随着日军乘胜前进,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对战后日本的繁荣充满期待,更加疯狂地进行战争煽动。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