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写作背景简介 陋室铭作者简介

《陋室铭》是传世名篇,最早应该都在语文课本上接触过。但关于它的作者,其实一直是个谜。课本上称之为刘禹锡所做,是根据《全唐文》,然而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人提出异议。

颜真卿:《陋室铭》的作者是崔沔

唐朝名臣、书法巨匠颜真卿(709—786)在其《通议大夫守太宾客东都副留守云骑尉赠尚书左仆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中最早透露《陋室铭》作者为崔沔。

崔沔,字若冲(一作善冲),祖籍博陵安平。世为著姓,家学深厚。此后,《新唐书》《全 唐文纪事》都承袭颜真卿的说法,说是崔沔写了一篇《陋室铭》。不过由于具体内容不清楚,谁也不敢肯定此《陋室铭》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陋室铭》。

欧阳修:反对民间说法

不过,和《新唐书》看法不一样,民间一直都流传着陋室铭是刘禹锡所作的说法。到了宋时,宋人所编的《古文集成》就直接把《陋室铭》放在了刘禹锡名下。。

欧阳修也则据颜真卿文确切指明《陋室铭》的作者为崔沔,却未提及刘禹锡也曾作过《陋室铭》。

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编印《古文观止》之后,民间久已流传的刘禹锡作《陋室铭》说才演为定论。在此之前,刘禹锡作《陋室铭》说不过是自宋初以来民间的传言而已。

《陋室铭》不是刘禹锡所作的几个疑问

一、今存刘禹锡集诸刻本均不载《陋室铭》。

这是质疑者的很大一个证据,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陋室铭》就是刘禹锡所写。如果真是刘禹锡所写,怎么可能不选进自己的《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呢?

二、“盖闻”这样的俗语,不可能出自刘禹锡之口。

卞孝萱先生提出湖北应山(今广水市)的唐观音寺有一块碑,碑文开头四句说:“盖闻山不在高,有僧则名;寺不在大,有神则灵。”卞先生由“盖闻”二字推断道,“这样的话”应当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陋室铭》晚于唐观音寺界碑,其开头四句自然也是抄撮套用村言俗语而来,而这种情况“显然是一般文士所为”,不可能出自“著名哲学家刘禹锡的手笔”。

三、《陋室铭》的文风与刘禹锡的文风不太一样。

“鸿儒”、“白丁”几句是对群众的鄙夷,瞧不起群众,这与刘禹锡的思想不符合。刘禹锡作为勤政爱民的好官,怎么可能“无案牍之劳形”?

四、“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青苔景象,似是南方所有,由此推导出浙省文士伪托的说法。

五、《陋室铭》句式杂乱,不是标准的铭文体格。刘禹锡撰铭,往往四言或七言,句式整齐。如《薛州文宣王新潮碑》铭共40句。而《陋室铭》只有18句,四言6句、五言5句、三言1句、六言2句,又五言2句、三言1句、四言1句,句式杂乱。

当然,支持《陋室铭》是刘禹锡所作的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证据,如刘禹锡的集子中也曾言及“陋室”(有相似的典故),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其实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是很难的,比如说《西游记》的作者,到现在还没有确切证据说是吴承恩,只是因为人们习惯了这个说法(鲁迅、胡适提出,影响力太大),也没有确切证明是另一个人,就这么说了下来,其实学界看来,作者是吴承恩和不是吴承恩的比例,各占50%。

那么,教科书直接标上刘禹锡,可能也是为了教学的简单化,不然要让小学生、初中生去理解整个考证的脉络,实在是劳神伤时。但是,也不应该这么确切的告诉学生,《陋室铭》的作者就是刘禹锡!《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吴承恩!如果有学生想要详细学习唐宋文学,应该持有一个正本清源的态度,对一些固有的说法保持质疑心。

孰是孰非都暂无定论,只能等待后续研究者提出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陋室铭》作者问题释证/孙思旺

千古谜团《陋室铭》——再论《陋室铭》的作者及褒贬纷争相关问题 /王淑梅

再谈《陋室铭》及其作者 /段塔丽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