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榆(红果榆树图片大全)

红榆树(红榆树图片)

水稻播种、扦插和育苗技术。

基金:江西省2019年度林业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林木良种繁育关键技术项目(201927)”。

万等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新优树种的挖掘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继榆树、白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开发应用后,榆泽川卡坊近年来逐渐进入新优树种选择的视野。榆树,又称白榆,是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其分布范围不广,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江西和四川中部。它生长在平原、低山或溪流旁的酸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的阔叶林中。白榆心材红褐色,边材白色,嫩枝细长,树形优美,冠幅大,秋季叶片红褐色、黄色等。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白榆适应性强,生长速度中等,材质好,树干直。它能长成一棵高25 ~ 30米、DBH 50 ~ 90厘米的大树[3]。适宜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低丘陵地区,可作为用材、路侧、景观及“周边”绿化树种。国家林业局根据树种资源分布数量和综合功能,将榆树列入2017年《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指导栽培和技术研发。

根据黎晓新对榆树嫩枝生根的研究,发现扦插繁殖的种间差异显著,影响嫩枝生根率的主导因素是种[5]。由于白榆自然繁殖成活率低,目前分布范围窄,数量少,没有关于该树种繁育技术的报道。2012年以来,笔者通过多年的白榆人工繁育试验,成功实现了白榆人工繁育。现将榆树的育种及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和繁殖

1.1种子收获

选择树龄超过25年、果实丰富、籽粒饱满的健壮母树。采种时间应在4月中下旬,果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应及时采种。种子自然成熟后,用木棍敲落,铺上薄膜收集,去除杂质,晾干。经过多年的榆树育种试验,种子纯度97%,千粒重4.51~5.58 g,平均值5.09 g,标准偏差0.39 g。

1.2播种时间

种子收获和播种是关键。笔者在江西省安义县和浙江省绍兴市播种多年,收获后5天内播种完毕。

1.3苗床的土壤准备

按照常规大田育苗方法,整地作为苗床,“三犁三耙”,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第一次犁耕在冬至前进行;1月初进行第二次犁耕,结合基肥施用,667 m 2施肥量为饼肥250 kg,磷肥20 kg(或复合肥50 kg作基肥);第三次犁耕是在一月底进行的。同时在667 m 2施入10公斤硫酸亚铁粉或3公斤90%敌百虫晶体或2 ~ 3公斤黄丹,撒在土壤中杀菌杀虫。苗床由北向南,宽100~120厘米,高25 ~ 30厘米。苗床平整,自然长,苗床沟底宽25 ㎝,应做排水沟。

1.4播种方法

钻孔法播种,播种沟宽10厘米,沟间距30厘米,播种应平、直、深均匀,播种均匀。覆盖0.2~0.5厘米厚的种子腻子。搭建拱棚覆盖薄膜和遮阳网。

1.5苗木管理

播种后7 ~ 10天开始出土。当80%的幼苗出土时,在阴天或傍晚摘下薄膜和遮阳网。之后每隔7 ~ 10天喷一次10%甲基硫菌灵溶液800倍液,连续喷2 ~ 3次,防止茎腐病和幼苗突然倒塌。幼苗真叶长出后,当株高为5 ~ 10 cm时,按照30 cm×30 cm的行距移动间苗,平均苗密度约为11株/m 2。移栽后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施肥,浇0.2% ~ 0.3%的尿素溶液,然后每30天浇一次尿素(约3次),促进幼苗生长。9月中旬浇一次0.5%氯化钾溶液,促进幼苗木质化,防止冻害。育苗季节播种3 ~ 4次,疏松深度3 ~ 5厘米,防止土壤板结不透气,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注意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1.6苗木移植和培育

榆树幼苗在苗圃生长良好,根系发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成活。幼苗的第一次移栽应在秋季落叶后、春季萌芽前进行,在幼苗萌芽时要注意尽量减少伤根,以免影响移栽成活率。初植密度100 cm×100 cm,整地加入有机肥,挖40 cm×40 cm×30 cm种植穴,移栽裸根。对于生长良好的植物,移植全冠苗;芽前损伤或侧枝过多的幼苗,通过在20厘米处切茎进行移植。幼苗第二年,侧枝生长旺盛,多分枝。培育园林苗木时,要注意修剪侧枝,培育主茎,确定苗木的分枝高度。榆树苗培育至地径5 ~ 6 cm(第四年)时,进行第二次移栽,行距300 cm×300 cm,挖80 cm×80 cm×60 cm的种植穴,用土球移栽,每株施有机肥5 kg。移栽幼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疏松土壤,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园林工程中使用DBH大于10厘米的苗木。

1.7幼苗的生长

榆树出苗后,摘掉覆盖物,选择30株作为样方,每30天(每月月底)测定一次幼苗生长情况。据观察,苗木高生长高峰在7月至9月中旬,地径生长高峰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11月以后苗基本停止生长。幼苗停止生长后,随机抽取30份榆树幼苗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年(2012年)平均苗高70.1 cm,地径0.69 cm,最高苗高138.6 cm,最大地径1.29 cm,主根平均长21.8 cm,平均根宽31.3 cm×28.7 cm,平均长5 cm以上侧根数10.3个,侧根数量多,根系发达。当年可将苗木移栽到苗圃进行绿化育苗。

此外,确定2013年春季第一次全冠苗移栽后的1年生树,当年平均株高2.5 m,地径2.5 cm,DBH 1cm,最大株高4.5 m,最大地径3.9 cm,年末最大DBH 2.1cm。20厘米留茬扦插苗第一次移栽后的1年生树,平均株高1.8米,地径1.8厘米,胸径0.5厘米,最高株高3.1米,最大地径2.7厘米,年底最大胸径1.6厘米。移栽第二年7月底,平均株高3.7 m,地径3.5 cm,胸径2.6 cm,最高株高5.5 m,最大地径4.9 cm,最大胸径3.6 cm。

2切割传播

2.1切割基底

将泥炭、蛭石、珍珠岩按5:3:2的比例混合,然后搅拌均匀,作为扦插基质。切割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200 g/m 3灭菌。

2.2切割时间

三月初和六月中旬。

2.3岩屑的选择和处理

硬剪:扦插:待植株落叶后,将粗壮的枝条剪去0.5~0.8厘米的厚度,用一层泥炭(经多菌灵杀菌)遮阴保存,第二年3月初取出扦插。穗长约10厘米,保留3 ~ 5个芽。穗上的切口距离顶芽约0.3 cm,切面多为平切。下切口距叶芽约0.5 cm,切面多为斜切口。剪耳时剪刀要擦干净,用酒精消毒。将切好的插条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在1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杀菌30分钟后再扦插。

嫩枝扦插:扦插于6月中中旬,最好在晨光出来之前,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旺盛、组织饱满、叶片完整、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半木质化嫩枝。穗长5 ~ 10厘米,留3 ~ 5个芽,剪去下部叶,上部留1 ~ 2片叶,但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剪去每片叶的一半或1/3。穗的上切距顶芽约0.3厘米,下切距叶芽约0.5厘米。剪耳时剪刀要擦干净,用酒精消毒。扦插前用1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消毒30分钟。

2.4切割方法

将消毒后的插条放入浓度为1000 mg/kg的GGR生根剂中,插入深度为2 ~ 3 cm的穴盘基质中,快速浸泡8 ~ 10 s,然后插入切割深度为2 ~ 4 cm的穴盘基质中,用手指按压。扦插前将基质充分浇水,扦插后浇一次1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使插条与生根基质紧密接触。最后搭建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保温保湿。期间,用遮阳网遮挡,并保持20% ~ 30%的透光率。

2.5插件后管理

插穗后一个月内,每天要定时喷水,用微喷器或喷壶浇花,保持穗表面湿润,但不能浇水过多,防止穗腐烂。塑料薄膜中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 ~ 90%,温度控制在20 ~ 30℃。插条开始长出新根后,应逐渐减少遮荫,增加光照。大量插条生根发芽后,应揭去塑料薄膜,即可正常培育幼苗。10月后,幼苗应充分接受阳光,加速木质化。因为夏天温度高,所以需要控制温度,避免燃烧。此外,6-8月份,塑料大棚内高温高湿易发霉,每周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杀菌。

2.6移植管理

扦插苗形成良好的根系后,要及时移栽,保证后期生长。雨天移栽,定植后适度水荫,保证苗木成活。在苗圃培育1 ~ 3年,长成中苗后再移栽。

2.7扦插苗的生长

切割约10天后,观察到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扦插30天左右,切口愈合,长出新根,成活率达90%以上。2012年春季栽植的榆树苗,7月初按30 cm×30 cm行距移栽。当年年底,苗高可达50 ~ 80厘米,地径可达0.5厘米以上。

结论3

榆属植物具有树形优美、景观季节性强、适应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称为天然“过滤器”)。榆树是一种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景观树,其生长快是区别于大多数其他榆属植物的特点之一,但由于其自然繁殖成活率低,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目前,除了森林公园、林场、寺庙、村庄周围的风水林外,少量的天然林得到了保护,成片的天然林很少。作者对白榆育种关键技术的研究,有望有助于推动我国白榆育种进程,为林木育种者提高白榆育种效果提供参考,有助于培育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开发应用于园林绿化。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