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怎么样(上海城市评价)

【法眼观】

光明日报记者 任鹏 颜维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同一天,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这部全国首部人民建议征集地方性法规,同样以“人民”作为核心词。

这不仅为人民建议征集能级提升、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也宣示了上海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决心与态度。

1、“我更多了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

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上传视频者(UP主)“大程子”赵红程是一名轮椅人士。2022年夏天,赵红程得知上海已有不少公共交通有了无障碍设施,就专门去做了体验。结果让她有点小失望,公交车的司乘人员对无障碍设施的操作并不熟练。随后,赵红程把体验视频发在网上,并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这条视频有15万点击量,虽然网友评论很热闹,但她的建议仍然停留在视频里,实际情况并无改观。

直到有一天,一名网友向她推荐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信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赵红程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封建议信。让她没想到的是,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的工作人员当天就和她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偶然乘坐同一班公交车时,情况已大有改观。后来赵红程才知道,建议提出后不久,上海全行业的公交司乘人员就进行了针对无障碍出行的培训,这让她感到特别温暖。

“那一刻,我不再感到孤独,更多了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身为一名在上海独自打拼多年的“新上海人”,赵红程在文章《喜欢上海的温度》里写道:“我喜欢上海,其中,最喜欢的是她的温度!”

5月15日,市民在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休闲漫步。新华社发

同是年轻人,95后的嘉定区徐行镇大学生村官吴豪已是一名资深的建议人。从2016年至今,他连续三年有建议获评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尤其让吴豪感到自豪的是,2022年5月,他提出的积极引入公众参与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得到采纳,促成了上海“‘十四五’规划市民大家谈”等活动。“市民大家谈”等活动先后收到各界市民建言23000余条,有相当一部分被吸收采纳,直接写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6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吴豪欣喜地发现,他提出的“建议人提出的建议内容要真实客观”在《若干规定》中也得到了体现。

“民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实可感的,这是我最深的感受。”吴豪说:“《若干规定》广纳民智,立法为民,真实反映民众意见,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2022年开始,“五个人人”成了上海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努力方向,赵红程和吴豪们参与人民建议征集的切实行动,成为“五个人人”最生动的写照。

2、人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大靠山

“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因水而生,市河横贯,百水相接,秀南桥、大仓桥、跨塘桥未能连珠成串。建议重视松江‘漕运文化’的保留”“临港有天然的地标建筑——东海大桥,桥下有网红海滩。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以东海大桥为‘骨架’、滴水湖和芦潮港以西为‘翅膀’的‘大鹏鸟’,展翅协同发展”……

2022年5月起,围绕上海“新城发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以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与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新民晚报社联合组织开展“五个新城规划建设”人民建议征集。短短一个多月,200多条“金点子”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从中,我们看到了市民心向往之的新城模样,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与突破口,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大靠山、最足底气。”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公众处处长朱丽芳深有感触地说,规划工作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前多局限在“圈内”搞规划,即便听取意见,也倾向于请专家、找学者,让业内人士出谋划策。从2017年起,“上海2035”总体规划、“一江一河”贯通、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众意愿调查,以及“我为上海村庄设计加油添彩”等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中,一些既接地气又独到新颖的见解,不仅完善了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还经常让朱丽芳由衷感慨——“高手在民间”。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