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伟已经死了什么电影(一个叫阿伟的电影)

关于电影《扫毒》有这么一个比较有名的片段,阿伟对着曾经的两个兄弟,也是他的两个大哥,愤怒的说:“阿伟已经死了,你挑的嘛,偶像。段坤我吃定了,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概括的讲这段话只不过是表现人物当前性格的一句台词,而且非常的直白,没有隐藏的寓意,按理讲也没有解读的必要。它之所以能成为名句,准确地说是网络名句,纯属是因为阿伟的演员张家辉真实略带夸张的表演。但是我们不来解读这段话,我们来解读这段戏。

《扫毒》是商业片,商业片一般来讲剧情上是很好懂的,就比如现在的影视剪辑,将一个片子剪开拼凑出一个三四分钟的视频,即便不配上解说,看一遍也能对人物和剧情了解一个大概,故事简单,电影方面被下功夫的是叙事结构,画面呈现的效果。

但阿伟说出这一段话的那一段戏,如果单看,没有看前面的,是让人看不懂的。因为从各个方面都没有办法搞清他们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无论是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包括人物的个人特征,从这些方面看都看不出来,那么这段戏从叙事的角度上来讲是不是失败的呢。作者是看完这部电影的,我只能说,这个没法讲,因为他们只能这样。

阿伟这个角色可以和《怒火重案》中谢霆锋饰演的阿敖类比,都是无奈被舍弃的警察,但阿伟相较阿敖要少些戾气,更稳重一点,在《扫毒》这整个片子里,阿伟就发过那么一次情绪。剧透一点,此时的阿伟是从警察变成了毒枭的帮手,但往后面看就会知道,其实阿伟没有变坏,他还是像过往一样,嫉恶如仇,他的身份只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我讲明这点,只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阿伟的人物形象,但不能以此凭为说阿伟的那段话,其实另有目的。并不是,我认为没有目的,因为被阿伟对着发情绪的那两个大哥,就是当初舍弃阿伟而活下来的那两个人,这是他真实的情感表达。阿伟对当年舍弃他的大哥只有怨没有恨,因为还是恩怨分明的,该恨的是给他们生命出选择题的那个毒枭,但他不能表露,一旦被察觉,就会再次有生命危险,连报仇的计划都要泡汤。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阿伟虽然在为毒枭做事,但他并不信任毒枭,但他仍然信任着从前的兄弟,在他们面前毫不顾忌的表露自己真实的情绪。

其实那两个兄弟也在被当年的那件事情痛心着并一直愧疚,所以这段戏安排他们三个人重新见面,是让人看不懂的,因为他们都沉浸在各自的情绪里。先是互相撞车,下车之后却又真心的开心还互相拥抱,但马上又闹了起来开始互殴甚至拔枪相对,最后在阿伟那一段充满情绪的怒吼中结束了兄弟的重逢。这应该吗,既然各自的心都没有变,就不能在一块的时候好好的吗,我们不聊另外两个人,太费功夫,单聊阿伟,阿伟究竟该不该怨当年舍弃他的两个兄弟?

我先给出自己的答案,很难不怨。警察这份职业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更何况是抓捕毒犯的行动,对于阿伟这样有正义感的人,其实结果不论怎样他自己都会觉得义不容辞的,后来在官方的通报里阿伟和阿益一样,是在那次行动中因公殉职的。但事实却有点出入,因情报的泄露,毒犯事先做好了准备,在真正交火后,警察们连还击的时间都没有多少,完全的溃败了。那阿伟三人是撤退的途中被截,给毒犯逮到了,因为三人手上有他们的人质,毒犯提出他们三人必须死一个在这里。这就是当年的情况,因为当时剩下的那三个人是兄弟,外人都很难用警察的准则,或说使命感来干预到这件事给人的感受。毒犯的歹毒在被放弃的那个人很难不有一种被出卖的感受,在阿伟那里恨其实都是次要的,因为那个歹徒终究是他并不熟悉的敌人,而因为放弃他而活下来的那两个人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兄弟。况且后来活下来的阿伟,过着无异于牢笼般的生活,就算想表达原谅或者发一点情绪,都不行对毒犯该恨得恨,对兄弟却也很难不去怨。说起来,在团体里谁会真正在乎那个因为团体利益而牺牲掉的那个人的情绪,恐怕只有他的兄弟了。

私人的关系没有一种准则,情绪是其中的主导,想要维持必须有人在克制,有人在拼搏,有人在进取,但不应该有人被放弃,因为那无异于是一种被撕心的痛。

阿伟该怨,同时也能怨,因为那是他的兄弟,是身为警察知道他是毒犯都不忍心抓他的兄弟。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地方也是兄弟情,即便因为生命中的变故三个人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了,在大哥的主动牺牲同时也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后,那首)响起的背景音乐《心照一生》,直接令主题都升华了。“有一天赶上壮丽落霞,把酒干杯松开牵挂,哼歌去,走音哪管,这刻已无价”就好像是为他们三人量身打造的,将男儿豪情和过往情谊展现的淋漓尽致。讲回阿伟与两个兄弟初次的重逢的那段戏,也很痛快,三个人看样子是貌合神离,都有着各自的心事,但他们都有着一样的执念,都想将当年那个毒枭绳之以法,而偏偏是当年跟在两个大哥后面的阿伟率先将心事讲出来,不快也好怨念也好,这都算是三人重归于好的伊始。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