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2000字

《活着》的读后感2000字

《活着》这部小说在大学期间度过几遍,而这本小说我总共买了四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读了觉得写的实在太好了,就放在家中收藏了。第二个版本送给了我的学生还是朋友不记得了。现在想起也觉得好笑,人都是有这个毛病,自己非常喜欢的恨不得所有的人也都喜欢,于是就经常看到一些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推销他们的爱好给别人,殊不知,你喜欢的别人未必都喜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说这句话是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原则的话,那么“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应该说是更高的道德要求了。第三个版本和我大学期间买的所有的书,因为毕业后工作没有确定就暂时堆放在同学家中,至今还放在大学同学家中。哈哈,也不知道宝哥会不会觉得烦。第四个版本就是现在我手上的这本,宝蓝色的封面非常的漂亮,握在手上有种小巧的感觉。

同一本书买了四次,现在想来自己都觉有些怪,但当我翻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因为写的太好了,它值得你买四次。大学期间匆匆读过几遍,四年后的今天再重读,那种震撼的感觉依然强烈,读着读着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开怀大笑,而笑着笑着又觉得是那样的辛酸,眼睛有种热热的感觉,为主人公老福贵的遭遇感到难过,又为他那淡然面对苦难的态度而感动。

《活着》最具魅力的是其简洁的语言,这种语言极具简洁的美感和诗一样的语言张力,作者笔下那些简单的叙述和描写总是能激起我内心潮水一样的感受,作者寥寥几个字的描写,总会让我感到,在那些字的后面还隐藏着更让人为之着迷的东西。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简洁而有力量,没繁琐的修饰语,也没有夸张冗长的比喻,就那么简简单单,摆在你的面前,而你读的时候却能深刻地感到苦难的厚重与真实。作者把诗一样的语言运用在小说《活着》里面,所以每当我读到深情处,总会让我在内心升腾诗一样的美感和意蕴。能给予我这种美感的只有泰戈尔、顾城、海子。写小说的能具有这样的语言功力,唯有余华一人。电影导演贾樟柯也具有这样的文字魅力,只可惜他写的东西很少。

《活着》最生动可爱之处是作者笔下的黑色幽默。作者笔下的黑色幽默不仅拥有搞笑色彩更兼具那种直指人心的真实与深刻,最为难得是同时蕴含着可爱的成分,我想这是作者对黑色幽默的一种突破,这是作者独有的,也是作者余华标志式的幽默。例如有一段他爹上厕所的描写生动极了:“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再比如描写主人公和他爹打架的对话:“爹,你他娘的就算了吧。老子看在你把握弄出来的份上让让你,你他娘的就算了吧!”哈哈,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都会笑,觉得这个儿子既是个混蛋又是个流氓,但又有点流里流气的可爱。《活着》的语言精彩就精彩在这里,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着很多个意象和可能,总觉得作者还有话没有说透,那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让读者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去体悟主人公的命运与苦难。这样的小说才是伟大的小说。因为作者没有撇下读者独自去表白,而是让读者也参与到文章主人公的命运中去,与主人公一起去承受那来自命运的苦难与欢乐。可以说读《活着》让读者再一次真真实实地活了一次,它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人生视野和心灵厚度。可以让读者感到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真实。

《活着》中最温馨的描写是主人公和老全在战场上抢大饼回来后等春生回来的描写:“老全当了八年的兵心地还是很善良,他把自己抢的大饼往我的上面一放,说等春生回来一起吃。我们两个就蹲在坑道里,露出脑袋张望春生。”我觉得这一段最温馨感人,在战场个每个人都难以自保,但是老全和主人公却能等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吃救命的大饼。特别是“露”字最为逼真传神可爱动人,你想想周围是一片抢吃的人走来走去,随时有子弹飞过来,在坑道中小心翼翼地露出两个小脑袋四处张望等待着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回来吃大饼,能不叫人感动吗!

《活着》中最搞笑的描写:“后来我们就不抢大饼了,用上了春生的办法。抢大饼的人叠在一起时,我们就去扒他们脚上的胶鞋,有些脚没有反应,有些脚乱蹬起来,我们就随手捡个起钢盔狠狠砸那些不老实的脚,挨了揍的脚抽搐几下都跟冻僵似的硬了。我们抱着胶鞋回到坑道里生火,反正大米有的是,这样还免去了皮肉之苦。我们三个边煮着饭,边看着那些光脚在冬天里一走一跳的人,嘿嘿笑个不停。”

《活着》作者余华我觉得是个女性崇拜者,他笔下的女性都是那么的贤惠坚韧善良,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女性所共有的一大特质。我是北方人在东北长大,大学时在中原地区度过的,毕业了工作在东南地区,可以说我横跨了整个中国,对于各个地方的女性都稍有些了解,感受最大的就是中国的女性贤惠坚韧善良,无论是小我的学生还是和我同龄的工作同事还是年长与我父母同辈的女性,在他们身上我都可以看到贤惠和善良而又不失坚韧。就像《活着》里的家珍一辈子都在苦难中挣扎,她一生面对的都是生存而不是生活,在动物本性与人性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韧与宽容,那样博大的胸怀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体现的是那么的淋淋尽致。中国的女性总是可以为家庭付出自己的全部,家庭孩子在中国女性的心理远比自由和个人主义更重要,面对家庭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和个人的一切。中华文明能在绵延几千年而不绝,女性虽然不是社会最大的进步动力,但却是维护社会平稳进行的最主要的元素,更是在中华民族在面对苦难时候最后的依靠与寄托。中华女性身上的善良,是一切人性最高的体现,蕴含所有现代文明萌芽。中华女性的善良里蕴含着人类追求的最高社会关系——即人性的平等和尊重。这种中华女性的特质才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最终原因。中华女性身上的坚韧是中华民族面对民族危亡的最后动力。是他们的坚守,是他们在坚守中又不失人性的善良才使中国不至于走向消亡。

就像作者在其中文自序中所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批判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和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