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怎么样(考上东北林业大学厉害吗)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

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林学专业前途光明,这是东北林业大学第二次起航的机会。

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新农业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林业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投身林业行业,成为林业发展的接班人。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思琦

生于森林,强于森林。

东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东北林业大学),1952年由浙江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和东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而成,是一所以林学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大学,拥有林业教育两颗“明珠”——国家森林公园帽儿山实验林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

东北林业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林业大学之一,建在东北国有林区腹地,见证了中国林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贡献了人才和科技支撑,形成了包括林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林产工业体系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体系。徐秀娟,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队,环保烈士…建校近70年来,东北林大为国家培养了近19万名具有“森林”品格的人才。他们严于律己,汗流浃背,绿水青山,在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理论引领、道德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如何奋进未来,抓住新时代的机遇,继续辉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

实现由点及面的跨越式发展。

《瞭望》:学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李斌:2017年,我们的林业工程和林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学校已完成五年建设,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计划即将出台。

一期“双一流”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建设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形成人才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国北方高校吸引人才的压力很大,打出了“吸引、培养、稳定、打基础”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通过人才建设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新增国家人才工程获得者26人(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以目标任务为导向进行人事机制改革,打破“多做少做”的分配制度。各学院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薪酬与任务要求、绩效考核、学习成绩挂钩。年薪制可以带“帽子”,也可以不带“帽子”,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整合资源,调整学科结构,打破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布局和格局,使科研布局更加聚焦和清晰。

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系统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和知名度显著提高。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年全国农林院校学术竞赛排名中位列前20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推出卓越研究生计划,注重内涵建设。

五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留学生数量居农林高校前列,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成立奥林学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联合人才培养;将建立奥林联合研究所、智能林业研究中心和袁林化学和材料研究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博士方面的国际合作。校际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如何看待“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的意义和影响?

李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创新教育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真正建立中国的大学。

这一重大工程要求高校无论科研教学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服务于中国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不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要构建中国的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评价机制体系等。,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学科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东北林业大学拥有林业工程和林学两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正以此突破为依托,以点带面,实现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群的目标。同时,通过推进整体布局,推进机制改革,推动东北林业大学跨越式发展。

希望在2035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指引下,提高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推动林业高等教育成为绿色教育提供者、绿色科技推动者、绿色文化引领者,助力建设蓝天碧水的美丽中国。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供图

培养懂农业、爱农业的新型人才。

《瞭望》:如何理解东北林业大学的校训:“师法天地,德与自然相结合”?

李斌:这两句话分别摘自《中庸》和《老子》。

“师法天地”的古义是“大学之士,能明天地之间的规律,明白天地生生不息的生化过程”。“德天合一”的字面意思是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可以解释为读书人要努力学习天地之间的知识和学问,探索世界的奥秘,揭示事物的科学规律。不断开拓进取,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林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林务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品格、忠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合作的气度。这是林业对人的启示,也是大自然对教育的启示。目前,校训精神更多地融入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思想,引领东北林大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如何看待农林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李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5G信息化、智能农林、绿色健康等高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强烈,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改革需求。

目前农林类人才的培养不适应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知识技术体系与现代农林产业要求不匹配,教师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不够,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行业脱节;另一方面,专业越来越细,出口越来越窄,不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挖掘潜力,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客观上有些同学不喜欢选林业。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林业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投身林业行业,成为林业发展的接班人力量。环境烈士徐秀娟的侄女徐卓从东北农业大学转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学院。毕业后,她回到奋斗了三代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这样的年轻人是我们需要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

展望:如何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业的新型人才?

李斌:新农业科学的建设是我们的重点。下一步,学校要探索建立新农业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这是建立新农业科学的第一步。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树立培养懂农业、爱农业的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开设人才实验班,在本研究的整合中不断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调整学科体系,建设辅修专业和微专业,实施普通专业和文理融合,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以“大数据智能林业”和“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交叉突破,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推进集新工科、新农科于一体的一流涉林专业集群建设。

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明确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定位,加强爱林教育。学校率先提出研究生支林计划,与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合作,并为支林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免税项目。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本科生作为支林研究生。支林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可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

二是夯实新农业建设基石。促进科教结合,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涉林品牌“黄金课程”,加强优势特色专业高水平教材建设;建设国家农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激活新农业建设的动力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加强校史、校情、体育教育;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实施措施,形成“三轮育人”格局。

第四是创建新的农业科学和新的生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加强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形成集课程、实践、竞赛、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

抓住“十四五”的机遇期

《展望》: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您如何布局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

李斌:我们将围绕“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下大力气前瞻科研方向、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能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具体来说,在新农科建设方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布局“林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向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优化林业与林业工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型生物科学拔尖人才班,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林中人培养,打造林业产业人才培养高地;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从环境治理的角度,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城乡环境整治和优美宜居环境为重点,建立多系统合作、服务地方振兴的新模式。

展望:学校有哪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计划?

李斌: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林学专业大有可为。这是东北林业大学“第二次起航”的契机。

学校将以帮助实现碳中和为核心目标,统筹林草生态系统“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聚集国内外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专家团队,重点开展林草“碳中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

学校正在组建“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设立6个研究中心,设计精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工作方案,安排一批碳中和相关的研究项目,研究林草领域碳中和的路径,包括碳汇产业、生态系统与安全、森林精准管理、林下产业、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大数据、林业智能装备等。同时,探索东北亚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需求。

展望:你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什么愿景?

李斌:未来,东北林业大学不会抛弃“森林”,也不会抛弃“森林”,而是要立足、做强、服务、培育“森林”,让“森林”有更强的生命力。

一是拓展“森林”概念,致力于景观、林、田、湖的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多学科、高层次发展。二是让非“林”专业插上绿色翅膀,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地方和行业发展。第三,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为国家培养德、智、能、素养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培养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