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怎么死的(孙小妹最后和刘备怎样了)

《三国演义》给人的感觉是鲁肃真的很平庸;根据小说的描述,他几乎没有能力。曹操南下,刘表死了,孙权派鲁肃去荆州探听消息。由于诸葛亮事先告诉刘备要有所反应,鲁肃从他们口中什么也没得到,对曹操一无所知。

鲁肃把诸葛亮请到江东,叮嘱他不要说孙权面前有大批曹军队,以免吓着孙权。诸葛亮故意激怒孙权。鲁肃没看出他的挑衅,于是责怪起来。诸葛亮说明后,鲁肃去找孙权,让他再向对方求教。然后孙和刘联合起来对抗曹。但周瑜一直想借机除掉刘备和诸葛亮,鲁肃夹在中间,想起了和解的作用。实际上,它们分别成为了这两种力量的利用工具。

总之,小说给人的印象是,生活中的鲁肃很老实,但是没用。他是一个老好人。他经常被诸葛亮忽悠而不自知。他在关羽面前像个孩子,毫无还手之力。吴国和孙权用了这样一个人,对吴国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让吴国吃了苦头。

这种描述不符合历史真相。鲁肃不是这样的人。写小说《三国演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高超的智谋和关羽无比的勇猛,违背事实诋毁鲁肃。其实,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孙权对他这么重要?鲁肃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由祖母抚养长大。他家很有钱。鲁肃生性豪爽,助人为乐。等到他成年的时候,世界一片混乱。鲁肃的心思不在管理家业上。相反,他花了很多钱和材料,甚至卖掉了他的土地。这笔钱被用来救济穷人和结交学者,所以他在当地很受欢迎。

周瑜做窝头的时候,带领几百人到鲁肃的地方。他去迎接鲁肃,希望鲁肃给他的部下一些食物。这时鲁肃家有两仓米,每仓收三千元。鲁肃指着其中一个仓库,交给周瑜。周瑜视鲁肃为异类,于是深交,成为知己。

当时有个很厉害的军阀袁术(袁绍的弟弟),听说鲁肃的名声,给了他一个东市的官。鲁肃见袁术做事没有规矩,成不了大气候,就带领一家老小连同一百多名年轻的侠客南下,在周瑜管辖的领土上安了窝。当周瑜动身去江东时,鲁肃和他一起去了。此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刚刚掌权。有朋友邀请鲁肃去巢湖,鲁肃正在考虑。周瑜劝鲁肃留在江东,并引用马援的话说:“当今天下,不仅君臣在选,臣子也在选君。”他当即向孙权推荐鲁肃,认为可以重用,江东也放不走这样的人才。

从鲁肃遇到孙权之前的情况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有大志、有主见、有远见的人,他是能够选主的。袁术这样的人虽然一时成名,却唯恐避之不及。正因为如此,孙权对鲁肃一见钟情。当客人们当众退出时,鲁肃也告辞了,而孙权却留下他一个人,共用一桌酒席深谈。多年以后,孙权和鲁迅谈及鲁肃的贡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鲁肃第一次和他密谈时谈到了建立帝国商业,让他感到很高兴。第二,曹操率领几十万水陆大军南下欺负孙权投降的时候,大家都说投降了。只有鲁肃反驳了这种言论,劝他紧急召来周瑜,付给他兵权与曹军作战,这是第二件让他高兴的事。孙权的两大贡献,鲁肃当之无愧。鲁肃告诉他当皇帝的时候,孙权还不到20岁,所占领土也不大,看不到他当皇帝成功的可能性。

鲁肃这样说,可以说是以臣知君,也让年轻的孙权坚定了称霸天下、争夺霸权的心。赤壁抗曹,鲁肃是孙权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唯一的策划者。没有他的支持和赞助,孙权很难下定决心,取得成功。

孙、刘联合抗曹,鲁肃起了关键作用。他不仅为孙权制定了计划,而且贯彻了孙权的意图,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

鲁肃实际上参加了战斗。周瑜统帅时,鲁肃被任命为瓒军队长,帮助周瑜策划指挥,也是功不可没。所以,在曹操败退之后,鲁肃首先回到了吴栋。孙权叫众将列队迎接鲁肃,自己下马迎敌。周瑜病重。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接替他的位置,说鲁肃的智慧足够他用。周瑜本人文武超群,普通人不在他眼里;吴栋那么多将军,周瑜一个人推荐鲁肃,说明鲁肃确实有过人的才能。

周瑜病逝后,孙权拜鲁肃为汾武校尉,代周瑜领兵。据史书记载,鲁肃开始驻扎在江陵,后来下到屯路口,在军中很有威望。他的军队一下子从原来的四千人增加到一万多人,拜韩昌太守和部分将领。后来与孙权作战,攻破安徽城,升为横江将军。

在是否将荆州借给刘备的问题上,鲁肃的态度与周瑜和吕范截然相反。他主张借之,反对扣留刘备。他对孙权说:“不要扣留刘备。虽然你是神武有名的将军,但是曹操的势力太强大了,而且你刚刚得到荆州,你的恩情和威望还没有传遍各地,所以你要借刘备的影响力,通过他安抚荆州的将士。这样一来,为曹操多树立几个敌人,为自己多争取一个盟友,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应该说,鲁肃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全局眼光的。

[本文摘自《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发表于《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10期,作者黄仲景]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