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汉服14种形制介绍)

自西服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就非常喜爱穿着这种非常精神的服饰。在一些正式场合会有穿着西服的习惯。西服虽然不是中国本土的服饰但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也有着一种外来的服装样式,成为唐宋明三代的经典服饰,那就是圆领袍

圆领袍从西亚传入的一种服饰,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的西亚雕塑上就有圆领袍的身影。我国第一次出现圆领袍是在新疆楼兰地区曾经出土过一件左衽手绘圆领袍,袖口窄小,收腰修身,其年代大约在汉晋时期,这也侧面证明了圆领袍的传入历史和路线。

圆领袍传入中原地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逐渐和我们的汉服相融合,并改为汉服的右衽的特点,在衣长、袖形、领口处也多有变化。因为朝代的规制不同,圆领袍也在这唐宋明三个朝代适应当时衣服的主要特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圆领袍男女皆可穿着,男圆领袍多为纯色无花纹,而女圆领袍色彩鲜艳,多有花纹。

圆领也叫作”团领”,虽然叫做圆领其实是没有领形的一种衣服样式,在穿着者的领口右侧,往往缀一颗纽扣,而不用系带。衣领部分跟圆形类似,就叫做圆领了,衣服里面有硬衬,领口的地方钉有纽扣。这样的衣服就称为圆领袍,圆领袍起源于魏晋时期甚至更早,是一种闭合的圆领样式,和我们所熟知的交领右衽有很大的区别,是为了抵御风沙而作。下面就看看风靡唐宋明三代的圆领袍是什么样的吧。

唐圆领:衣袖窄短,大唐人们“人手一件”

唐朝可是一个喜爱圆领袍成风的一个朝代,恨不得是人人都穿圆领袍。初唐时期的圆领袍的领子是微微立起来的,到了盛唐时期才转变为平直的领子,并且明朝的圆领袍有左右开叉和不开叉的。开叉的叫做缺胯袍,指的就是下裳的地方是两片的衫布,并不是直接套住的,继承了汉式传统服饰的同时也是方便人们的行动,是男女同款的服饰,平民也可以穿着。

另一种就是两侧不开叉的,下摆处有横襕,叫做圆领襕袍,主要是官员们常服穿着的,衣服上边有横襕这也是唐朝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我们在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传世名作《步辇图》中唐太宗以及他身边的唐朝官员身上穿的都是圆领袍,在唐朝无论是皇帝、官员或者说是平民百姓人人都可穿着圆领袍。

圆领袍在唐朝是百官常服,文官和武官的圆领袍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在隋唐时期,圆领袍就成为了服饰的主流,人手一件圆领袍也是不夸张的。《旧唐书》中就曾有记载:“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着黄袍,出入殿省”。这里的“百官常服”就是指圆领袍。

文官的圆领衣服比较长,大概能到脚踝,而武官的圆领衣长就比较短,到膝盖下边。这样的设计也是根据文官武官性质的不同。文官是谈论治国之道,所以衣服长一些就会显得有气质,而武官平时双刀弄枪,看不惯了还打两架,要是穿成文官那样也是极其的不方便的。

曾有记载:“《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其品,庶人以白。”从此之后圆领澜衫就成为官员中的上等服饰。本为胡服的圆领袍,在隋唐时期如此的受欢迎,从当时唐朝的政治制度环境来看,可见儒家文化的包容性。

区别圆领袍的朝代,有一种说法是唐圆领不露中衣唐朝并不是人们不想露,而是和人们穿着的内衬有很大的关系。唐朝的时候人们穿的内衬是半臂上襦,半臂上襦像是除去了袖子的衫,变成了宽口短袖的衣服,和衫的长度一样长,领口是浅交领,所以中衣并不会外露。

因为唐朝时期的民风开放,人们还喜欢穿胡服,所以唐朝圆领袍就承袭了以前的样式,为窄袖,我们知道胡服大多数也都是窄袖的。唐圆领的袖子看似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放量大,并不是宽大的袖子。唐圆领一直承袭着窄袖子,窄下摆的样式,到了后期下摆才逐渐放宽。唐圆领袍的内外襟是对称的,重合部分比较窄,侧面是直的,用两颗纽扣固定。领子的外襟平时也可以翻下来穿,和现在时装大衣的领子类似,我们所熟知的《长安十二时辰》当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宋圆领:袖子领口宽大,成为官员常服

宋圆领相对于唐圆领来说领口较大,并且领口平齐。宋圆领的内外襟也是对称的,但是重合的部分比较宽大,宋朝圆领袍是男装。并且也分为缺胯袍和襕袍,缺胯袍有单侧内摆,是官员私下的穿着,平民百姓也可穿着的。宋襕袍又唐代的襕袍发展而来,也是两侧不开叉,下摆处有横襕,是宋代的公服。宋圆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袖子极其宽大,由窄袖变成了宽大的袖子,就连皇帝的一些衣服也变成了广袖的。为了方面,某些武将的圆领袍还是城西唐朝的圆领袍,是窄袖的,方便武将的日常训练。

上面提到区别圆领袍的朝代就是看领子。能看的见领子的就是宋圆领或者明圆领,上边已经介绍过为什么唐圆领看不见领子,下面就介绍一下为什么宋圆领能看得见领子。因为到了宋朝人们外衣里面所穿的中衣,就由唐朝的圆领中衣和浅交领半臂变成了交领中衣,而这种交领中衣领子比较高没加上宋圆领的领口较大,就能看的见领子了。

到了宋朝又出现了一种由圆领袍演变而来一种形制叫做襕衫。有文章记载这种襕衫在唐代便有了,但是目前是无可考证的。《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所谓襕衫就是没有袖头的长衫,下摆处多有横襕,领子处大多为圆领或者交领。一般都是白色的细布来做,并且腰间要系上腰带。宋圆领在历史的画卷中记载要少于唐代,这也是因为,圆领袍逐渐成为公服的原因,平民百姓虽有穿着但是还是较少。

|明圆领:华丽变身,成为成为官员贵妇之服

明圆领对于宋圆领来说变化不大,但是和唐圆领就有许多区别了。唐圆领来说和宋圆领一样领子处变得宽大并且是平直的,但是对于宋圆领来说袖子并不是很宽大,并且出现了多种袖型,并且明圆领的大袖是缝合起来的。明圆领的内外襟不对称并且重合部分很宽,大襟是圆领,用扣子固定。侧面向右偏斜到腰上,用系带固定。

明朝的圆领袍是从唐朝的缺胯袍演变而来的,有男女两种,男圆领袍两侧有开叉有外摆。明代初期的圆领袍看似是和唐宋两朝的圆领袍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从鲁荒王墓出土的圆领袍可以看出出来,要比唐宋两朝的圆领袍里面多了一块打褶子的布,这也就是内摆的雏形了。

到了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就出现了外摆,变成尖翘的了。并且明圆领和宋圆领一样都是露出领子的,因为内搭大多数是贴里都是交领。虽然明圆领和宋圆领内都穿着交领中衣,但是因为朝代的交领不同。宋圆领内所展现的是一个v字型的中衣,而明圆领内展示的则是一个y字型的中衣,这样唐宋明圆领就很容易能够区分了。

女圆领袍有两种:一种是两侧开叉有外摆,一种是两侧开叉无外摆,但是腋下有很明显的明褶。对于明制女式圆领袍人们很容易和圆领长袄弄混淆,长袄的裁剪方式是通裁开叉并且腋下不打褶子,而圆领袍则是腋下打两三道明褶,外摆定在大襟上并且长度到脚,穿的裙子能稍稍露出裙襕或者根本露不出裙襕来。一般的女人是不穿带有外摆的圆领袍,到了明朝后期的一些古画中依稀有记载,在孔府旧藏中也有女圆领袍带外摆的文物。到了明朝这种圆领袍大多就是被授予诰命的贵妇进宫觐见设宴的重要场合穿着的。

明圆领和宋圆领还有的区别的就是,宋圆领的衣服比较素净,没有花纹,到了明朝就有各种纹饰渐渐的加了上去。并且和官服联系起来,为了区分三六九等,更出现了“补子”这个概念,用布条鸟兽代表不同等级的补服,各种飞鱼纹蟒纹等等也都加了上去,成为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礼服。不仅是官员的常服,就连皇帝也是喜爱穿着的。圆领袍演变而来的圆领襕衫的使用也是较为广泛的。和宋襕衫相比,他取消了膝襕变成了无膝襕襕衫,它的衣缘比较宽,估计是可以代替膝襕。虽是宋襕衫演变的但是也是圆领袍演变而来,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服饰的融合度是极高的。

圆领袍影响深远,别国相继学习

圆领袍虽然是外来的服饰,但是经过和传统服饰的融合,对于、其他国家的服饰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唐朝众所周知的“大唐盛世”不少的日本使臣前来我大唐学习探索并且带回了从我国学习的技艺,这其中就有我大唐的圆领袍。

大唐时期日本正处于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他们那个时候的圆领袍和唐圆领并无差别,之后后期日本的和服才创出了自己的风格。在日本平安时代更是把圆领袍作为贵族阶级的朝服礼服。在日本的传统服饰中,天皇的便服“直衣”就是圆领袍的基础款式。不过,日本的圆领袍类服饰轮廓平直生硬,视觉上有更多的膨胀效果。

不仅是日本,朝鲜的服饰也深受明朝的圆领袍影响,朝鲜前期的圆领袍和明圆领并无区别,只是在长度上韩服圆领的长度要比明圆领短三寸,当时朝鲜为明朝的附属国,所以在衣服上更没有长过明圆领的道理。到了后期朝鲜的圆领袍的下摆越来越长,补子越来越小,上衣也越来越短,和朝鲜服饰的女装相类似。

后记:由此看见圆领袍不仅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且还深受外国人的喜爱。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在外国人看来我国的传统服饰是唐装旗袍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清朝到了满族爱新觉罗氏的统治之后就严令禁止身穿汉服,所以圆领袍在清朝时期并不能够被普遍的穿着,所以出现了一个断点。对圆领袍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没有使圆领袍更多的流行,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圆领袍的喜欢。

从现在人们喜爱的圆领T恤来,看圆领已经为人们普遍所接受了。虽然不是我国本土衣服,但是经过各个朝代的融合变化,胡服的特点全无,放到今天来看圆领衫的样式也广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我国服饰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