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虚词何

1. 高一必修一语文文言文诗经的虚词

虚词的成分判断一般都是根据句子前后关系的。

要判断虚词首先要理解文意。 举个例子。

比如《过秦论》中——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句话,“而”就是虚词。

九国的军队,逡巡(徘徊) 与 不敢进(不敢前进)这两个行为是并列的关系,因此这个“而”在句中是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这个而一般不翻译,你要是还是想不通就想成“而且”。

虚词的理解要建立在文意的理解上,这个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对每个虚词的常见意思心里要有底。

(常见的缉乏光何叱蛊癸坍含开虚词应该不会超过20个,稍微注意下他们的意思,心里有底了就不会错得很离谱) 最后一点呢还是要熟练。对虚词茫然是因为我们以前从没接触过这个概念。

文言文其实很傻的,你看多了就习惯了。我以前也是这种句子成分每逢必错。

错了没关系,你顺着它的意思来想原因,过个一两个月就没问题了。 我第一句话就写清楚了。

大前提是要理解句子意思。文意是大局,虚词是小节。

文言文解题提到最多的就是联系上下文。大局都没有掌握怎么在小节上下功夫? “良乃入俱告沛公”很明显,“乃”是“于是”的意思,“于是”是什么词性?——副词。

如果说你是理解了意思却不知道词性的话,我后面也写了。去看看文言文虚词的所作的成分都有些什么意思,虚词一共不超过20个。

你的最后一句话,哪些成分之间。. 那么我想说,这种方法,要根据句子的语法成分来判断的,这个只有规律,没有绝对,还是要根据文意来分析的。

而且。如果你对句子每个词的成分都很了解的话,那么你就不存在这个虚词词性判定的问题了。

虚词的学习,懂得人第一眼就懂,不懂的人学起来是不会一蹴而就的。

2. 求:“其、焉、以、于、之、与、何”等虚词在古汉语中的用法

/view/1371712.htm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以 1.介词,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介词,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介词,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8.承接连词。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10.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

3. 文言虚词“以”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

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

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

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

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

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 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

(《颍川语小》) 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 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

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

(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

印章亦多加之”字。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

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

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

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乘,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根据语法知识也是辨别虚词意义的一种方法。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一般是代词;状语一般是副词充当;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到连接作用,不做句子成分。

如:“而翁长铨”,“而”用在“翁”前,起到限定修饰作用,做代词用,可以译成“你的”;在“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句中起关联作用,根据意义可以推测,表示假设,可以译成“如果”之类;在“吾恂恂而起”中,句中连接状语与谓语中心词,表示修辞,可译成“地”;在“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虚词由实词而来,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

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

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

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读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和杨树达《词诠》等书,他们解释虚词一字多至十余义,只知其。

4. 古文中虚词的解释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 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 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 《左传》 3>何处、哪里 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 《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 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 《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 例释: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3>多么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②入门两眼何悲凉。

《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 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 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

《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 《列子》 (2)助词 用在形容词后 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战国策》 (3)介词 相当“于”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 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 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 今译为:就 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 今译为:才 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 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

《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 无义 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 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3>表其中的 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 今译为:那、那些 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 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 今译为:可要、当 例释:①子其勉之《左。

5.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

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

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作用: 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

(《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

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

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 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

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颍川语小》) 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

《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

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

《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

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

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

(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

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

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乘,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

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

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

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

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

6. 诗经中的静女古今异义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

1、一词多义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虚词

俟我于城隅

于:介词,在。

3、通假字

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66336”。

《国风·邶风·静女》(周代)作者:无名氏,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诗经·邶风·静女

7. 【文言文虚词‘若’】

若的古文解释ruò①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②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③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赋.”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⑤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⑥假如;如果.《肴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⑦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⑧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⑨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华】若木之花.【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⒈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⒉此时.⒊彼时.【若属】你们这些人.【若许】犹“如许”.如此.【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