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书(李开复写的三本书)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 年 12 月出生于台湾。11 岁赴美求学,1988 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所开发的世界上“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 1988 年重要的科学发明之 一。而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 1988 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李开复博士先后在苹果公司、SGI 公司担任要职。1998 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 (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 年,升任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随后成为 比尔·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 院)和创新工场,在业界被称为“人工智能先行者”。

1、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李开复曾任职苹果公司,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后转战 Google,2009年离职创办创新工场,这些不同的角色让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但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一场疾病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体悟。《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 学分》是他对过去的动情回顾,情真意切,字字珠玑。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在病中 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了他重生之后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

2、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袭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 岁的“留学生”,26岁获得《商业周刊》“重要的科学发明”奖,33岁的苹果副总裁, 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 IT 公司对簿公堂。 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 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 IT 巨头 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 世界将因你不同。

3、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成功?

本书由 Google 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创作而成,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这些案例当中,有李开复自己的成败得失,也有如比尔·盖茨一般显赫人物的故事。

4、与未来同行

《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汇集了近八年来作者所撰写的 25 篇与人才成长、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等相关的文章。它们中的每一篇都是用写作的方式关心中国科技与教育事业,关注中国青年学生成长历程的缩影,它们中的每一篇也都凝聚着对中国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作者自 2000 年以来写给 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 学习和成长的经验。

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 是写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 等著名跨国 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 IT 产业和现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 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 想法和建议。

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我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国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推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还包括回忆李博士自己的大学生活的一篇“趣 文”。

5、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对各方面资源极为有限的创业公司而言,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立下来的 第一步是:成为细分市场的垄断者。不管是资本还是尖端人才,追逐的永远是行 业里尖端的企业,第二名毫无意义。

首先,要精准定位潜在市场。这个市场的需求仍没有被满足,并且潜力巨大。 其次,抓住时代和行业的红利,通过高速增长实现“小垄断”,抢滩登陆。最后, 在细分领域里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应对巨头和竞争对手的复制,去扩展更大 的市场,从而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必须反复思考: 自己的突破点在哪里?为什么自己的团队能赢?细思快打,过关斩将。

6、微博:改变一切

李开复分享他的一切微博经验。生活因微博而完整,因为有微博,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因为有微博,每个人都有可能,也都应当参与进来,让自己成为新媒体的创建者!微博是一种态度,意味着走向更开放、更有想象力的 人生!微博将改变什么?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每个人都 可能在 15 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 15 分钟”。真的如安迪·沃霍尔所 言,作为媒体的微博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把我们每个人塑造成为 新时代里的媒体英雄和传播明星。

7、一网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

本书是李开复在“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 容的梳理和总结,它不仅凝结了李开复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 思想火花,也有多位热心网友、专家、志愿者的回帖、建议和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开复对内容重复的问题进行了合并整理,对过于零碎的文字进行了过滤浓缩, 后按照话题内容做了简单的分类。无论问题还是回答,都使它们保持了原有的对 话感和现场感,把当时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传递给读者。

8、AI·未来

迎来“深度学习”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后,人工智能已经从发明的年代步入了 实干的年代。现在已是未来,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面对已经来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要了解人工智能,跟上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全球的人工智能巨头企业有哪几家,现在他们有什么贡献?未来他们又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世 界前进的脚步,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如何区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的冲 击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冲击和社会的撕裂?在未 来,个人、企业、政府究竟该如何协作,才能打造出繁荣的社会图景?在本书中, 李开复博士凭借对全球科技业与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入了解,为读者描绘了人工智 能新世界的样貌、未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应对策略。

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已经来了,它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的认知,重建人机相互协作的关系。毫无前例的自动驾驶正在重构我们头脑中的出行地图和人类生活图景,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翻译、写作、 绘画等人文和艺术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

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吗?我们真的准备好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了吗? 我们该如何在心理上将人和机器摆在正确的位置?我们该如何规划人工智能时代 的未来生活……当人工智能时代成为必然,《人工智能》一书告诉我们:个人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避免被 AI 取代?企业应该如何升级,才能在新的商业变局到来前抓住先机?我们无需担忧和惧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要做的,应当 是尽早认清 AI 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变革的规律,更好地拥抱新时代的到来。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