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提到值15座城的和氏璧,是何宝物?

我们上中学时,都学过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文中提到的和氏璧,属战国时代的赵国所有,秦王得知后,朝思暮想,必欲得之而后快,便许给赵国15座城池为代价,交流那块和氏璧。

在秦强赵弱的情形下,赵国不敢谢绝。让谁持璧出使秦国,去换回那15座城呢?几经推举,赵国最后选中了能言善辩、智商超群而又不惧生逝世的蔺相如。

明眼人都知道,无论这块和氏璧多值钱,哪怕真值秦国那15座城,秦国得到和氏璧后,也不会真的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那么赵国出使秦国的使者持璧到秦国后,会是一个什么成果呢?

对于赵国来说,最好的成果是,在换不回那15座城池的情形下,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而又不引起秦国的恼怒,不至于让秦国发兵击赵。

闲言少叙,最终,蔺相如精彩地完成了这项义务。成语“完璧归赵”就是这么得来的。

关于和氏璧的由来,战国时代,韩非所著《韩非子·和氏》首次作了记录。其中“和璧三献”一说,就交代了和氏璧的来龙去脉。

文中说,春秋时代,楚国珠宝匠卞和从山中发明一块璞玉,为谄谀国王,就愉快地跑到宫里,进献给了楚厉王。哪知楚厉王接过一看,以为基本不是什么璞玉,就是块石头。于是,楚厉王盛怒之下,就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后来,卞和不逝世心,待楚武王登基后,他把这块璞玉又进献给了楚武王。遗憾的是,楚武王也同样以为,这是卞和对他的诱骗,便又砍下了卞和的右脚。

卞和还是不逝世心,待楚文王登大位后,再献楚文王。楚文王识货,感到是块稀罕珍宝,便命人做了一番辨别和加工,并以卞和的姓氏在前,命名为“和氏璧“。

那么,话又说回来,在秦朝统一天下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哪去了呢?和氏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是石是玉?如果是玉,是碧玉、软玉、蓝田玉、玛瑙、翡翠还是独山玉?如果是石,是月光石、拉长石、绿松石还是蛋白石呢?

千百年来,和氏璧的研讨者,各种说法的都有,不一而足。

北魏学者崔浩所记“琢璧为玺“的故事,就说,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终于得到了和氏璧。“秦二十六年,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

这枚传国玺四寸见方。到了五代十国时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揣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那么,和氏璧真的就是那个失踪的传国玉玺吗?

不是,一点也不是。当代有学者研讨以为,所有先秦的文献记录都表明和氏璧只是一颗鹅蛋大小、可以双手捧住的珍宝。而传国玺四寸见方,即便古代的寸比今天的小,那么四寸见方也比现在的公章大二三倍。

所以,和氏璧基本不是传国玉玺,和氏璧与传国玉玺是两件独立的国宝。

现在,经学者精心考证,“琢璧为玺”的故事完整是子虚乌有,是北魏学者崔浩在公元5世纪时凭空杜撰的,没有一点史料作证,连传说都算不上。

对和氏璧的研讨,难就难在,和氏璧从没有在哪里涌现过,私家无珍藏,世界各地博物馆也没有,拍卖行里也无和它的影子。直至今日,考古工作者在地下也没有发明。

历史文献虽然没有关于和氏璧的直接实物描写,但在目前条件下,历史文献仍然只能是和氏璧研讨的唯一资料。

198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王博士,经过几十年的悉心研讨,发明,战国韩非所记的 “和璧三献”中提及的璞、玉、宝、理、璧,还有和氏、玉璞、玉人、楚山、宝玉,这些记录,把它们有机综合,穷根问底后,根本上可以解释“和氏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如果和氏璧是月光石、拉长石、蓝田玉等玉料。这些材料在战国时代并不符合“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因为,据那一时代的史料记录,当时的人们可以轻易找到成百数千块,甚或更多,哪还会价值连城?

反过来说,和氏璧应当是极为稀有的质材,甚至独一无二,能力价值连城。

在前人研讨的基本上,王博士从韩非子的记录中找到了一系列证据链条,经过进一步考证,最终肯定:和氏璧是一颗超级大钻石。

和氏璧是什么形状呢?是不是就是《说文解字》所说的:“璧,瑞玉,圆也”?

不是。

从历史文献研讨得出的结论是,从周代以至于汉代,璧的原始文字含义已经失传了。也即不知道是什么形状。

假设“钻石说“的结论成立,那古人是怎么把这颗大自然最硬的矿物——钻石,揣摩成璧的呢?对此王博士也有研讨,他以为,和氏璧是钻石,是“璞”。璞就是未经雕琢。在那时,钻石是无法加工的。因为找不到比钻石还硬的加工器具。

王博士关于“和氏璧“就是钻石的研讨结论,有威望人士作了这样的评价:

我们必需承认,在目前学术界所能获取的历史文献下,在当前所能树立的研讨系统中,王博士关于和氏璧乃为一颗超级大钻石的研讨结论,还是有相当根据的,也是最有可能的。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