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大别山的意义(1947年挺进大别山的大转折结果)

在解放战争中,1947年是特殊的一年。在1946年6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之后的这半年里,我党我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在东北、华北、中原等各个区域,各个野战军和国民党军队开展了数场战役,以抵挡国民党的攻势。

但此时国民党军队依靠着美国援助和抗日战争中积蓄的实力,一时之间占据了主动,我党在全国各处的根据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但此时由于中原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我军取得了反攻作战的胜利,使得国民党八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1947年年初,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在胡宗南的指挥下向当时党中央所在的延安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一举歼灭中央机关和西北野战军。

就在这危急关头,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审时度势,命令刘伯承、邓小平所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一举扭转了解放战争的局势。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要选择刘邓大军作为挺进大别山的主力,挺进大别山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且听本文为你娓娓道来。

毛主席的战略考量

在胡宗南大军压境,山东六十万大军直扑根据地的情况下,解放军面临的压力非常之大。尤其是毛主席率领的党中央,被迫在陕北地区和胡宗南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进行机动。

而要想解决延安和山东地区解放军和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就必须想办法突破国民党军的围堵,打断蒋介石的”重点攻势”。

但是一时间从何处开始着手呢?这是毛主席要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区解放军此时仍然在和国民党拉锯,一时间难以抽身,况且从西北到东北,远水解不了近渴。

江南仍然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而西北地区,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实力不足,装备和给养都是问题,很难在西北地区和胡宗南发动正面决战。摆在毛主席眼前的,是一个几乎无子可下的棋局。

但毛主席不这么想,他将目光放在了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由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此时在反击国民党进攻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实力在几个野战军当中也数一数二。

假如能够让刘邓大军向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进发,”打到外线去”,就能向南扼住南京的咽喉,向西逼近武汉,直接对国民党统治地区的腹地造成威胁。

同时,打到大别山一带,可以让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机动部队被迫回防武汉和南京,有效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毛主席决定让刘邓大军南渡黄河,从鲁西南地区配合陈毅、粟裕的华北野战军机动作战,先解决山东地区的困难。但此时毛主席仍然没有正式决定让刘邓前往大别山区域。

刘邓大军果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战役开始之后解放军频传捷报,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

蒋介石不得不抽调了8个师14万人的兵力向刘邓所部集结,企图围而歼之。解放军于是在羊山集跟国民党的整编66师杠上了。

就在双方酣战之际,7月23日,毛主席电告刘邓二人,让他们”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扭转局势的关键

毛主席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给刘邓二人下达这样的指示呢?要知道,此前毛主席给二人的指示是要在陇海线一带由内而外的发展机动作战,这样突然的战略转换是有风险的。

原来此时陕北一带的局势已经非常严重,胡宗南加紧了围攻的脚步,陕北根据地的军民生产生活情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了。

但刘邓大军也面临着长达一个月连续作战,供养装备跟不上,部队疲劳的困境。况且此时战役的主动权在解放军手上。

刘邓二人想通过这次战役扩大战果,吸引牵制更多的敌人。于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向中央复电,陈述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二人的想法。

7月29日,一份3A级极机密电报送到了刘伯承的手上。

电报是由毛主席亲自起草的,上面标着的3个”A”字十分醒目。刘伯承只粗略地看了一眼,脸色便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连忙接过了电报。电报的内容如下: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赓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主席的话让二人大受震动。如果不能尽快调动敌人,减轻陕北中央面临的压力,那么陕北若是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次日二人回电中央:”决心于休整半个月后出动,以适应全局之需”。

刘邓大军即将直面困难,千里跃进大别山!8月7日,以晋冀鲁豫野战军11纵为首,刘邓二人率领4个纵队向大别山地区进发,拉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蒋介石在接到刘邓所部南进大别山的消息之后大为恐惧,此前他仍然认为刘邓二人或许会向北回防支援陕北地区。

如今却往南直插大别山,这与国民党现在的战略部署完全不符。

更重要的是,一旦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就会对宁汉一线形成致命的威胁。而这一带恰恰是国民党主要势力范围。

如果让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那么南京和武汉就彻底暴露在了共产党的枪口下。

于是他急忙从陕北、豫北等地抽调了将近33个旅的兵力,在中原一带对刘邓大军进行围堵,想要在黄泛区围歼刘邓大军。

但此时蒋介石仍然认为刘邓大军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因此并没有立刻投入全部兵力。

这使得刘邓大军迅速地通过黄泛区,打破包围圈,于8月27日胜利渡过淮河,挺进大别山腹地。

于此同时,为配合刘邓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部也向豫西地区出发,打开豫西、陕南等地局面,迫使胡宗南抽调了两个整编军保护西安。

陈毅和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越过陇海铁路插入豫皖苏地区,打开了外线局面,建立了根据地,打下了群众基础,为淮海战役积蓄了大量的实力。

陕北局面在三路大军互相策应之下得到了充分的缓解,西北野战军也乘此机会发动榆林战役,歼灭胡宗南部六千余人,一举扭转了陕北局势。

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后,蒋介石迅速让时任南京政府国防部长的白崇禧全面指挥大别山围攻作战。

白崇禧此人素有小诸葛之称,心计毒辣,手段凶狠。

刘邓大军虽然挺进了大别山,实现了毛主席的战略意图,但在和白崇禧作战期间。

由于白崇禧实行了坚壁清野的作战策略,加上刘邓大军缺乏重装备和给养,因此一直受制于白崇禧指挥的国民党军。

因此,在中央困难得到解决后,1948年2月,刘邓大军开始转出大别山。

随即重组为中原野战军,并依托之前在千里跃进大别山当中收获的部分成果,完成了一部分淮海战役的前期准备。

历时半年之久,横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省的惊人壮举,就此完全结束。

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毛主席用兵思想的一个重要展现。

虽然从战术结果上看,刘伯承、邓小平二人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损失过半,装备和实力大不如前,原先打下的根据地也几乎丧失。

但是,在战略上,陕北地区中央面临的危机得到解除,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1947年,重要粮食产区太行山普遍干旱,晋绥解放区发生40年来最严重旱灾,山东、华中解放区也发生严重的旱灾。

冀鲁豫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用于军事开支。邓小平说,冀鲁豫解放区。

可见当时晋冀鲁豫地区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压力。有人可能会问,刘邓大军走后,根据地缺少力量,岂不是又沦为了国民党统治区?

其实不然,在刘邓大军走后,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迅速越过陇海线,向晋冀鲁豫一线靠拢。

陈赓谢富治兵团也在豫西陕南一带活动,填补了之前刘邓大军留下的缺口。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不仅缓解了陕北中央面临的危机,更为华东野战军创造了活动空间。刘邓挺进大别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破了铁板一块的安徽和湖北地区。

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留下了钉子,为之后的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

而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如同一把尖刀一样威胁着武汉和南京这两个国民党的军事政治要地。

使得蒋介石长时间将大量军队聚集于这一带,为之后的淮海战役一举歼灭中原两淮地区国民党主力提供了条件。

而在刘邓大军转出以后,陕北危局已破,华东野战军实力大增,从根本上扭转了之前我军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蒋介石被迫在之后选择将主要兵力收缩在两淮及长江流域,并转入防御态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对长江以南的突然袭击。

解放军也在这之后迅速收复失地,转入反攻。

综上所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毛主席这般超前战略思想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正是毛主席审时度势,灵活决策,不因小失大,并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才能下活陕北,乃至解放战争这盘棋。

这是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动,它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而刘邓二位首长能够不计代价,理解贯彻中央意图,也是极高政治智慧和政治觉悟的体现。

虽然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兵力,但仍然保存了实力,为之后的淮海战役做足了准备。

可以说,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毛主席领导,刘伯承邓小平等军事家配合下,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一次搏击。

它通过小代价换来了敌人的大损失,最终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带来了决定性的机遇。

(0)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