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临海为什么那么穷(浙江临海太穷了)

在著名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诗歌。白居易《卖炭翁》众所周知:“卖炭哪里挣钱?买衣服,买嘴里的食物。身上衣服差,心里着急,巴不得天冷。”衣衫单薄的卖炭老人不能御寒,却祈求天气再冷一点卖个好价钱,让人落泪。

“浑身罗绮的都不是蚕农。”北宋诗人张裕的《蚕女》也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沿海谚语》中有很多类似的内容,生动地描述了穷人的辛酸与无奈。

农民抿米糠,卖盐的喝淡汤。

米糠是大米加工后脱落的外壳,一般用来喂猪。农民早出晚归,整天在田里辛苦劳作,最后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吃米糠。卖盐的不愿意在菜里多放盐,吃得很清淡。可想而知,这些人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临海《陵江支竹词》云:“植稻粒(读音[gě],方言助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得”)啜糙糠,植果树,尝果实。捞起鱼后到处飘,养蚕大妈(大姑娘)捞起衣服!”

农民、果农、渔民、蚕农辛苦劳作,到头来却吃不起、用不起自己劳动的果实。

种菜,抿菜堆,编赤脚。

吃不起饭,穿不起鞋,这是底层老人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卖姜,抿辣芽;卖蒲扇,用手捂;卖蒲鞋,赤脚。(同理,卖姜的抿辣芽,卖粉丝的用手捂。)

卖姜的只吃碎姜芽,粉丝舍不得用好粉丝遮阴。卖鞋的不愿意穿自己的鞋,宁愿赤脚受罪。这是穷人省钱的做法。其实也是迫于生活的重压和无奈。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蒲扇除了降温,还有遮阳的功能。许地山《捻一张网,工蛛换一窝,夫妻》:“她一手掌扇挡午后阳光,一手提一件长衫,盼蝉鸣梧桐。”

油女用水擦头,肉女啃骨头。

女士:中青年女性。意思是卖油的买不起油,卖肉的买不起肉。

赤脚赶鹿,靴啜肉。

一个赤脚的猎人抓到了鹿,却吃不起鹿肉;吃鹿人是穿皮靴的有钱人。

本尼迪克特,被老絮(弹棉大师)困住;本尼迪克特,被老公司覆盖;笃迪,盖蓑衣由徐老四;一定要玩,被老公司罩着。

弹棉花的师傅帮人做被子,但是穷得只能盖蓑衣,甚至没有被子盖。

泥水,木匠,前磨后亮。

泥瓦匠和木匠整天忙着给人干活赚钱,可他们家是漏雨的房子,四面透风。

没日没夜的玩,浑身珠光宝气;没日没夜的做,穿着一条破裤子。

整天休闲的人穿金戴银,珠光宝气;整天忙忙碌碌的人穿的都是旧衣服旧裤子。

有双布裙,有臀(അ,音[kū])。臀部,指臀部)。

有钱人穿好几件衣服,穷人却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连屁股都露出来了,难掩羞愧。

前面卖姜,后面卖鸭蛋。

穷人的鞋袜破了,脚趾前露,像姜;露在外面的鞋跟,像鸭蛋一样。这是对底层劳动者的自嘲。

这些海边老话生动地反映了旧社会劳动群众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努力工作却品尝不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不公平现实。

以前我们在课本上读到“满身罗绮者非蚕农”“十指不沾泥,鳞次栉比住一楼”之类的古诗,让我们觉得抽象而遥远。读这些沿海老话,能让我们感受到乡土气息,感受到祖先生活的艰辛。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