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新生儿黄疸

在宝宝出生2~3天后,皮肤一般会出现黄疸,大部分在半个月后就会消退,所以对于黄疸基本不需过于担心。不过如果是连续的黄疸不退而且有加重

宝宝出生2 ~ 3天后,皮肤上通常会出现黄疸,半个月后大部分会消退,基本上不用太担心黄疸。但是如果黄疸持续,有加重的迹象,宝宝心情不好,哭闹,体重下降,就不要再掉以轻心了。

简单来说,不用担心宝宝的生理性黄疸,要高度重视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黄疸”的概念。人体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和巩膜的黄色染色称为“黄疸”。胆红素是人体红细胞衰老死亡的产物。如果胆红素过多,超过肝脏的治疗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治疗能力下降,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

正常情况下,黄疸是疾病的征兆,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非病理状态,是由特殊的生理特征引起的,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红细胞和未成熟肝脏破坏增加,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因此,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 ~ 3天会出现黄疸,4 ~ 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 ~ 14天消退,早产儿2 ~ 3周消退。在此期间,孩子会摆脱黄疸。

但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黄疸程度深,进展快,即一天内加深很多;

3.黄疸持续时间长或消退后会再次出现。

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应及时治疗。

如果不能确定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因母乳喂养而发生,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不是很清楚。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持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 ~ 30 mg/dl。如果继续母乳喂养,黄疸会持续一段时间处于高水平,然后慢慢减轻。如果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胆红素会明显下降50%。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母乳性黄疸的特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其发生时间和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但胆红素的最高值会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往往在生理性黄疸后立即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并持续存在,也可在生理性黄疸缓解后加重。

早发性黄疸与晚发性黄疸的比较

早期发型

黄疸发生在出生后2 ~ 3天。

黄疸高峰时间为出生后4 ~ 6天。

黄疸消退了两个星期。

延迟发型

黄疸发生时间:出生后7 ~ 14天

黄疸高峰时间:出生后2 ~ 3周。

黄疸恶化时间:出生后4 ~ 12周。

停止母乳喂养2 ~ 3天后,如果黄疸明显下降,基本可以确诊母乳性黄疸。如果3天后没有明显下降,就可以排除母乳性黄疸,即使胆红素再稍微升高,也不会比以前高。

对于轻度母乳性黄疸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重度母乳性黄疸的患者,可暂停母乳喂养2 ~ 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联合光疗。暂停期间,应通过吸奶器吸出母乳,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缓解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预后好,不需要特殊用药,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小,孩子体重增加正常,家长可以放心不用反复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传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疸,损害肝细胞功能。感染多为宫内感染,其中以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最为常见,其他感染如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虫等少见。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败血症和黄疸。

感染性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黄疸,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持续黄疸。

阻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表现为出生后1 ~ 2周或3 ~ 4周再次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与此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甚至是白色陶器。这种黄疸可以通过b超检查来诊断。

无论什么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引起“核性黄疸”,预后差。除了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黄疸也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点预防,如预防妊娠期弓形虫和风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妊娠早期;预防出生后败血症;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平时要密切观察儿童黄疸的变化。一旦我们发现病理性黄疸的迹象,我们应该立即送他们去医院治疗。

不要紧张,也不要担心宝宝的黄疸。如果是生理性的,自然会被淘汰。如果是病理性的,就要抓紧时间治疗。平时要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