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诗经

1. 怎么阅读《诗经》

阅读《诗经》,我们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手法与节奏上。古人说《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与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的性质、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创作手法上的分类。朱熹《诗传纲领》云:“赋者,直陈其事;比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章,以河洲上雎鸠之关关而鸣以求其偶为比,以兴起后二句所赋的淑女、君子之为佳偶,这一类诗是“兴”的作法。《诗经》中的诗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例外。

《郑风•缁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和“还”是一言的。《小雅•祈父》云:“祈父,予王之爪牙。”

“祈父”是二言的。《召南。

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

《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大多数。

《诗经》中也有“兮”字调,如《周南•麟之趾》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则每章末句用“兮”字;《召南•摞有梅》的“摞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则间一句用“兮”字。

以全部《诗经》而论,虽然“兮”字调只占极少数,但还是可以看出由《诗经》增变到《离骚》体的“兮”字调的痕迹来。

2. 《诗经》应该怎样读

三百零五篇也不是很多了^_^

我觉得不需要背下来

因为如果你背下来,不久变会忘掉

我们是读书,不是要背书

主要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了解我国的文化精髓

让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看待《诗经》的

——《诗经》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呢?

孔丘哥们在《论语*学而第一》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呀!就是很纯粹,很地道,很真,很很艺术的意思。

——学了《诗经》能有什么好处呀?

好处大了去了。据《论语*先进第十一》中记载:“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看看!人家南容就把《《诗经》》三百篇里的一篇里的一句话:“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翻来覆去地念,就白捡了个漂亮老婆。还有哪——孔丘哥们还说了:“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丘哥们的意思是,诗三百只要活学活用,就能当大官,能当大使常驻联合国。

——学习《诗经》有多重要?孔丘哥们在《论语*卷九 阳货第十七》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乖乖,一本《《诗经》》可以拿来抒情,可以用作观察社会的探察器,可以装饰社交形象,还可以用来发牢骚骂娘。其中的道理就近可以让自己当个孝子,往远了说还能搏个忠臣的历史美名。还有哪,读了《《诗经》》还能帮我们多多认识大自然里的好多奇妙的东东。嗯,看了孔丘哥们这个介绍,我已经心动了。咦?还有个小故事?

——据《论语*季氏第十六》记载:“(孔丘哥们)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它,那选一些比较出名的篇章来读就行

如果你想理解它,我建议你还是把它通吃了~

希望有帮助^_^

3.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怎么样】

尽管地理上差了好远,但我还是在亚丁的山路上发起思古之幽情,体会了一次茶马古道的感觉. 从亚丁回来以后,骑着骡马前往谒拜神山的经验一直活跃在我的脑中.提笔想写个短篇以作纪念,脑子却一个劲儿地喊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于是,我便想起了久未谋面的《诗经》. 由于我的那本《诗经》是电子版,每次阅读总要启动电脑,久而久之,便就赖得专门去看它.回归纸张,恐怕是深埋在读书人内里的一种情愫吧. 11块8.当时在当当网上见到它时的价格. 那就买吧. 一个星期后,收到了这本书.简素淡雅的封面设计,纸质也算不错.作者还特意经营了一段文字,讲了一个故事把大家顺利地接引到书的正文里,这令我十分感动. 这本书并没有全部收录《诗经》,只是把每个分类中作者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几首选录了进来,并且,为每一首诗都纂写了一段导读,用朴素优美的白话进行翻译,最后,还根据每首诗所描写的意境或主题,把相关的其他作品也作了简单的介绍,还有些相关主题的诗词欣赏. 看得出,作者的确是为此书花了心思. 不过,并不是特别适合我,毕竟,我已经把《诗经》及译文都大略地读过好几遍了,并且,相关的其他作品我并不是很想了解. 因此,这本书我推荐给对《诗经》并没有太多了解的朋友,如果您还以为《诗经》不就是《唐诗三百首》、《宋词》那样差不多的东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真的值得您看一看,您能从三千年前那些艰涩难懂的文字里,品味出清新的幽香. 至于书虫们,甚至是对文言文特别擅长的朋友,可以当成小品书来看,如果是学习研究的话,估计用途就不大了.。

4. 如何鉴赏诗歌

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它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鲜明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使人吟咏回味,以高度的凝练和含蓄使人回味无穷。

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可是,由于诗歌的凝练含蓄,以及文化积淀少等原因,诗歌鉴赏也历来是难题,下面我谈几点古代诗歌赏析的方法,供方家指点。

一、分清诗歌类别 不同的诗歌在表情达意、技巧运用、韵律节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古风、格律诗、词、元曲。

诗歌的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鉴赏诗歌,首先要分清类别。在常见的诗歌中,抒情诗歌的比例比较大,尤其值得研究。

抒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抒情,一类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以三类:一类是借景抒情,一类是借事抒情,还有一类是托物言志。

下面分别说明。 1、直接抒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

直接抒情的诗歌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写事,后两句抒情。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先言汪伦以歌赠己,后言桃花潭水即使深达千尺,也不及友人之情深,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直接传达出内心的激动。 2、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的诗是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寄予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作者仿佛纯客观地描写昔日显赫大族王导、谢安家的燕子,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门,不是直接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是将怀古之悠情寓于看似琐碎之小事之上,看似平淡然引人深思。

3、借人、事抒情 此类诗歌多以历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题材,作者借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认为周瑜的成功很侥幸,如果没有东风,火攻便不能成功,连二乔都将被曹操掳去,委婉地表达了孙刘联军会惨遭灭亡的严重后果。 4、托物言志 此类诗多借助某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着长长的触须,饮着清洁的甘露,远扬的蝉声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上传向远方。

它身居高处,不同反响,并不是借了秋风的威力。作者借蝉表明自己的看法:人若能身居高洁,同样能不用借助任何力量而使声名远扬。

二、尽可能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一首诗在赏析过程中,不了解历史背景往往容易导致诗歌鉴赏肤浅化,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例如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诗面来说,作者通过叙写项羽,宁可自刎乌江也不回去见江东父老的情节,表达了对项羽不屈辱偷生的壮举的仰慕之情。但再深入思考:李清照是婉约词派集大成者,何以对豪迈的项羽大加赞叹,其用意何在?翻开历史,我们看到李清照所处的时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迁都南京,致使无数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也遭遇丧夫之痛。

女诗人孤苦零丁,飘零异乡,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原意是要借项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谴责之情。

可见,要全面地赏析古代诗歌,了解其历史背景是何等的重要。 三、尽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经历 诗人人生经历的变化,往往致使其诗歌风格、题材、思想内容的变化。

其中以李煜、李商隐、李清照等人最为典型。其前期作品与后期诗作几乎判若两人。

以李后主为例,25岁便成为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君,生活豪华奢侈,其词作范围,多描写宫廷生活,如其《玉楼春 晚春初了明肌雪》、《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或沿袭传统题材写男女之情,如《一斛珠 晓妆初过》、《菩萨蛮 花明月晴笼轻雾》;或写离愁别恨,如《采桑子 庭前春逐红英尽》、《清平乐 别来春半》等等。但29岁时南唐为宋所灭,他成了亡国之君,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情,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写亡国之恨。

其代表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凄凉悲怆,与其前期诗作迥然不同。还有,诗人处在不同的时代,诗歌的主题、风格也迥然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物华天宝,国力强盛,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情讴歌理想的人生,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世界,其风格浪漫,想象丰富,感情丰沛。而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的杜甫,在飘零的途中,凝视着流血的大地,所咏之作则体现了一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可见,熟悉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更深地理解诗歌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学会进入诗歌的意境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给意境下过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我们的学生怎养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呢? 其一,要靠联想 诗歌的主题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此。

5. 阅读《诗经》《楚辞》有什么方法

首先很高兴认识你,因为我也是个诗经迷。

其次,中国的古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像诗经和楚辞这样离我们所生活时代比较遥远的作品。像我们这些现代人很少接触古文,而且对那时的历史普遍不太了解,所以不理解很正常。

不过这是可以通过阅读和积累克服的。针对诗经,建议你多了解一下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在读每首诗的时候,试着联系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中所说的人,这样就会相对好理解一些。

还有要多朗读诗歌,朗读会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推荐一本书:《最美不过诗经》李颜垒 著。

针对楚辞,建议你多了解一下屈原、宋玉等人的生平,因为人的境遇界决他会作出什么作品。期待你的好消息。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