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堂号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敬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祠堂来供奉已逝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标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起源。在传统应用中,往往在姓氏前面冠以郡望,在姓氏之后标明堂号,使人一看便该姓氏的来源发祥、支派繁衍的根本脉络。

“郡望”和“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分支和辨认亲疏的重要根据,也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根本线索。

王姓的堂号为“三槐堂”,或称“槐荫启秀”,这出自《宋史·王旦传》。北宋初年,尚书兵部侍郎王祜写文章、做官都很出众。他信任王家后代必出公相,于是在院内种下三棵槐树,作为标记。王祜植三槐,是借用三槐喻三公。所谓三公,是当时朝廷中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周代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来,王祜的儿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当时人称“三槐王氏”。

卞姓的“忠贞堂”,起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就义的辉煌历史。后来,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卞壸后裔自称“忠贞堂卞氏”,表现对先祖报国忠心念念不忘。

刘姓的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俭朴勤恳为本。

谢姓的堂号为“宝树堂”,典故出自东晋。当时谢安与其堂侄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寡敌众,大破前秦苻坚的大军,扭转了东晋的危险局面。谢玄曾说:“芝兰玉树,生于庭阶。”玉树即宝树,意思是说谢家的子弟人才很多。于是,后世文人常用“宝树”作典故,以喻子弟贤俊。

张姓的堂号“百忍堂”出自“张公艺九世同居,书忍字百余”的故事。张公艺因其九代同堂,几次得到皇上旌表门闾的声誉。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路过郓州,亲自到张公艺家中,讯问他怎样保守家业,令同族和气。张公艺写了100多个“忍”字作答,高宗皇帝为此激动得流下眼泪。虽说“百忍”之中包括着几分辛酸,但能激动皇帝,也是很光荣的事。于是,张姓人家以“百忍”为堂号,铭门额。

杨姓的“四知堂”,出自“杨震举王密,不受四知金”的典故。杨震,东汉人,历任荆州刺史、汤郡太守等职。当时,王密受到杨震的重视,被举荐为昌邑令。一天晚上,王密怀揣金子谒见杨震,欲以报答,杨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令王密羞愧得分开了。后来“四知”便成了杨姓的堂号。

周姓人家常名“爱莲堂”,源于名篇《爱莲说》。《爱莲说》出自宋代名儒周敦颐之手。周姓人家以“爱莲”为堂号,借“花之君子”以自励。

韩姓的“昼锦堂”,是北宋社稷重臣韩琦致仕归里,在相州旧居修造厅堂之名。典出《史记·项羽本纪》,秦末项羽统兵破咸阳亡暴秦后,思归江东,说:“富贵不归家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以富贵还乡为“昼锦”。韩琦以“昼锦”为堂号,绝非小人得志后的矜夸夸耀;而另有深意——把“昼锦堂”诗刻于石上,以告戒自己和后人:炫耀声誉位置,是一种令人微薄的陋行;而应该把功业荣华作为对自己的鼓励和儆戒。

孙姓的“映雪堂”,出自西晋孙康映雪夜读的典故。孙康自幼笃志好学,家境清贫,无钱买油点灯夜读,冬夜应用白雪反光刻苦研读。由于勤恳攻读,学富五车,官拜御史大夫。孙姓后人把“映雪”作为堂号,旨在鼓励子孙奋发读书,立志成材。

郑姓的“著经堂”,是赞扬东汉有名的经学巨匠郑玄在学术上的伟大贡献。郑玄潜心著述,聚徒讲学,融合贯通,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崔姓的堂号为“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启齿吟诗。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黄鹤楼》,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看到黄鹤楼的美景,提笔也要题诗,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如范姓的“麦舟堂”,柯姓的“瑞鹊堂”,艾姓的“爱民堂”,田姓的“紫荆堂”,戴姓的“礼经堂”,吴姓的“三让堂”等都有各自的典故。

俗话说,树大分杈。一姓几支,各有堂号的例子也是有的。山东章丘的孟家是经商的巨贾。孟氏兄弟分立门户后,各建本支堂号,于是绸缎布料店,便有了开“瑞增祥”的“容恕堂”,开“瑞蚨祥”的“矜恕堂”,开“瑞林祥”的“慎思堂”。

堂号源远流长,出之有典,代代相传,不可被擅改,更是人们寻根问祖、怀念先祖和鼓励后人的象征。

版权声明:如侵权请接洽责编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