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怎么样(上海航空和中国东方航空)

2019年,中国民航客运量达6.5亿人次,全行业运输飞机3818架。航空空运输企业集团主要包括中国航空空集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占据国内69.3%的市场份额。在庞大的中国市场支持下,中国三大航空空运输企业。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回顾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的成长发展历程,提升中国民航发展的“道路自信”意义重大。

一、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成长期:1987-2001

1985年1月7日,国务院同意《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中国民航正式开启了“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为导向的改革之路。根据这一方案,明确提出原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管理局政企分开,以北京为基地成立中国航空空公司,主要经营国际航线和部分国内干线。东航空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目前主要经营国内干线和国家指定的国际航线,逐步发展成为以经营国际航线为主的国际航空公司空公司。南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主要经营国家指定的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

1987年,中国民航业客运量仅为1310万人次,仅为2019年的2%。在航空空运输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中国民航局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提出了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方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航市场的发展。1988年,总部设在北京的国航空公司和总部设在上海的东航空公司相继成立。1991年,中国南方航空空公司正式成立。

(1)三大航空公司空运输企业生产“兴旺”。

航空空运输企业“独立于所属行政部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91年,国航、南航和东航的客运量分别为289万人次、568万人次和420万人次。到2001年,客运量分别增长了2.2倍、2.3倍和1.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从成立计划可以看出,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公司,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政治使命。国航以国际航线为主,南航、东航以国内航线为主,兼顾部分区域国际航线的运营。这种政治取向决定了三大航空公司空公司的航线网络有着显著的不同。1991年国航空平均载客里程达到2780公里,属于“名副其实”的国航空公司;南航和东航的平均旅客里程分别为960公里和1105公里,国内市场是后两者的主要市场。随着三大航空公司空公司航线网络的逐步优化发展,国航增加了国内航线,南航、东航增加了部分国际航线。但直到2001年,国航的客段里程仍超过2100公里,而南航和东航分别只有1310公里和1530公里。

(二)中国航空空运输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

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空运输企业独特的市场定位影响了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时间。东航是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航空公司。1997年2月4日、5日、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空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被媒体誉为“中国航空空概念股”。1997年,东航营业收入达96亿元,净利润3.7亿元。1997年7月,中国南方航空空同时在纽约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超过7亿美元。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直到2004年,国航才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直到2006年才登陆上交所。在资本市场,国航进入了最新阶段。

国航并不是三大航空公司中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空。为什么呢?最有可能的是,它仍然取决于业务表现。从生产指数来看,2001年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生产规模是1991年的4.4倍,其中,国内生产是1991年的4.3倍,国际生产是4.6倍。从运输收入指标看,中国民航运输企业收入是1991年的5.3倍,其中,国内运输企业收入是1991年的6.5倍,国际运输企业收入是4倍。国际收入增长明显落后于国内收入增长。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东航和南航的生产结构,决定了它们取得了较为有利的经营业绩。国航面向国际市场的生产结构,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显然有些不足,经营业绩差也在情理之中。国航在此期间积累的运营经验可能会让其深刻认识到,没有平衡的国内国际市场,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期的发展战略。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二.中国三大航空公司重组空集团:2002-2011

2002年,国务院发布《民航体制改革方案》,评价当前民航运输行业“航空空企业竞争过度”,“无法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际航空空行业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深化民航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为应对中国加入WTO的竞争,民航业再次自上而下主动改革,“对民航总局直属的9家航空公司空公司进行联合重组,政企分开,组建3家大型航空公司空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以国航、东航、南航为主体的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

(1)国航:资本市场强大有力,航空空枢纽战略领先,经营业绩突出。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28日,国航空公司与中国航空空总公司、中国西南航空空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航空空集团公司,并联合三方航空公司空。AVIC集团重组后,迅速启动主业和辅业的全面重组。2002年全面实现了航空空运输主业的全面整合,实现了生产经营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全集团在营销、生产经营管控上的一体化管理。AVIC集团高效、全面的重组,当年产生巨大效益,实现利润10亿元。2003年,面对非典的严重冲击,国航依然实现了盈利,这为其2004年在香港上市奠定了基础。2004年12月,国航h股在香港上市;2006年8月18日,国航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

由于资本重组和运营重组的“叠加效应”,国航充分实现了资本的“威力”。在此期间,国航加大了对资本市场的投资。2004年9月,国航进入山东航空空。2010年3月,国航增资深航,成为深航第一大股东。

2006年6月,国航向国泰出售港龙空股份,投资购买国泰空股份,占国泰股份17.5%。2009年8月17日,国航收购中信泰富持有的国泰航空,交易金额63.35亿港元。交易后,国航持有的国泰股份达到29.99%,国航派驻国泰股份的董事人数达到4人。国泰和国航的股权交易可以写进教科书。通过此次股权交易,国航成为全球盈利能力优秀的国泰空股份的股东,每年可为国航带来超过10亿港元的投资收益。就国泰而言,成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巩固了香港枢纽地位,是典型的双赢交易。

2007年4月至11月,中国航空集团通过子公司AVIC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增持东航空,持股比例由4.92%上升至6.02%。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航空集团收购东航股份的步伐到此结束。如果AVIC争取通过资本市场与东航进行重组,将极大地改变中国航空空运输行业的竞争格局,但历史上没有如果。AVIC未能收购东航,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AVIC进入上海市场。尤其是东航整合了上航空之后,AVIC离上海越来越远。

尽管如此,在本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国航在资本市场的实力,生产经营战略的成功执行,以及可观的商业成就都取得了。2010年,国航股份营收达到810亿元,净利润达到125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东航:亏损与挣扎并存,走出“最黑暗时刻”

2002年,原中国西北航空空公司合并,原中国云南航空空公司与原中国东方航空/[K0/]集团公司合并为主体,组建中国东方航空空集团有限公司。与AVIC集团重组相对应的是,2002年开始的重组,使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陷入了“吞噬”5家民航企业的巨大债务压力,其中就包括西北航空重组带来的巨额债务。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后的十年间,东航5次更换领导班子,包括4位董事长和5位总经理,每位董事长和总经理平均任职时间不足两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变动频繁,改革措施难以持续,陷入管理者变动越多推进越难的怪圈。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隐藏”的方式存在,直到2008年才以巨额亏损的形式暴露出来。”

回顾东航本世纪头十年的“最黑暗时刻”,有两个因素也是东航经营压力沉重的重要原因:

首先,上海实行“一城两赛”。东航上海运营“两局”,营收受到较大影响。1999年,上海浦东机场正式启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离市区更近,吸引旅客,航班整体客载系数高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而且平均票价比上海浦东高10%。直到2006年,上海两倍的旅客吞吐量相当于2019年上海虹桥的一倍。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东航在上海必须面对两种运营模式,东航的盈利质量可想而知。

二是与上海航空等其他基地航空公司空公司的本土竞争。2002年重组后,东航在上海没有足够的市场优势,反而受到了上海航空空和春秋航空空的严峻挑战。过度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上海航空空2008年净亏损13.6亿元,面临退市困境。

好在随着国内航空空市场的发展,以及上海浦东机场配套设施的完善,上海浦东机场的营收质量逐渐提升。更为关键的是,2009年6月8日,东航与上海航空空宣布重组,被东航称为三大战役中的“发展战”。东航与上航的重组,让东航摆脱了上海的“内斗”局面,一举控制了上海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上海建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008年,刘绍勇就任东航时,为东航提出了“活起来、站起来、跑起来”的道路。同时,得益于上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东航终于走出了21世纪头十年的“黑暗时刻”。2009年,东航成功扭亏为盈,走上了持续盈利之路,这是后话。

(3)南航:“大”转型,日臻成熟。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于1991年2月1日正式成立。1993年1月,南航空公司经国家批准,更名为“南航空(集团)公司”。2002年并入新疆航空空、中国北方航空空及其子公司北亚航空空和天鹅航空空的国内业务。目前,南航集团共有15家子公司,包括厦门航空空、汕头航空空、贵州航空空、珠海航空空和重庆航空空。南航空公司是我国运输飞机数量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空。

本世纪头十年,相比东航的“大起大落”和国航的“超盈利”,南航“沉着稳健”,保持了中国客运量最大的华航空公司的平稳运行,实现了营业收入最大化,积极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为南航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基金会包括:

首先,电商的布局为南航的业务转型奠定了基础。南航是国内第一家建立电商平台的航空公司空公司,成功推出国内首张电子客票。2005年10月28日,中国航空空在广州白云机场启动电子客票自助值机服务。2007年2月6日,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掌上值机”——“移动电子登机牌”服务。

二是积极布局国内基地建设,加强对主要市场的管控。南航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等多种模式,在中国建立了多达15家分公司和5家控股子公司,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南航前负责人刘绍勇提到南航的发展战略:“南航原有的点对点直线运营需要改变。我们过去占领这块领土,但现在我们正在考虑占领市场。北京呼应广东,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户,两个枢纽可以互动,这是形成大型网络航空公司空公司的基础。”2019年,北京大兴机场投入运营。作为第一家从大兴起飞的航空公司空公司,南航是南航未来发展的新起点。但谁知道南航为这一天准备了十几年?

正是因为南航的不断创新和长远发展战略,南航才成功战胜了“大企业”病,实现了稳健安全运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三.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自2012年进入“新时代”,自强不息,助力中国民航强国建设。

2012年,南航集团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首家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的航空公司空运输企业集团。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形成了国航以北京为核心枢纽、东航以上海为核心枢纽、南航以广州为核心的市场发展格局。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的营业收入占全行运输业务收入的78%以上,市场地位稳定。2012年,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进入新时代,走上更加稳定的发展道路,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助力中国建设民航强国。这些成就包括:

(1)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盈利表现。

从前文可以看出,前二十年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的经营业绩波动较大。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在规模化经营的支撑下,确立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战略,经营业绩更加稳定。通过加强风险管控,克服了经营利润“大起大落”的现象。2012-2019年,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实现持续盈利,累计盈利超1100亿元。

(二)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具有较为突出的国际竞争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了民航“飞出去了”的政治要求。然而,多年来,中国民航的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弱。基于枢纽战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引入了更多合适的机型,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国际航线。国航构建了均衡的欧美航线网络,是中欧航线最大的承运商。东航推出“太平洋航线”战略,以新一代777-300ER飞机为基础,在上海构建全新的美国航线网络。南航立足广州,打造“广州之路”,成为中澳航线最大的航母,成功运营全球最大的A380飞机。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在国际航线上的强势崛起,增强了中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过去的一切都是前奏。”1987年,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诞生,中国民航全行业只有42架干线运输机。2019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超过3600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业的重要力量。回顾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的成长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民航业以“自我革命、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使命,创造了中国民航业发展的传奇。这种精神是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空集团战胜疫情的法宝,必将成为中国民航建设民航强国的巨大动力源。

更多文章和观点,请访问柏杨专题。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