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是哪里的(澄海地名大全)

织布

在澄海,过去只用土著编织,家里用麻纱织夏布。到了清朝末期,机器编织开始出现。澄城华侨高圣之从日本神户带来十台四柱式织布机和多名日本女工,创办了局,设在后县(高氏宅地)人民会堂旁。宣彤元年(1909年),从日本购买了70台电烙铁布机和花台织布机,并聘请了一名日本技师仿制日本柳条布,搬迁至东马厩,即后来的“版面巷”,即原澄海县织布厂旧址。这里又叫“雪头巷”,因为靠近东宫。

镇布局生产的布被澄海人称为“版面布”、“柳条布”。它柔韧、美观、耐用,很受欢迎,其产品远销当地和南洋群岛。临近城市的东湖、新宁、港口等地也已布局。其中新宁村数量最多,共有十余台,织机3500台。詹姓最多的是900台织布机。后来,悦来接手了高的振放局,成为了稳布厂的新东家。詹的家也位于城市的东部,与后来的大众剧院相对,与的“荣路第”相邻。东湖有两家布厂,不仅生意上有竞争,其他方面也有竞争。其中一个连续生了九个男孩,另一个生了九个女儿,一时成为笑料。

亚麻厂后来搬到了中山北路工业区,这里成了邮局。现已改建为万盛花园住宅区。

酿酒

成成酒厂位于凤岗,是本村的王兴人开的。工厂用大米酿造白酒,手工操作,规模中等。建国后,公私合营并入澄海酒厂。时至今日,丰里有一条路叫“酒厂后”,是酒厂的遗迹。

制糖

澄城有个地方叫“糖屋”,在城北的燕祖祠巷附近,靠近后来的假山。清代,建阳镇陈氏家族曾来此建糖厂,用土法榨糖,并在附近置房。其中一间书房后来卖给了刘的面包店。这间书房靠近三川溪,清幽雅致,与城南陈绍刚的书店结构相同。刘的书房曾经是政府安排给一家居住的。文革结束后,书房的产权归还给了刘·。

比赛

后来,拉纱成了澄城妇女的主要谋生手段。1955年以前,澄城妇女的主要工作是在火柴厂工作。包括大量在家粘火柴盒的老人小孩,吃火柴做的那碗饭的澄城人,至少上万人。

永顺火柴

澄海在民国二十年(1933年)开始有火柴厂。最早成立的是龙田村永顺火柴厂!在此之前,澄海人一直用“打火石”打石头取火。清末明初,火柴出现了,不过是舶来品。它们是游客带回唐山的舶来品。人们称之为“外来火”和“自燃火”。那时候每根火柴都比较长,并不认为是安全的火柴,因为每根火柴的磷头碰到硬物都可能着火,这是不安全因素。后来技术改进,火柴盒两面擦磷片才能使火柴着火,于是成了“安全火柴”。

当时澄城有五六家火柴厂,凤岗王厝寺的奇昌火柴厂(牛牌)规模较大。这个城市的西部和南部有火柴厂。王厝田、吴芳庙、陈舍卜庙、郑厝巷一休都有火柴。潮剧著名演员姚璇秋和陈辅在加入潮剧队之前,都在火柴厂当女工。

当时人们做饭用柴火,三餐都要用火柴点燃,所以火柴成了日常用品,销量非常大。抗战胜利后,火柴业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澄海火柴厂从抗战前的两家发展到1949年的十三家,其中近一半在澄城。1951年,全县有12家火柴厂。1956年2月,工人壳厂、奇昌火柴厂(均设在澄城)、花桥火柴厂(设在土城镇)公私合营,成立澄海火柴厂,设在龙田村,后迁至澄城东。

自从有了打火机,柴火就逐渐消失了。现在澄海不好找了。

香烟制造

清光绪年间,澄城有个卷烟作坊,规模不大。民国时期,普宁人陆续来到澄海经营烟丝。澄城两板楼有一家烟丝厂,生产烟丝供出口和内销。抗战胜利后,开始生产香烟。

1951年,澄城五家卷烟厂组成第一个烟草工会,至今仍设在大石板。1956年2月,东丽第一烟草联合会和第二烟草联合会组建了公私合营的澄海烟厂,位于大石坂,职工90人。它仍然用手刨机生产烟草,年产量为140吨。1959年后,上海购买了一台4.5英尺的卷烟机生产香烟。由于烟叶短缺,它停产了。1962年8月恢复生产,年产量5架。白鹅牌、芙蓉牌烟丝83吨、香烟11571支。后来卷烟厂停产,顺应形势生产。20世纪80年代,大众普遍吸食过滤嘴香烟,烟丝越来越滞销。澄海烟丝业终于停产。

今天偶尔有人在卖熟烟,是从江西卖的。市场极其有限,越来越少的老年人闻到自己吸的是熟烟。

明暗法

澄海纱鼎以其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享誉海内外。清初,澄海民间制作纱线,艺人成立作坊,零星经营。民国时期,澄海遮阳参加巴黎国际展览。1950年后,年出口量约为2至3万件,畅销东南亚、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先后参加法国、加拿大、美国、科威特等10多个国家的画展。

澄海遮阳店原来在澄城寺后街。建国后,手工制作合作,澄城竹花巷和再发两家纱店组织起来,成立了纱店,设在鞋城街。1966年8月,文革期间,红卫兵冲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把原本准备出口的纱线拿出来烧了。纱线行业从此一蹶不振。从1972年开始,随着对外贸易的需求,澄城工艺美术行业略有复苏,但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后,纱线行业逐渐萎缩,后继无人。

照相

光绪二十三年(1897),澄海开办了肖伟照相馆,这是澄海第一家照相馆。

从抗战胜利到20世纪50年代,在成成照相馆中,最著名的是福安街林照相馆。主人好像是外地来澄城的,人称“萧英麟”,在吴门蔡氏宗祠。那个地方后来成了西区办公室。另一个是凤岗的林氏宗祠,叫“积善照相馆”。店主姓杨。据老人说,杨继善的摄影技术不比汕头的任杰和梅花差。中山路有一家天然照相馆。后来公私合营,只有一家诚诚照相馆,位于南门附近。

理发

明清时期,澄海就已经有理发生意,都是出身卑微的劳动者。他们自带工具,穿越大街小巷,把帖子标成数字,摆摊流动。到清朝末年,澄城大约有二十家固定的理发店,被称为“招待所”,为人们梳理头发。民国以后,男人剪辫子,美发行业发展起来。抗战胜利后,丰顺、眉县、兴宁等地的发型师陆续在县城开设理发店。1951年,全县有理发店150家,从业人员207人,其中澄城35家店铺62人。1956年,澄城只有三家集体理发店,一家在南门城楼顶,一家在郭厝城,一家在庙后街。后来转为国有服务业,1963年又回归集体所有制。80年代后,澄城只有一家理发店,位于中山路。20世纪末,由于最初的理发师年龄逐年增长,又没有后继者,最后不得不倒闭。

现在,发廊无处不在,为女性和年轻男性服务。但是,老年人不去发廊。于是,澄海农村一些比较年轻的理发店陆续在城里开店,服务老人和小孩,生意还过得去。解放初期,剪个头发大概一毛钱,现在一般十几块钱。至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外省人开的理发店,剃一次大概3 ~ 5元。

木制木屐

解放前,男女有很多木屐,很少给对方穿鞋,也没有拖鞋和凉鞋。他们都赤脚去上班和上学。一双木屐是在新年或晚上用来洗脚和睡觉的。在上城做客,也是赤脚走路。到了城里,到了亲戚家门口,你愿意放下木屐穿。

木屐由橡胶或布制成,高五至六厘米。男人一般遵循木本色,女人涂色,遇喜事涂红色。人出园,要给孩子洗澡,让年轻人站在竹棚里穿衣穿红毛。

澄城有几户人家。我家住在城南边上的“深割木屐”,都是做木屐的好手。20世纪中期,他家几个兄弟都投身于这个行业,在沟池开木屐店,生意非常红火。之后加入木屐俱乐部,一直工作到木屐退出历史舞台。

“切深”现在是医生,专治疑难杂症,在澄城也是小有名气。

杰布

用手打结(念)布、衣服是绝活,一般人不会。把衣服和布绑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把有破洞的衣服修补复原。那不是打补丁,那是手艺,就像怡红院的晴雯给宝二爷打孔雀毛一样。

绑衣服的方法是用手布规把有断流的地方扎紧,露出布网。然后,取出布边的纱线,根据破洞的经纬,用手和针植入相同颜色的线。一根线一根眼,跌宕起伏,一点都不害怕,最终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成成懂得扎衣服,只是万盛港的一个世俗尼姑。这种努力早已付之东流。

火龙

清朝以前没有烧荒,收割的稻谷要盖上泥,叫做“盖”。谷壳经过人工研磨后,用气柜吹走,再用竹筛过筛,就成了糙米。然后将糙米放入石臼中,筛入细糠制成白米,即可煮饭。有些人很挑剔。糙米要煮两遍甚至三遍。其实煮出来的米饭太白了,但是缺乏营养。

从前,一些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谷仓”和“谷仓”,随时可以得到谷仓和稻谷。当然是派佣人打杂,或者像赵大爷雇的阿q一样打杂,一般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条件的。必要时会请人处理。在城市和农村到处都有专门为人们磨粮食和大米的地方,用苦力挣些血汗钱。至于石臼,以前几乎家家都有。一般包的后面都有一个“宫(发音室)”,多用于煮饭。

清末民初,澄海用机器碾米。澄城——澄城头最大的火,老板叫“火宅”,生意做得很大,雇了很多工人。解放后,火龙叫粮食加工厂,粮食局有一个在水流口。普美的家在北门外的火神庙,叫碾米厂。也可以用来磨米粉,可以用来加工人的裸米粉,也可以用来加工印饼的米粉。当然,做年糕,还得自己先炒。

那些年河东的“水电”也给农民磨面。澄海本来不适合种小麦,应该提倡。且不说收成低,吃起来也不容易。我们得找个工厂把它磨成粉。后来就没人培育小麦了。

传统食品

鱼露/肉汁

鱼露一直是潮汕人家庭饮食的调味品。它是以海洋杂鱼为原料,经过盐渍、腌制、自溶、酶解,制成易被人体吸收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鱼腥味。经过一到五年的阳光和夜晚露水的发酵,精制而成。鱼露呈赭色,鲜美醇厚,富含钙、碘、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澄海鱼露、揭阳大豆油、普宁豆酱是潮汕三大名菜。

澄海的鱼露最早产于苏南简阳,后产于澄城外的外埔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外埔乡人开了一家高联鱼酱店。属于早期的作坊手工业,生产工具比较简单。鱼用竹篮过滤,用木桶腌制。过滤后的鱼汁浑浊,没有煮熟,所以质量不高。工具改革后,清汁煮沸,质量提高,被群众广泛食用。市场遍布潮汕、兴美一带,甚至远销东南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外埔乡有十一家鱼露厂,年产鱼露133.5吨。1956年,城关镇的外埔、彭霞等十一家私营酱油、鱼露厂开始公私合营。1966年,他们被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名为澄海鱼露厂,地址在外浦。此后,鱼露厂发展迅速,先后修建水泥储鱼塘,安装蒸汽锅炉,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产量达4000至5000吨。

鱼露是澄城唯一的特产。自从鱼酱厂搬离外埔后,到今天已经没落了。目前只有少数私营鱼露厂在小规模生产。

原来鱼露是潮汕地区特有的调味品,与酱菜、咸菜并称“潮汕三宝”。鱼露除了咸味,还有鱼的鲜味,所以潮州菜做菜时,厨师更喜欢用鱼露代替盐。

虽然成鱼露处于停顿状态,但汕头鱼露厂产量很高。除了潮州厨师喜欢用鱼露,还有一道潮汕美食叫“烤生蚝”。餐桌上有几样东西是“烙牡蛎”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表面撒胡椒粉,加香菜,一碟鱼露。有了这个需求,鱼露就不会消亡。

猪头宗

猪头是澄海的名产。色、香俱佳,深受潮汕人喜爱。猪头是用猪头肉和腿肉做成的,制作方法很有讲究。先选取上等猪头、瘦肉,加入丁香、八角等香料,酱油、白糖,腌制一定时间,去脂,用烂皮包好,外面用细苎麻布包好,放入长方形模具中,压平,去掉木模,即得成品。

这种猪头在澄城叫“老何山”,在张琳叫“老李熙”。连的《老雷》是最有名的。都是清朝就开的老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其中,老山河最为突出。

河姆州粽子是澄城第十任吹玉堂黄琴山所创。赵典,店名“老山河”,以制作精美、配方独特、引人入胜而闻名。餐厅按照“先旺后写,若旺则旺与旺相结合”的做法,制定了锅内烘焙的规则,因此具有回味无穷的特点,成为早餐、夜宵或潮州菜的最佳美食。就连它的副产品卤油,也因为香味奇特,成了澄城很多蚝烤摊的鼎油。

澄城的小吃美食如今都没落了,很难找到一个能拿出来的。只有猪头饺子和肉干,才足以成为好礼物。

书店

1928年,城北人陈训三在澄城中山路观业宫斜对面创办了“美材书店”。是澄海第一家书店,主要经营文具、纸张,以及一些刻本印刷的章回小说、小学课本、潮州宋书。同心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关闭。

同年,谢杰的另一家商店拆除了平房铺面,新建了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名为启明斋。具体位置在后期五交化店和针织品店的交界处。它于1930年开业。店主黄是北巷人。该商行还主要经营文具用纸(包括重贡纸、绢纸、彩色纸、老式帐册)和儿童玩具,还经营图书审批业务。这是鞋街上第一座新建的建筑。

此外,王昂青在谢杰还有几家店铺,其中一家叫“天河大厦”。抗战胜利后,这些店铺被当局没收,其中两家在解放后成为新华书店。“天河大厦”成了新华书店的仓库。20世纪末,它和中山路一起被重建。

大金铺

民国时期,澄城有三家金(银)店。其中,陈洪河打银店在官埠街,另外两家在谢杰街。蔡颖合金店在楼下,坤记酒楼(现友谊商店金星)旁边:侯茂和在龙潭池角附近。金银三“合”,呈澄澄三足鼎立之势。新中国成立前夕,澄城有七家金店。

酒店服务

餐馆

清道光年间,澄城南门外有良兴酒店,酒席有何炅、天河、金菊园三桌。所谓办酒席,是因为在澄城历史上,那些大家族不习惯在饭店用餐。他们家里有宽敞的大厅,宴会的地方也很多,也能增加温馨的气氛。所以无论婚丧嫁娶,老人过生日,客人回乡,各种有名的事,都喜欢请饭店在家里摆酒席。很多餐厅也有固定连接。祭祀上帝和祖先的五种祭品和树制品也由餐桌店运送。

袁楼头坤记饭店

清末民初,澄城开了经营宴席、饭菜、面食的饭馆。抗战前,澄城有十二家表店。南门头关叶宫前,庙堂后街,泗水归,各种大排档集中在闹市,大排档、肩摊遍布大街小巷。

日治时期的澄城,餐饮生意衰落。抗战胜利后,大部分表店都换了工作,只有坤记和醉桃比较出名。20世纪50年代初,昆吉和醉桃共有15名员工。

客栈

民国时期,澄海有私人经营的旅馆。早在清代,碧王岗兴盛时期就有南门外客栈存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澄海有8家旅馆和客栈,61个床位。其中,较大的是澄城顺兴酒店,位于郭厝街。1956年,公私合营,澄城两家饭店合资,1958年变成国营饭店。

小吃专业

澄城的名小吃数不胜数,比较有名的有:

蔡永坤的鸡翅水饺,吴的牛肉丸和炖牛肉。城西烤生蚝,盈利鱼店,水蜜桃鱼醉。郭措小米。“老三”肥肠。加入黑豆猪蹄。还有南门的南瓜土豆泥、炒裸薯、菊花白熟红薯。宝藏蛋糕也很有名。陈阿平的夜饭和三阳巷的水晶球也很有名。

特色产品有:

普心香银鱼,普美早鸡心长白菜(芥菜),东湖羽衣甘蓝,豆芽,九头蛇,裂头蚴白菜。

快餐

澄城小吃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清凉的甘草果。使用新鲜水果时,用盐腌制,除去涩水,然后制成甘草橄榄、甘草杨桃、甘草油桃、甘草鸟梨和甘草芒果…这种凉果香甜可口,最受欢迎。

一种是甜汤,如清心丸、绿豆、薏米、杏仁茶,夏天喝最宜人。

一种是点心:粿条汤,饺子面,水晶球,糯米,烤生蚝,都是在街上卖的,或者用竹板做号。此外,弄堂里还卖稻草糠、豆腐、裸猪、菜糠、炒糠、酿糯米。还有炸芋头,好吃又便宜。

一类是儿童零食,如猪耳朵、糖豆、乾隆蛋、狗糖、糖果复仇等。

另一种是在街上煮豆子、红薯、芋头、玉米。鼎盖揭开,好吃又开胃。

最后说一下澄城的饼食。以前澄海做叉烧饼,豆瓣酱放在大桶里保存到第二年。明年开缸,只去掉表层,就可以做蛋糕了。那种黑豆酱油多糖足,多年不变质,性更冷,做叉烧饼更受欢迎。这几年都在强调饼馅新鲜,不敢说饼馅老。糖和油少的蛋糕一点都不好吃,更容易腐烂。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陈年的饼馅不是库存退回,而是囤积新鲜的饼馅。这是一种过时的工艺。

澄城还有一种红薯饼:半干薯片放锅里炸,再放糖锅里炒。这种食物非常美味。过去,汕头饼店有卖,产于杨炼澄海,但解放后消失了。

澄城小吃五颜六色,种类繁多,有些可以算是美食了。现在街上的小贩已经很少了,有的已经上了宴席,有的要去饭店买,有的必须去街边小摊找,有的已经绝迹了。

早期商业文化

澄城的商业在明代非常繁荣。当初,得益于衙前港的崛起。然后县城建立,生意渐渐大了起来。20世纪初,澄城商业的繁荣无疑得益于汕头港的繁荣。

诚成的商业颇具文化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店名和店招的特点。中药店都叫“堂”:双钟宫的泰来堂、庙后街的树德堂、城隍头的精和堂、南门外的盛达堂、培元堂、济公堂等等。这种情况在全县基本都是如此。牙科称“亭”:如关阁、西关亭…与书籍、文具相关的称为“斋”,如启明斋。其他商家都叫“吉”:坤记酒楼、黄燕记、陈燕记百货、卓记、福记绸缎店、礼记饼店…其余的,如英国合金店,生茂被子店,自然照相馆和齐眉百货商店,都是吉祥和实用的业务。那些大商店请书法家刻个金字招牌,很有号召力。

第二,诚信交易。在大多数商店里,显眼的地方都有“货真价实,不骗老人”的大书。这是卖家对买家的承诺和保证。如果顾客发现商家有欺诈行为,可以向行业协会投诉。当时全县大大小小的经营户有一千多户,大部分都加入了商会,根据行业不同成立了22个行业协会。对于客户投诉,行业协会一般会进行调解,维护行业声誉,取信于人。当然,商家受到黑恶势力的欺凌和勒索,行业协会和商会也会站出来维护企业界的利益。可以说,行业协会的成立是企业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第三,信用贸易的出现。在信用的表现上,俗称“算数”。信贷的对象主要是熟人和熟客。总之,对方只有认可自己的偿债能力,才愿意授信。日常小额交易很难要求任何信用担保。原则是还旧欠新,避免重债。每个商家都有一个账本,至少有一个类似咸亨酒店的黑板,可以记录在上面。有些商家宣称“小生意,无债一身轻”。一般来说,现金交易比信用交易好,可以减少资金积压等麻烦。但是,毕竟人家钱多钱紧,购买力普遍不高。当材料不短缺时,商业市场往往会变成买方市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信用贸易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促销手段。

大户人家的信用是另外一种情况:用“寸”记账。这种“寸玉”是一种长方形的折叠书,红色硬皮,手掌大可以打开或合上。那些人买鱼,肉,粮,油,糖,豆,等等,并且有固定的商店摊位。他们家用“钱”买东西,商家记录某月某日哪种商品的价格。商店本身有一个每日帐户来登记每日欠款。节日期间,店主在家算账。当然,这个“寸本”是有特殊用途的,上面有商号和买方的名字,是买卖双方的信用凭证。你链接多少商家,你就有多少“寸本”。金额一结算,就会注明“已收”。

在一些大户人家,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理发师上门理发,还有专人上门打理面部。婚丧喜庆宴席,祭祀猪头,炖鹅也是餐厅承办。澄城有很多“表店”,每个都有固定的客户,彼此关系很好,信守承诺。

澄城的肉市一般都集中在四个城门附近。社稷位于大北门,公婆树和树脚;东市位于东门头、万盛港、郭厝城;石楠在南门;西施在西门谷。其余日用品集中在鞋街。这种布局可以自然形成。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