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八年,大臣的一番话让康熙勃然变色,事后康熙却重重奖励他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封建社会的皇权高度集中,在皇帝身边办事必定要当心谨严,否则一句无心的话可能万劫不复。当然,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敢于直言的铮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康熙时代的大臣,他的一番话让康熙勃然变色,不过事后康熙却重重嘉奖了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敢于直言的大臣又是谁呢?

此人名叫沈荃,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大臣,出身于明朝天启四年,江苏人。顺治九年,28岁的沈荃高中探花,因为富有文采,而且为人刚正不阿,所以得到了顺治皇帝的重用。顺治逝世后康熙继位,不久后沈荃的父母先后逝世,使得沈荃只能回家奔丧,错过了在康熙时面前崭露头角的机遇。

守丧期满后,康熙皇帝特意召见了沈荃,让他担负翰林院侍讲。前面我们说了,沈荃是顺治年间的探花,学识广博,因此不久后,康熙又让他担负了注定官。这个注定官就是专门负责为皇帝讲授《起居注》的老师,从这方面说,康熙与沈荃有师生之谊。

沈荃不仅学识广博,而且敢于直言。康熙十八年,康熙皇帝做主,修正了罪犯流放条例,将流放地由蒙古改为吉林的乌喇。比起蒙古,乌喇是一个气象严寒的处所,很多罪犯因为不适应气象而被冻逝世。恰逢当年大旱,康熙问大臣们,是什么原因导致气象如此干旱?

沈荃直言,他告知康熙是如今的流放条例导致的大旱。依照《大清律例》规定:罪犯法不至逝世才会被流放,而流放罪犯的目标就是给他们一条生路。如今的流放条例把这些罪犯流放到乌喇,这是致他们于逝世地,失去了流放罪犯的意义。如果能够修正流放条例,给流放罪犯一条生路,就能激动天地,三日内必下大雨。

康熙皇帝听后反问沈荃:“你能保证三日之内必下大雨吗?”按理说,这种事谁也没法保证,而且流放罪犯的条例原来就是康熙做主修正的,如今沈璇的请求颇有点让康熙下不了台的意味。稍微油滑的人听到康熙的反问后确定会缄默不语,不过沈荃却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他告知康熙:“只要修正条例,三日内必下雨,否则自己愿承担欺君之罪”。

要知道,封建社会的欺君之罪可是逝世罪,而且还有可能连累九族。康熙皇帝听后也勃然变色,直接下旨,命令沈荃第三天在午门外等待下雨。第三天,沈荃在烈日下跪在午门外祈雨,康熙皇帝连饭都不吃,专门盯着沈荃祈雨。

当时大旱,烈日炎炎,完整没有下雨的征兆,很多人劝沈荃向康熙认个错,保住自己的生命。不过沈荃却固执得很,他坚信自己的观点,直挺挺地跪在那里祈雨。偶合的是,不久后,果然飘来了一片乌云,刹那间大雨倾盆,普降甘霖。

康熙皇帝见状大喜,知道沈荃是不可多得的铮臣,因此立刻把沈荃召进宫,重重嘉奖了他一番。同时,康熙皇帝下旨修正流放条例,给流放罪犯一条生路。因为沈荃的仁者之举,这场大雨也被称为“仁者之雨”。自此之后,沈荃越发得康熙看重,不久后还担负了礼部侍郎,最终于康熙23年因病逝世,长年60岁。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