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在中国唐代又称为什么(马球在唐代叫什么)

文章目录

  • 驴是一种什么动物?
  • 唐人打马球为什么盯着驴看?
  • 古墓中的“爱驴”

“教你怎么生,有几种方法:不生官家,抬入长安;莫盛骏将主场,虽然他的发挥能力是分散的(瘫痪);莫吕娇家总是挨鞭子;不要生和尚家,你会内疚的。愿你生在农家,你的家庭男女都能看到。\”

——[唐]敦煌卷子《祭驴记》

古代有一种“仰击连连,古人难射左右”的运动,也是“杖动鬃拂尾,星宿从月流向中场”。它让男选手“自东向西狂奔,风吹回来,无法前进”,也让女选手多了一分“柳腰初玉鞍软”,这是唐代曾经盛行的马球。

马球图唐墓壁画

马球又称“马球”,一般认为起源于古波斯(今伊朗),经土耳其、印度,向东传入中国,风靡一时。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国家,不仅有正宗的需要在马背上打的马球,还有叫“哒哒哒”的。还有“局部改良”后的驴弓,也就是“小打小闹”。

小毛驴也可以当助手打马球?是的,在唐朝,驴的价值确实很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博仓唐代蓝釉驴

驴是一种什么动物?

驴,形状像马,但比马小。驴虽然小,但身体强壮,能拉能驮,吃苦耐劳。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不喜欢生病;能忍受粗糙的饲料,简陋的环境,和相对温顺的性格。如果说马是被宠坏的高富帅,那么驴就是勤劳的“群居动物”。

家是亚洲野驴驯化而来的。起初,它们曾被视为稀有牲畜,但数量不断增加后,它们变成了普通的奴性动物,用于骑马、耕作、运输和碾磨…可以说是无计可施。

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咸阳平陵(赵涵刘弗陵和上官皇后的陵墓)集体墓葬时,发现了10具完整的驴骨架。这十头驴脖子上都有铁链,与11头黄牛和33头骆驼一起为慈禧太后陪葬,也是目前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驴骨。

唐人打马球为什么盯着驴看?

众所周知,马球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为了在这种比赛中获得优势,要求骑手骑术娴熟。他不仅能控制马这种比人强的动物,还能准确控制方向和速度。否则一不小心,玩家就会高速摔下马,导致受伤或死亡。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能力,我却觉得痒痒的,想体验一下polo。此时,奔跑速度较慢、体型较小、性格较温和的毛驴是更安全、更容易的选择,尤其是新手或女性。

唐墓出土的女性马球俑

《旧唐书·郭应瑷传》记载,将军郭应瑷(李)非常喜欢观赏女子的驴弓。他曾经“纠集女人骑驴打球,做驴鞍,全部带走,一天都要几万块钱”。这才是真正的驴弓玩家,真的舍得烧钱!在唐敬宗,宫里还组织宫娥“同友驴弓”,供皇室观赏取乐(《甲子,三堂观驴弓角》《新唐书·景宗纪》)。

另外,从球员的社会阶层来看,马球是一项纯粹的贵族运动,无论是好马还是全套马球装备加上修建马球场的费用,显然都不是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相比之下,驴鞠显得富裕节俭,亲民多。就算不能像郭英爱一样一天花几万块,几个人用自己的毛驴组织小比赛还是可以的。驴弓既保持了马球的乐趣,又降低了风险和成本,因此受到各界的喜爱。

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马球泥塑

古墓中的“爱驴”

2012年,Xi安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在南郊的一个基础设施工地抢救了一座唐墓。根据墓中出土的石质墓志铭,陪葬墓的主人是唐伯苓郡主崔氏(820-878),是晚唐(今甘肃泾川县、镇远县、宁夏自治区固原市)、镇海(今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土司周宝的妻子。

驴骨的出土状况

虽然这座墓被盗并被挖掘,但许多文物(包括瓷碗、铁环、铜饰品、铜钉、铅马蹬、骨梳等…)已经被考古学家清理了。更有甚者,墓中还埋着三头驴。专家检查后发现,这些驴的骨头并不具备一个长期做苦力的驴的骨头应该具备的特征。报道称,“崔氏墓中这些驴的肱骨中间部分略圆(因频繁奔跑、转身所致),与普通驴明显不同,说明不是用于简单的拖运,极有可能是在长期的驴弓运动中为适应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形成的。”此外,墓中出土的铅马蹬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这些陪葬的驴很可能不是用于墓躯干的粗活,而是用于骑乘。与西汉平陵万人坑中埋葬的驴相比,这三头驴在崔世墓中的地位明显不同,几乎都是墓主人所钟爱的。

不仅如此,崔夫人的丈夫周宝在史书中有记载,而且恰好是马球高手。《新唐书》上说,“以善为球,则为军矣…..(周)易,此人无意他人。如果官员不进入,请带着球见他。既然武宗说他可以,吴金将军。带球失去一只眼睛。”周宝把自己喜欢的马球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并以高超的马球技术赢得了唐武宗的认可。晋升为金吾将军,甚至在打球时受伤失去一只眼睛,是一个狂热的马球爱好者。

结合以上,我们可以推测,崔氏作为一位女士,在马球和驴弓盛行的唐代,受到了丈夫的影响,所以也成为了这项运动的爱好者。她死后,他的家人选择用驴、马镫等安葬她。,大概是希望她死后能享受驴弓吧。

再回到开头引用的敦煌卷子里的“祭驴”,显然作者对自己的驴有很深的感情,所以特意祝愿它不要出生在军事将领的家里——虽然这已经是个出生的好地方了,但是作者用它做驴弓也是蛮辛苦的。

用通俗的语言讲专业考古。

本文由本期特约作者李紫供稿。欢迎评论~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