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力下降怎么办(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护理措施)

听不见或者听不清楚,有多少老人在担心这些问题?有多少老人因为担心麻烦别人而默默承受这些烦恼,变得越来越沉默和孤独?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的听力损失,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照顾家里老人的听力,应该怎么做?

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波教授近日做客健康室畅谈直播,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听力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人老了就听不见了?

要求

都是同龄的老人。为什么有些人听不见?

刘波:老年性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定义:发达国家建议65岁,发展中国家建议60岁)由于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听力功能下降的总称。老年性耳聋是指由于生理年龄的增加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所以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概念比较大,涵盖了老年性耳聋。

虽然听力下降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常见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老年人都一定是重听。这里有程度上的区别。老年人的听力损失不仅与年龄有关,还有其他综合复杂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因一些慢性病导致听力下降;还有可能是各种耳科疾病导致的听力损失,比如中耳炎,可能发生在儿童期或者中年期。因此,当年龄与疾病因素叠加时,老年人的听力损失程度会比同龄人群更严重。

考虑到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听力损失的人,或者在个人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听力损失,此时如果叠加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噪音损伤等因素,这样的听力损失会比同龄的人更加明显。

听不见不是好兆头!

要求

听不清楚?听不见吗?小心点!

刘波:同样是老年听力损失,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有不同的性质。比如衰老相关的听力损失,可能是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低频听力良好;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所有频率均下降。一些慢性病、药物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也会先影响高频听力。无论是哪种听力损失,临床表现都是相似的。首先是听不见或者听不见。

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时间听不清或者听不清楚,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反应似乎也有点慢。他们还表现出社会隔离现象,如抑郁、紧张、孤独、焦虑、自我否定等情绪和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人发出警示信息,比如“老张,前面有个小坎,有点危险,不要跨过去”,老人也会因为听不到而影响安全。

要求

老年听力损失可以逆转吗?

刘波: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只有一些康复项目可以用来提高听力,比如助听器。但是,有些耳疾,如突发性耳聋,即使是患有突发性耳聋的老年人,也应积极治疗,保护听力健康。在此,要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注意听力损失的预防。研究发现,糖尿病对老年人的听力有显著影响。

要求

是不是真的又聋又蠢?

刘波:国内外的研究都集中在老年人听力损失和认知障碍的关系上。结果表明,轻度或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和下降程度高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仅是听不见的问题,还会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

要求

老年人的听力怎么了?

刘波:有时候听起来很复杂。有些疾病会引起听力波动,最常见的是梅尼埃病。主要有四种临床表现,即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其次,有时候耳朵堵塞,导致听力不好,拔掉耳朵可能会缓解。此外,由感冒引起的听力损失有时是好的,有时是坏的。

总的来说,老年人无论听力好坏,都应该去医院检查。

要求

自测听力的技巧

刘波:你如何尽快知道自己是否有听力问题?教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把手指放在耳朵里揉一揉。你听力不好吗?此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地通过窃窃私语、机械表等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来测试老年人对声音的反应。如果家属使用语音测试,要注意说话的口型,以免被唇语提示,影响判断。

在此提醒各位老年朋友,参加老同学老朋友聚会时,如果听不清别人说话,但别人能谈笑风生,听得很好,就去医院做听力测试。

提高听力,摆脱这些误区。

要求

长期耳鸣是听力下降的前兆吗?

刘波:耳鸣和听力下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年轻人也会因为加班熬夜出现一过性耳鸣,并不一定意味着听力下降。听力损失的患者也没有耳鸣的症状。

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和家族性听力损失的老年人,出现耳鸣时,一定要去医院做听力检查。

如果听力测试没有问题,可以分析一下耳鸣的具体情况。耳鸣的原因太多了。另外,老年人要有听力筛查的观念。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听不清或者言语交流有困难,去医院做听力检查也是早期发现听力疾病的一种方法。

要求

听力损失,预防胜于治疗!

刘波:有许多针对老年人听力损失的临床干预项目,原因各不相同。当然,预防远胜于治疗,听力健康的自我管理很重要。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要把生活习惯放在第一位。比如老年人戴耳机要掌握“66原则”,即音量不能超过60分贝,时长不能超过60分钟。还有,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下听耳机,不要经常熬夜,注意慢性病的自我管理。

对于一些急性耳聋耳鸣的患者,或者有眩晕症状的老年人,一定要积极干预,服药治疗。当然,当老年人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无法恢复时,就要选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而不是等着听力越来越差。

要求

可以只在必要的时候戴助听器吗?

刘波:很多老年朋友觉得一旦戴上助听器就离不开了,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往往愿意戴上。有些老年人甚至认为戴助听器是听力不好的特征,甚至可能被贴上残疾人的标签,心理上不愿意戴。其实使用助听器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你突然戴上助听器,可能就没那么好用了。而且,助听器也需要保养。如果不经常使用,一旦突然佩戴,助听器也可能“有点脾气”,显得用处不大。

要求

耳朵里有耳垢怎么办?

刘波:耳道内有分泌耵聍的耵聍腺,就像汗腺分泌汗液一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状况。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话、咀嚼等的时候。,小耳垢片会自行脱落。但是如果耵聍长得又硬又大,堵塞了耳道,就要去医院取出来了。自己操作容易损伤耳道或鼓膜。

要求

长期敲耳朵会影响听力吗?

刘波:耳科医生不建议抠耳朵。因为耳朵有自洁功能,不用自己挖也能保持耳道干净。

当然有人会问,耳朵经常痒,每次洗澡都控制不住手怎么办?需要强调的是,抠耳朵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从耳科医生的角度,不建议拔耳朵。

如果耳朵痒,经常流水,说明耳朵有病。这时候去医院看医生治疗就好了。不要自己掏钱。另一种情况,大人掏耳朵被旁边的孩子模仿也是有风险的。

你治疗听力损失做得对吗?

要求

药物性听力损失的老人应该坚持服药吗?

刘波:药物性听力损失是指由于使用某些药物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而导致的耳聋。这里的药不是指老年人长期使用的治疗慢性病的常规药,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听力有害的药物称为耳毒性药物,最常见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些药物应该谨慎使用。当然,怕耳聋就不吃药的想法也是错误的。

要求

网上购买的助听器可以信任吗?

刘波:现在国内外都有OTC(非处方药)助听器,可以根据听力图、验配方案等自主购买。而不是专业的听力学家。这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但现阶段技术调试和操作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可能比较困难。而且老年人在没有医生诊断和听力评估的情况下,盲目购买助听器也是不合适的。同样的助听器,隔壁张伯伯觉得好用,自己家老人不一定好用。所以选购助听器时,科学的验配很重要。如果真的想自己买,最好提前做好疾病诊断和听力评估,然后在专业指导下购买。

要求

避免年纪大了听不清楚,记得这样做!

刘波:首先,保护听力要从小做起,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进展,以非常健康的状态进入老年。其次,如果老年朋友听力不清,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积极治疗。还是那句话,不要认为听力下降是伴随衰老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是不可取的。不能否定自己,也不能和别人交流。

要求

有些老年人听不清楚。我们做什么呢

刘波:在面对听力不好的长辈或与听力损失的长辈交流时,不建议盲目提高音量,说话或“喊”的声音特别大。而是要主动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配合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样,老人会更容易“听清楚”。

当然要给老人更多的陪伴,经常聊天增进感情,防止认知下降。一旦老人意识到自己听力下降,家人可以尽快帮其选择助听器。

老年人必须认识到听力损失是影响他们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希望我们的老朋友身体健康,听力良好,享受健康的晚年。

数据:健康中国

编辑:叶嘉诚

(0)
上一篇 2022年7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