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打叙利亚(美国打叙利亚打了多久)

叙利亚战争从2011年爆发以来已持续长达十年,迄今为止这场战争仍没看到终结的迹象。十年间这场战争已由单纯的叙利亚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多国参与其中的国际性战争: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武装、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介入。在过去的十年间这场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在长期动荡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本是一个安稳而美好的存在。曾几何时阿拉伯人中流传着一句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2010年叙利亚的GDP约为600亿美元。2011年内战爆发后叙利亚统计部门不再发布数据,不过联合国相关机构估计叙利亚如今的GDP可能为10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长达十年的战争使叙利亚经济缩水近80%。

叙利亚作为阿拉伯世界昔日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如今为解决温饱问题必须从国外进口谷物、大米以及糖等物资。由于叙利亚统计部门已不再发布经济数据,所以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叙利亚人现在的收入水平,但一个常年饱受战争折磨的国家经济状况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我们不知道叙利亚人的收入数据,但我们能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长期的战争破坏了大量基础设施。人们过着一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既然连生命尚无法保证,那么工作也就更是奢求。由于大部分企业都已毁于战火,所以社会上就出现大量失业人口。这些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也没足够的粮食补给,所以他们只能被迫逃亡——这就是叙利亚难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一些叙利亚女性不得不以“卖身”的方式需求温饱。如今叙利亚难民问题早已不再单纯只是叙利亚的问题,而是对中东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造成了一定冲击。

叙利亚的命运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个中东国家伊拉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拉克的外汇储备接近400亿美元,而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超过3900美元,而当时的韩国人均GDP只有1704美元。1979年萨达姆刚上台时伊拉克的人均年收入是8100美元。当时在伊拉克工作的局座张召忠的收入只相当于当地人的1/30左右。

要知道局座的收入在当时的国内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想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的工资水平,再对比一下当时伊拉克人的收入情况就不由得感叹简直就是土豪啊。然而如今的伊拉克在经历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早已是今非昔比。这其中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可能在有些人看来都是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其实伊拉克在这两场战争中所对阵的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参与1991年海湾战争的有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34个国家。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也对外宣称有49个国家参与支持了自己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可实际上真正与美国一道参战的只有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三国而已。丹麦尽管也对伊拉克宣战了,但只行政性派了两艘军舰支持美军。至于日、韩等国家则只是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作为中、俄邻国的蒙古则纯粹是为换取美国的援助才象征性出兵,实际上蒙古派出参战的近千名士兵在伊拉克是一仗没打毫发未损。

1991年参与海湾战争的34个国家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叙利亚的名字。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叙利亚也是美国对外宣称的49个支持国家之一。当美国对伊拉克采取行动时叙利亚还曾参与其中,可为什么转过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把叙利亚给打了呢?这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在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还是美国的盟友,可转过头来美国不还是拉着多国部队把伊拉克给打了。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对伊拉克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其实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是极为荒唐的,因为伊拉克最早的化学武器正是美国人提供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给萨达姆送去了几船细菌、真菌制剂。这些化学物品足够萨达姆造出很多化学武器,这也是萨达姆在伊朗使用化学武器的最初来源。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公然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然而此举在美国的庇护下没受到任何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两伊战争后期美国直接派军队摧毁了伊朗大量海军,从而保护了伊拉克的石油设施和运输。1987年伊拉克误射导弹打中了美国驱逐舰,美国却反而将矛头对准伊朗进行报复。如此拉偏架的双标行为早就被美国玩得炉火纯青了。那时的美国对伊拉克的保护可真是没得说——哪怕伊拉克导弹打中自己的驱逐舰还要反过来帮着伊拉克怼伊朗。

从1987年到1991年短短四年间美国和伊拉克就从并肩作战的盟友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同样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美国当年对伊拉克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要利用伊拉克制衡伊朗,然而这并不表示美国和伊拉克是一条心。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美国也曾支持过包括本·拉登在内的阿富汗圣战者,那么这难道能说美国和这些阿富汗圣战者就是一条心吗?

美国身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最忌讳的就是区域性霸主的存在。即使身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在综合实力上强于区域性霸主,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在某一地区存在区域霸主,那么这个区域霸主就能凭借天然的地缘优势阻遏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扩张。伊拉克和美国由盟友变仇敌就是因为伊拉克的实力对美国在中东这块直接涉及石油美元霸权的战略要地的势力存在构成了挑战。

像这种因为利益变化而导致盟友变仇敌的事其实并没什么可匪夷所思的。同样叙利亚当年参与了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并不能说明叙利亚就是美国的盟友。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其实是有所不同的: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纠集自己的盟友对伊拉克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然而1991年的海湾战争却肇始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军事行动。

海湾战争是经联合国授权的:包括我国在内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一个投反对票的。参与海湾战争的除了美国的西方盟友之外也有叙利亚、埃及、阿曼、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尽管美国发动这场战争可能是动机不纯,然而这些阿拉伯国家的确是为解放科威特而参战的。叙利亚参与这场战争说白了是阿拉伯世界内部对伊拉克的不满情绪所致,而不是因为追随美国才参加这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

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与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尽管都出自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但早年因为争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主导权而分道扬镳。阿萨德家族统治下的叙利亚是一个由什叶派统治的以逊尼派人口为主的国家;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一个由逊尼派统治的以什叶派人口为主的国家。长期以来中东伊斯兰国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一直存在错综复杂的教派矛盾。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与叙利亚属于两大对立的教派阵营。这也就不难解释叙利亚为什么会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了,更何况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的行为实际上已触碰了当时阿拉伯世界的底线。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叙利亚就是美国的盟友,事实上叙利亚在冷战时期一直是苏联的盟友。可海湾战争爆发前苏联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叙利亚国内经济也日渐恶化,同时巴以和平进程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叙利亚也不可能在海湾战争中置身事外。至于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只不过是美国为壮大声势才把叙利亚列入支持国家名单,可实际上叙利亚并没真正参与过2003年美军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叙利亚其实从来都不是和美国一条心。叙利亚之所以参与海湾战争是由于自己与伊拉克的矛盾,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追随附和美国。

叙利亚不仅不是美国的追随者,而且与美国的对手俄罗斯关系特殊。1971年叙利亚原总统老阿萨德与苏联签署条约:苏联在塔尔图斯修建海军基地。苏军于1977年开始驻扎塔尔图斯。冷战时期叙利亚是苏联在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盟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延续了与叙利亚的友好关系。叙利亚之所以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除了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之外还因为叙利亚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是阿拉伯世界从大西洋至阿拉伯海的所有人建立一个有着共同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遗产的国家: 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旨在通过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后期则转而谋求阿拉伯各国在政治上协调一致。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以统一阿拉伯世界为己任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最早就是在叙利亚成立的,此后逐渐在阿拉伯各国创建了自己的分支机构。

1958年叙利亚为实现统一阿拉伯世界的目标曾与埃及、也门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叙利亚前总统老阿萨德毕生都将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作为奋斗目标。老阿萨德曾感叹:“阿拉伯统一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它是永恒的历史真理,是阿拉伯主义力量的源泉,还是全体阿拉伯人民争取与世界上其他人民平等相处的斗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了顶峰。

那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都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积极参与者。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遭受重创。在埃及改变政策、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被武力颠覆后叙利亚已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最后的火种,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不愿意看到阿拉伯世界出现政治统一现象的。阿拉伯世界共有22个国家、近3.5亿人、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同时阿拉伯世界还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巨大的石油资源。拥有如此天分的阿拉伯世界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权力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如果阿拉伯世界实现了内部的团结、统一,那么势必导致西方世界对该地区的控制力被削弱。这自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不乐意见到的。本着打蛇打七寸的原则把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发源地的叙利亚打掉自然就被西方世界提上了议事日程。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